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化产业发展急需打破人才瓶颈

[db:作者]  2009-10-31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纪秀君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需要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体制和教育思路,以开放的姿态、国际化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日前,在第四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结束之际,政府、学者、企业界等代表共同发布的《北京宣言》中的这一段话,提出了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急切呼唤。

  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本届论坛,围绕“全球突破: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主题,探讨了金融危机和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分享各国的发展经验,共同为未来国家文化产业的振兴献计献策。作为主办方,中国文化产业的经验和模式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关注。

  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振兴经济的重要措施。各国文化产业都面临着适应多元文化生态寻找特色发展道路的难题。据了解,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已经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已经或趋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形成;文化产业的集群化格局已经形成,并且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轴心形成园区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党和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逐步转变,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时代需求,但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极低,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这就需要在文化产业的人才教育中,探索出一条在适应文化产业本质基础上进行多元实践,在适合现行教育体制下进行多维创新的发展之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说,他在文化产业调研中发现,目前基于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文化产业新兴形态的发展,必须进行大的改革和整合。作为一种探索,他们在全国陆续建设了近20个理论研究基地,为学校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们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场所。

  实际上,基于最近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到的人才培养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早已有所行动。“从学校发展来讲,未来我们要着力打造两个新学科,一个是文化产业,一个是新媒体。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已着手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面开设文化产业和新媒体相关专业,同时在现有本科生中尝试培养双学位学士。我们的目标是,在文化产业和新媒体领域里打造全国最主流的一流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信心满满地说。

  英国伍斯特大学教授大卫·詹姆士也谈到了高等教育为文化产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他说:“10年前,媒体的课程是以传统的媒体为主,但是10年后,媒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对这种市场动向有敏感的观察力,要用创新思维寻找应对之策,改革大学媒体课程,以便学生具备相应的技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走出去,不受条框的限制和束缚,并注重学习新技术,实现媒体产业化的进程。”

  “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自2006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本届论坛还揭晓了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锐奖”各奖项获奖名单。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10-31 180000/12478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