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着力构建“三纵四横”协同育人体系

[db:作者]  2017-04-06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面对海洋强国和江苏海洋强省战略对海洋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淮海工学院立足区位优势和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产学研多方资源,构建“三纵四横”协同育人体系,系统推进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纵”协同育人实现能力纵向提升

    “三纵”就是推进第一、二、三课堂协同提升,将课内、课外与育人文化环境有机融合,一体化构建“复合式”学生知识结构,多举措深化“启发式”学生思维培养,全方位加强“自觉式”学生文化熏陶,实现学生能力纵向提升。

    实施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学分制大类培养。专业方向课程根据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适时同步调整。依据第一课堂课程标准,将学生课外实践文化活动课程化,整合开设海洋生态与文化、海洋科技创新活动、海洋社会实践等课程,并利用PU平台,出具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学生素质诊断报告。实行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课程属性壁垒,允许学生将必修素质拓展学分转换为第一课堂选修学分。

    五年来,海洋类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1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00余人次。2015年、2016年,连续2次获得“全国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一等奖。“自潜地形观测型水下机器人”项目获2016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单项一等奖。多名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一批大学生创业团队项目在大学科技园成功孵化。“虾兵蟹将”团队利用沿海虾蟹壳废弃物进行高值化利用项目,注册成立公司,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四横”系统培养拓展多元育人路径

    “四横”就是从工程应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合作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四个方面横向拓展多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发挥产业、学科、专业叠加优势,切实提升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集群打造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经济与文化学科平台,着力构建“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20个海洋类专业覆盖江苏全部海洋产业,为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依托海洋学科集群建设海洋类专业,设置4个涉海专业集群,水产养殖学、海洋技术专业同时入选国家级别特色专业和“十三五”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GPS定位与导航”“鱼类增养殖学”等一批课程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与连云港港口集团共建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成14个省级别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别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别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多层次涉海教学、科研与产业孵化平台,有效支撑海洋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协同“三纵四横”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学校坚持“双师型”队伍建设,选派海洋专业教师担任科技镇长、科技村长,引导教师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指导。引进“千人计划”海洋药物研发团队,以团队形式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及毕业设计。

    学校鼓励教师承担海洋一线项目,开展应用研究,将学科前沿知识及研究成果融入课程,开发《卫星海洋测量学》等海洋类专业校本教材。实施学生科研助理制度,50%以上海洋类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选择进入教师科研项目,拓宽专业视野,丰富专业知识。

    协同育人体系的实施与牵引,学校与国家、江苏省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中船重工716研究所以及连云港港口集团等涉海单位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江苏省海洋发展研究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等涉海研发平台集聚学校。2016年3月,《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淮海工学院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中国海洋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学校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均进行过专题报道。 (周锦忠)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04-06 180000/12316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