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姚跃林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常常想,其实就根本的教育理念而言,中国大多数校长并没有什么分歧,相反共识多多。比如,大家都赞成“素质教育”,都主张“以人为本”,都认可“因材施教”,都注重“关爱教师”……但为什么校长之间的境界、学校之间的差别有时候会那么大?我认为主要不在理念,而在行动。所谓“知易行难”。
这本《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展示了姚跃林校长鲜活而具体的教育理想和细腻而深刻的教育思考,更展示了他每一天在校园点点滴滴的教育行动——这里的“行动”,既是为了各种必要的和并非必要但不得不做的“事”,更是为了“事”背后的“人”。就教育理念而言,姚跃林校长可能谈不上有多么“前卫”——无非是常识,但他用行动把这些久违的教育常识“落地”了,而且“带着温度”。
如果去问一些校长的办学思路, 他们可能首先想到“教育理想”“治校理念”“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国际视野”……但唯独会忽略“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校长每天面对的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孩子。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校长,只有走进了人的心灵,才真正叫教育,否则就只是目中无人的“教学”或“管理”。姚跃林校长的可贵,就在于他在别人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了“人”的存在,感受并传递着“人”的情感、思想、精神。
他把自己的心交给每一个孩子。一位高二学生给他写信,反映学校浪费问题,姚校长写下《真的要向学生道歉》:“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和习惯更重要,学校如不能以身作则,不能切实担负好育人的责任,是需要检讨的。”高三女生请姚校长题字,他写道:“前方的路正远,我希望你做一个‘幸福的平凡人’,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真诚祝福。”学生打球受伤了,姚校长开车送孩子去医院,太太也陪着去,挂号、打针、付费、观察……一直忙碌着。因为孩子空腹不能打针,姚校长还掏钱去街上给孩子买牛奶和面包。姚校长在写这些的时候,行文朴素,用语自然,没有一点矫情和炫耀的意思,因为他说:“几乎所有的值周干部、班主任、宿管老师都有过陪同学生看病的经历。”学校文化月的钢琴演奏会上,虽然去观看的人并不多,但姚校长到场了,他认为“至少可以用赞赏的目光为他们鼓劲,哪怕只是静静地陪伴。作为老师,什么都不做地注视着他们,或许比读书、写论文、做课题都重要”。读到这些细节,我很感动。这就是一个校长对孩子的“温度”。
他把每一位同事装在自己心里。读一位老师的博客,姚校长在其教后记的留言里“灌水”两千多字,和这位老师切磋教学。他还说:“当校长,比别人多一份担忧,这就是来自同事甚至学生身上的疾患和灾难。”不止一次,姚校长为同事的疾病而忧心不已,并想方设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姚校长至今还心怀歉疚的是:“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6:50左右,总有一位女老师用电动车从宿舍楼接一位女生到教室,女生的脚裹着纱布,女老师戴着大大的头盔,我至今不知道她是谁。距离最近的一次,我从她的眼睛里感觉到了她的微笑。当我准备一定要搞清楚她是谁的时候,女生的脚也许痊愈了,于是这就成了一桩‘悬案’。”有时候他的忧虑甚至他自己都感到是“白日做梦”:“一次在食堂吃饭,抬头猛然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同事,突然蹦出一个念头:假如我手里有一位帅哥,而我又有权‘支配’,我立马给那位同事‘发’一个……”这样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该有着怎样暖人的温度!
当然,姚校长的“温度”不仅仅是情感的温度,还有源于对“人”关注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因此,对教育的思考,实质上就是对人的思考。姚校长的教育理想很朴素也很美好,就是“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由此出发,他对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育公平、因材施教、高考改革、家校合作等方面都有富有见地的思考:《教育无非服务》《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请尊重体力劳动者》《官僚主义离我们有多远》《高考改革要找准逻辑起点》《归于平淡的“黄冈教育”也许才是真正的教育》《依法治校离不开德先生和赛先生》《教师要“写”有用的教案》《学校为改革而改革就是折腾》……也许你不一定同意他的具体观点,但恐怕你很难不被他源于人文情怀的思考精神所打动。
有意思的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到了姚校长反驳我观点的文章《假如最“好”的学校招最“差”的学生》。去年我在《中国教育报》撰文发问:“为什么一流的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一流的学校(注:我这里特指中小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不久,姚校长便写了本文也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和我针锋相对地商榷。说实话,当时我觉得姚校长和我的思考点没在一个“频道”上,便没有回应。今天在这本书里重读此文,居然觉得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做人宽厚善良,为学当仁不让,是我一贯的原则。朋友之间敢于说“不”,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人们常说:“求同存异。”其实,有时候只存异不求同也无妨。在争论中,双方都能多一个思考的维度,不无益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说我和姚跃林校长是素不相识的“君子之交”,该不算是我的一厢情愿吧。
纵观全书,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这句话:“人要生活在‘人’当中。”现在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有许多说法,其实如果要我做最简单明了的概括就是——当今中国许多学校,人(教师和学生)并没有生活在“人”当中,而是生活在知识、训练、分数、考试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假教育”当中。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校长和教师互相感染,老师和孩子彼此融入,教育才可能真正发生。因此,姚跃林说“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这里的“温度”与其说是“教育”的温度,不如说是教育者的温度,是“人”的温度。
(作者:李镇西,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