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职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走上了讲台,只是说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教师资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学生和家长心目之中的良师,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不断修炼,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指的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从大的方面看,主要由四个部分所组成: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有关教师专业素质方面讨论的文章很多,教师对此也是比较熟悉的,这里不再赘述。那么,教师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呢?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看,两个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一是教师自己要有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二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教师发展提供策动力。
内驱力无疑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有提升自我的迫切需求,是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一个有强大发展内驱力的教师,通常会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一是以身示范。有这样一个广为传播的故事:一位禅师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推广禅道,每天坚持在熙来攘往的公共场所盘腿打坐,一动也不动。开始时人们只是好奇,后来逐渐逐渐地被他那沉静、威严同时又散发出的一股轻松自在的神态所打动,一股莫名的东西在人们的心田慢慢滋长。不久,一个人开始学着他打坐,接着,又有一个人加入……教师的作用其实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靠说教,通过以身示范,就可以将学习的动力传递给他的孩子,而且孩子们快乐自在的学习反过来又会成为教师持续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是勤于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的专业成长,自然也基于实践并蕴于实践,因实践而生成教育的智慧。勤于实践的教师,非常善于在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现场发现问题,并对此展开追问,善于将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转化成课题展开研究,通过教研一体化的推进,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是终身学习。教育这个职业,本身就是教人如何学习的,教师自己应该首先成为学习的典范。特别是在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面临的情景和问题日新月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也成为终身学习者。作为教师,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包括周边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要善于向专家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要善于向书本学习,汲取多元的智慧,丰富自己。
四是善于写作。很多教师讲起课来行云流水,深受学生喜爱,但要让他写一篇文章却无比艰难,催促再三都拿不出来。这与教师平时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不善于将自己的口头语言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转化成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很大的关系。一位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体现在教师通过各种文本向人们所传递的教学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实践案例等方面。我们对大多数教育名家的认可,主要就是阅读他们的文章,或者研读他们的专著。教师要专业发展,一定要把写作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教师有提升自我的内在需求,更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涉及到发展的策动力问题。就像一颗种子,尽管自身的条件很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土壤、温度、阳光和水分等,也是很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为教师创造如下的发展环境:
一是拓展视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多和外界接触和交流,尽最大可能了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教育实践的新模式、课堂转型的新探索、教育评价的新机制……帮助教师打开视野,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做好教育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最关键的依然是教师观念的转变问题,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通过各种措施来引导。
二是搭建平台。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搭建各类平台,让教师走出单干、自我摸索的苦路,在专业引领、团队互助中实现快速发展。可以搭建的平台非常多,比如说师徒带教的平台,由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带教中青年教师,这在实践中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成长阶梯的平台,通过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基地主持人等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素质荣誉阶梯,给教师确立努力的目标,激励教师拾级而上;比如说展示的平台,当教师在专业成长的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给他们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和教育同行一道来研究教师的成长现象,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思想和特色,为教师今后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比如说学习研究的平台,通过设立专题学术讲座、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论坛、出版专业的学术刊物等方式,为教师的学术研究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开展与研究相关的互动和交流。
三是创造机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本专业领域勤勤恳恳,尽心尽职地教学,但始终默默无闻。让其兼任另外一项工作之后,其才华很快便显露了出来。学校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长处,发现更适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并努力创造机会,让教师去尝试、去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育教学的效益才会最优化。
(作者:常生龙,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