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益众
10月27日清晨,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高三学生景超不情愿地躺在医院里挂着点滴,心中惦记着学校的课程和“馨园励志社”的社团活动计划。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忙着学业和社团的事,总是熬夜,累得病倒了。
“馨园励志社”是景超在“5·12”地震中失去一条腿后,与残疾同学一起创办的学生励志社团。“我们想通过残疾学生的自立自强去帮助更多人。”景超说。
这几天,常常萦绕在景超脑海的情景是,十多天前,曾经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带领他认识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程社明博士,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东汽中学作讲座。到场学生500多人,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学生都很激动。讲座过后,程社明又带着景超等“馨园励志社”的成员为其他同学作心理辅导,使他们受伤的心获得抚慰。
从那以后,景超更想把这个励志社团做好了,即使还在努力适应假肢,即使累得病倒了,这份充实也让他感觉心情是明快的。
如今,景超的这份明快感染着很多人,如果不是看到他转身之后跨越台阶时倾斜的身体,人们已经无法把这个阳光男孩和那场噩梦般的灾难联系起来。
噩 梦
2008年5月12日,是很多人噩梦开始的时候。
那时,景超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课。突然,教学楼剧烈地摇摆。“短短几秒,楼板掉下来,打在桌子上。面前的地板裂了一条缝。我就和桌椅一起‘开飞机’从三楼飞下去了。”景超说。
慌乱之中,景超用桌椅支撑起1立方米大小的空间。他和埋在废墟下的同学开始报数。那时,他们已经意识到,班里活下来的同学没到一半……
景超身旁有5个同学,大家呼吸越来越困难了。景超艰难地跪在地上,用双手扒开周围的书和水泥碎片。一位同学身上压着混凝土石块,景超帮助他挪开身上的石头。没想到,挪动这块石头使几吨重的大石板突然掉下来,砸在景超的腿上和背上。景超和同学们咬着牙,一次次报数,一次次失望,一次次鼓励,一分一秒地等待……
5月13日下午,景超和同学们终于获救。他身旁的5人中,只有3人活了下来,其中包括日后与他一同成立社团的生死之交李丹和宋林林。
“想要保命,只有截肢!”医生说。现实,冰冷如铁,没有选择。签字、做手术。就这样,景超失去了一条腿,但是,他活了下来。
选 择
刚刚截肢后,景超的心情跌落谷底,整天闷闷不乐,不想说话。不久,景超被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继续接受治疗。身体好转后,又被送往上海阳光康复中心进行假肢康复训练,还参观了上海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一个月后,他又应邀到北京重新安装假肢,心情慢慢变得明朗多了。
在北京安装假肢期间,景超认识了研究职业生涯理论的管理学博士程社明,并被程社明邀请到清华大学免费参加“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培训,培训时间为6天。这段日子,被景超称为“改变命运的6天5夜”,使他经历了一次蜕变。
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帮助他人摆脱迷茫?这些疑问与答案一次次地撞击着景超的心。程社明传递出的那些全新理念与励志言语深深震撼了景超。他们成了好朋友,景超将程社明亲切地称为“胖哥哥”。
从北京归来后,好运又一次降临到景超身上。上海残疾人体育中心邀请景超参加举重训练,希望他作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在赛场上为祖国争金夺银”。原来,就在身材高大、四肢有力的景超参观上海残疾人体育中心时,他就被眼尖的教练认定是一个体育运动的好苗子。就这样,景超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生涯”。
在那里,景超体会了什么是“天堂”一样的生活:每天训练两个小时,一周只训练4天。其余时间自由支配。生活上有人照顾,每天还有120元的伙食补贴。
但是,一次偶然受伤后,景超作出了他人意想不到的人生选择,放弃了这种很多人眼中“天堂”一样的生活。
“受伤停止训练的那几天,我静下心来思考了我的内心需要。我想,我在这里训练,不愁吃不愁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如果练出来了,在残奥会上夺得金牌,就可以拿到奖金,然后退役,养活一家人。可是,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认真思考后,我告诉自己,我只是少了一条腿,我要找到我的人生价值!我的人生应该更精彩!”
