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db:作者]  2017-03-23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学校体育工作下发了六个重要文件,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也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战略部署。2016年5月国家办公机构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准把握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就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标志着学校体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有了新的方向引领和评价标准。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

    高校学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新时期高校学校体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改革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外,还包括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加强评价监测等多个方面。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学校体育塑造学生强健体魄的任务下,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健康教育”的要求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对高校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当前我国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湖北大学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改革,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炼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是体育课程育人制

    十八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湖北大学学校体育确立“增强体质,完全人格”育人制,凭借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体育对体质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和健全人格培育的三维育人功能,实践着学校“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克难奋进”的“习坎”精神。在体育课程育人制的前提下,建立体育课程自主制和长跑课课制。达到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体育课程自主制。大一、大二体育必修课程实行“二自主”制(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大三、大四及研究生体育选修课程实行“三自主”制(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积极性。在实施“自主制”教学模式中,感受到教学资源的稀缺,湖北大学从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出发,以运动项目为载体,利用已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现开发23项运动项目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湖北大学体育课程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要求教师扬己所长,突出教学特点和个性。

    长跑课课制。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的要求,湖北大学制定了长跑课课制,将“课课练”这种在体育课教学中最可能实施的途径,通过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练习内容和时间,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一定的“强迫性”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刻苦锻炼的精神,无惧困难坚强的意志品质;力求将长跑作为体育课的有机内容和精彩看点。

    二是课外活动协同制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出台的纲领性文件中不断提及,对其解读也越发深刻,彰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北大学现有在校生25000余人、18个学科性学院,仅靠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承担全校学生的群体工作,要想做好此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协同发展。协同的关键是通过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2的非线性创新效应。每学期由校体委牵头,分管校长召集,就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计划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协同办事机构、学院各方面力量,确保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提升整体效益,平衡各方利益,激发各主体的活力,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体育活动主题制。即以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与交流。主题制的好处在于切合当前形势,高起点策划活动,使体育活动更具意义,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校2001年开始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的主题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第一届的“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到第十六届的“体育精神,健康人格”。这16年来,通过围绕时代主题不仅开展体育运动,还将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摄影多种体育相关活动资源协同整合为一体;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传播健康方法、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完全人格,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体育与人的整体生命全面的契合。同时主题制不仅仅通过一二个活动来完成,还与“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一院一品”及社团、年级、班级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面去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内涵。

    “一院一品”院院制。湖北大学课外活动协同制的又一大特色。“一院一品”是由全校18个学科性学院,通过开展以学院杯命名的单项品牌体育比赛,与学院学生所学特色、兴趣、爱好和传统体育优势等相结合,创建有影响、长效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机制。在“一品”的项目选择上,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的开发活动内容,除传统球类项目,篮排足三大球和乒羽网三小球外;还有中华传统民间活动,毽球、跳绳和拔河;健身类体育项目,健美操和瑜伽等;娱乐性强的活动,呼啦圈、保龄球等;还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竞赛。这些学院体育品牌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需求,发挥院系优势、师资优势,凝练凝聚效应,营造浓厚的全校全院体育氛围,更好增强学生锻炼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下院制。学院和体育教师实行双向选择,下院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协助指导聘请学院参赛队伍的训练、体育项目比赛的筹办、竞赛规程的编写、场地器材和裁判员的配备,缓解各学院承办体育经验不足的压力。“下院”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活动、亲身示范动作与学生同场竞技,有效的沟通师生关系;通过与各学院领导、教师及辅导员的共事,加深了各学院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可及理解,各学院也为下院指导体育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体育教师下院制为老师与学生、体育教师与各学院、各学院间搭建起一个平台,营造出和谐、融洽、协作的校园体育氛围。

    三是考核评价多元制

    考核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导向、监控和比较的功能。建立湖北大学学校体育考核评价机制,是为了通过评价检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达到学生体质增强和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校体育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学生人才培育方案综合化、体育教师承担工作多样化、学校体育工作内涵不断丰富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制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机制至关重要,而体质健康考核制和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评价制是多元制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质健康考核制。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学生体质测试与各院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及时向各学院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工处、教学处)反馈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大一至大四所有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低于90%的学院,实行评优一票否决制。体质健康测试以学院为单位抓落实,有利于形成有力的约束机制与保障机制,特别是提高大三、大四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率,有效提升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同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到奖学金评定综合测评体系中。

    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评价制。针对学生和各学院分别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评价办法。对于学生来说,转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淡化竞技,实行以体质健康为导向的多元评价制,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和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学校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人才培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将参与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等学校体育情况,纳入对各学院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体育课程育人制、课外活动协同制和考核评价多元制等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湖北大学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打造学校体育品牌,宣扬体育精神,形成校园体育浓厚氛围,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体育教师积极开展学习、交流和教研,形成课题、论文、慕课等系列成果。尽管学校体育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改革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资源的利用、体育品牌的打造、体育素养的培育,教师评价及激励办法以及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的提炼,都需要我们不断开展反思和总结,通过改进创新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实现学校体育治理系统化和规范化目标。(周 璐)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03-23 180000/12192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