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风景这边独好

[db:作者]  2009-09-01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哈密市中学生参加保护母亲河行动

  “天山积雪冻初融,哈密双城夕照红。十里桃花万杨柳,中原无此好春风。”诗中所赞的新疆哈密市位于东天山南麓,素有“西域襟喉,中原门户,嘉关锁钥,中华拱卫”之称。哈密不仅有享誉海内外的哈密瓜,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四亿吨煤炭基地的建设,哈密正在向新型工业化城市的目标迈进。

  “两基”劲风吹绿洲,教育花开别样红。让我们展开“两基”巩固提高这幅醒目画卷,聚焦哈密教育发展的轨迹,回眸那段各级政府、无数教育工作者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征程,你会发现,哈密人凭着自己的实干精神书写了教育发展的辉煌篇章:消除危房、改建校园、配齐设备,塑造了硬件建设的新形象;定点承包、问责追究、爱心捐助,倾注了软件建设的新生命;深化课改、校本教研、“双语”教育,开拓了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名优工程、均衡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增添了教育事业的新动力……在大漠绿洲,在“两基”一线,有太多美丽的风景令人驻足、令人炫目。

  风景之一:教育优先——万紫千红总是春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市长表示再困难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05—2007年,市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达5.07亿元;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市财政共解决教育资金6500多万元。

  “搞好‘两基’,就是造福后代。”2007年在迎“国检”动员大会上,时任市长的芒力克·斯依提要求全市上下要做到“思想落实,培训到位;组织落实,领导到位;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对“两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市政府与迎检单位签订了“两基”目标责任书。随后成立了哈密市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市四套班子领导分片承包了乡(镇)和学校的“两基”工作。各乡(镇)、相关单位、学校也随即制定实施方案,成立迎检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依靠软件系统对哈密市包括普及程度在内的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进行了7次监测;多次召开“两基”工作业务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具体部署;下发了《“两基”迎“国检”应知应会100问》;对“两基”建档工作确定了“五个统一”,即:档案盒统一、标签封面统一、资料表册统一、打印纸张统一、装订要求统一;为学校、“扫盲”基层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配置了档案盒、封面及装订纸张、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2008年开始对照标准、摸底核查,开始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全面督查,一是提出了控辍保学的措施,层层建立责任制,实行控辍保学责任追究制,严格学籍管理,完善证件材料,落实“两免一补”;二是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解决部分器材短缺的问题,市政府拿出专款解决器材不足和课桌椅不够的问题;三是面向社会招聘了一批“双语”教师,对民语教师采取提前退休、校际间交流,脱产进修等办法逐步解决师资水平存在的结构性超缺编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所有危房均已拆除,教学器材、图书资料基本配齐,“三个增长”欠拨经费补齐到位。

  风景之二:办学条件——千树万树梨花开

  市教育局长杨永华谆谆告诫,“两基”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借“两基”东风,大力发展本地教育。

  好风凭借力,哈密市办学条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数字演绎历史,数字记录辉煌。相信你会从下面的数字背后看到奋斗足迹、欣慰和希望。

  2005至2007年,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850万元,新增和改造校舍2.9万平方米,对32所学校进行了改扩建。2006年以来,实施了农牧区学校寄宿制工程建设项目9个,学生宿舍建设总面积14617平方米,总建设资金1534.8万元,可容纳寄宿生近3000人。2009年初筹措资金2200万元,分类、分批购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音美等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学条件不达标的问题。全市农村远程教育覆盖面达100%,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达90%以上。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市委、市政府还采取定向帮扶,对口援助形式积极争取各项教育资金336万元用于改善农牧区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争取援疆项目和资金,筹措94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和购置教学仪器设施。2009年将投入2873万元完成5所学校23934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工程,目前5所学校项目建设工程已全面开工,2009年7月31日前竣工。

  “多少年的梦想,一下子就实现了!”  哈密市五堡支边学校校长戴长富看着焕然一新的校园感慨。

  风景之三:校园文化——红杏枝头春意闹

  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和谐的环境是校园,最文明的场所是学校,最现代化的设施在校园,最快乐的地方是课堂……

  学生厕所的普通土墙,经过老师的设计、学生的创作,转眼间就变成了一面文化墙;入口通道、空地、死角,种上花草,插上同学们亲手创作设计的警示标语,就成了一道道风景;一个个风格各异的“文化石”,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文化品位,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走进哈密市第五中学,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无不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校园文化,无不让人感受到教育发展的勃勃生机。

  每个班级既有统一规范要求的国旗、守则、地图等,又有体现班级特色的班牌、口号等;每栋教学楼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了不同的教育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分别展现了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不同的教育内容。每块展板以不同的专题内容呈现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时还设置了学生作品展厅。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大到教育方针、办学目标,小到一则寓言、班级口号,处处包含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展现了学校注重养成、推崇人文、崇尚健康、生机盎然的文化氛围。

  校长赵萍介绍说:“以前我们重视了科学文化,现在又加强了德育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风景之四:爱心助学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为了找回辍学学生,哈密市鲁能希望学校的教师们逢休息日就登门入户寻访查找……

  “一个也不能少”。

  我市严格实行“三包三负责”制度,即乡政府包入学率,学校包巩固率,教师包毕业率。学生不入学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负责督促入学;学生入学后留不住的由学校负责做思想工作;学习成绩上不去由教师负责提高学习成绩。建立健全校长、班主任、家长三方负责的“辍学学生报告制”;狠抓流失生劝返工作,有效地遏制了学生辍学。认真落实有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优惠政策,让他们享受和当地孩子一样的就学条件,真正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几年来,我市多方筹措救助资金226.4万元,对13060名学生进行了资助,还积极为残疾儿童少年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康复环境,2008年底,划拨土地43亩,投入1500万元,按照特殊教育合格学校的标准建设新校区,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2009年7月将投入使用。

  爱心捐助,这一缕缕光芒,正照亮着孩子们的内心、照亮了伊州,成为戈壁大漠里最亮丽的风景。

  风景之五:扫除文盲——满园春色关不住

  哈密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教育中心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998年经自治区验收合格。2000年取得了高标准扫盲合格县(市)的称号。

  市教育局成教主任朱玉明介绍说:“2007年以来,我市坚持‘一扫,二堵,三提高’的方针,调整补充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人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机制,层层签订了扫盲工作责任状,实行乡(镇)政府领导干部定点包村;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划拨了实验基地,配备了图书、VCD等办公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讲授实用技术,积极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近3年累计培训66140人,培训率92.66%,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新型的技能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9-1 180000/12185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