于是,景超开了专门的心理咨询QQ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QQ,免费为网友作心理辅导和职业开发与管理培训。景超说:“帮助别人后的那份快乐让我特别有成就感,那种幸福是金钱和虚名换不来的。”
不久,景超又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举重床,放弃做职业运动员,重新回到学校。
“我要读大学,学习心理学和职业开发与管理,过我自己想要的人生。”景超说。
2009年4月,景超告别残疾人体育中心,回到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走进高二(2)班的教室。
助 人
“有人问我,失去一条腿,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不方便,感觉比过去矮了一截。”景超说。这样的回答让很多人惊讶:一个失去腿的孩子,没有对命运的埋怨,只有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的感悟是慢慢积累的。地震后,我接触了很多心理学老师,也学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于是,慢慢变得开朗、乐观了。”景超乐呵呵地说。
但是,在东汽中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着景超这样的心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那么刻苦学习干什么?”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一些学生无心听课,常常在课堂上睡觉。一些学生因一点小事就请长假。显然,学生们需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干预才能走出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
可是在当时,集体心理辅导收效有限,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又因缺少专业心理咨询师而难以施行。参加过“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培训的景超勇敢地担起了这份工作——为同学作心理辅导、为同学设计职业(学习)规划。
一天晚自习过后,同班女生陈燕(化名)主动找到景超,想请他作心理辅导。其实,陈燕并未在地震中受伤,也没有家人伤亡。但是,强烈的自闭倾向与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让她时常处于困惑之中。景超多次找她单独交谈,劝她多和同学交往、多对同学微笑,还帮助她设计了人生规划。
或许,景超作心理辅导的技术并不娴熟,但作为陈燕的同学,他有着专业心理咨询师难以企及的优势。他成功了。“现在,她活泼开朗多了。我们成了好朋友,经常一块儿聊天。”景超说。慢慢地,请他帮忙解决“想不通的心事”的同学越来越多了。
那段时间,学校正在陆续成立学生社团。景超原本打算竞聘文学社社长,可是没有成功。这件事让景超心事重重。
谭千秋的妻子张关蓉得知此事后,向他建议说:“你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以残疾同学为核心成员,成立一个社团,对同学进行心理干预。”这样的建议让景超豁然开朗。“对同学进行心理干预,这不是我正在做的事吗?而且我做得也不错。”景超心想。于是,他开始着手成立社团。
社团的名字叫“馨园励志社”,意思是温馨的家园,帮助同学励志成才。与同学商议后,景超完成了社团成立计划书。他带着计划书找到了校长周德祥,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这更坚定了景超的信念。景超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走出了震后的黑暗世界,我要用这种方式回报关爱我的人,将关爱的阳光带给更多同学、更多朋友。”
“馨园励志社”的组建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景超是社长,宋林林是副社长,李丹是“助教”。他们立志将“馨园励志社”办成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有益补充。
梦 想
5月6日,筹备了一个月的“馨园励志社”终于正式成立。全校学生踊跃报名,社团负责人从中选出了23名残疾学生作为社团成员,同时确定了在地震中没有受伤、需要并且愿意接受社团成员心理辅导的30名学生作为“特约嘉宾”。
成立大会上,景超邀请了很多他接触过的心理专家,还站在台上为社团成员与特约嘉宾作了第一场职业规划辅导。“看着他站在讲台上展现出的沉着自信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我感到震惊。真没想到,地震之后,我们的学生竟能成长得如此之快。”东汽中学团委书记宋辉说。
“死里逃生、得到大家关爱、勇敢站起来的学生组建的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团队”,这是景超对这个社团的定位。每周,景超都会至少为大家作一次集体心理辅导,进行职业(学习)生涯开发与管理培训、心理游戏和性格测试。景超还常常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为大家排忧解惑。
在这个社团里,人们可以看到社团成员们写的每月成长日记;可以看到社团成员间传递的爱心小纸条;可以看到社团展板上的3幅水彩画:“一团漆黑”、“找到太阳”、“成长成才”,标志着对同学开展心理辅导的3个阶段;更可以经常听到催眠午休音乐和催眠自我治疗音乐。
就像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样,景超对“馨园励志社”的“宏伟蓝图”也有着认真的规划:“馨园励志社”为同学提供的服务,就像4环水纹,一环扣一环,逐步扩大:水纹的核心是景超、李丹、宋林林,3人对23名社团成员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形成水纹的第二环。接受了培训的社员又将影响30名特约嘉宾,形成水纹第三环。最后,“馨园励志社”的全体成员又将用同样的方式影响全校学生,为全校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是第四环。
“希望我的经历能让大家好好想想,你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好?你快乐吗?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景超说。
现在,景超心里已有一个创业计划,打算在今年寒假注册成立一家网店。“等以后做大了,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建立一个‘馨园爱心基金’,用来作社团活动经费,并资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景超说,“把别人给我的爱传递下去,这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