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两岸交流 一苇可航

[db:作者]  2009-11-02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世间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匀速的,而是呈周期性或阶段性变化的。台海两岸的交流也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时甚至是进一步、退两步。不过,从长远的趋势来看,两岸经济和文化的往来总是越来越频繁。特别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今年10月,我接连参加了两个两岸学术会议。一个是10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教育史研究论坛;另一个是10月27日至29日在厦门大学举办的第六届两岸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由我提出的会议主题就是“两岸互动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

  诗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一苇杭之”后来到《三国志》中演变为“一苇可杭”。“杭”今作“航”,即渡过去的意思。“一苇”是比喻小船,即小船如一片苇叶或一束苇叶。

  即使是在帆船时代的清朝,台湾海峡也不算太宽,难以阻隔两岸的往来。同属福建一省的闽台地区,梯航往来,常年不断,有从闽南移民到台湾的民众,也有向慕科名到福州来应考的台湾举子。我在《福建教育史》一书中,曾提到台湾士子参加福建乡试的情况。“君看一片舟,出没风波里。”其时,大自然的威力也曾经造成一定的阻隔,碧波万顷的大海在风云突变时也曾经吞噬过不少生命,但许多举子仍不畏艰难险阻,渡海来闽参加福建乡试。在台湾建省之后,台湾的秀才还是要到福州乡试。甚至在日本占领台湾后,福建乡试还继续引起台湾舆论的关注,还有一些台湾士人冒险来大陆参加乡、会试。“闽在海中”,相当长的时期中,台海实际上只是福建省的内海。

  然而,一苇可航的台湾海峡,在20世纪中一度成为多少人无法跨越的人为天堑。记得1977年我考上厦门大学以后,在校园尤其是滨海一带,经常可以听到国民党占据的大担岛飘过来邓丽君柔情蜜意的歌声,还有大多以“共军弟兄们”为开头的广播喊话。但大担、二担和金门等岛屿对我们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

  对厦大学子而言,台湾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神秘天地,因为我那从黄埔军校毕业的二舅就在台湾军界任职,当时我根本不敢想象还有一天能够见到从未谋面的他。

  谁曾料想天地翻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仅我的二舅回到福建永定家乡定居终老,我的博士论文《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甚至于1991年在台北由文津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两岸往来日益频密,尽管申请手续繁琐,我还是曾经7次赴台参加学术会议或作研究交流。金门与厦门更是开放了小三通,遇到元宵等节日,两地还同放焰火,大家可以“隔岸观火”。厦门大学已有许多台湾来的学生就读。遥想当年,一切恍若隔世。

  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许是受教育发展规律的制约,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颇多类似之处。例如,虽然大陆和台湾以往互为隔绝,政治制度迥异,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却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学统一招考之路,建立基本相同的招生考试制度。尽管历经多次改革,现今两岸在考试领导中小学教育方面的问题还基本相似。

  近年来,台湾的大学联合系统与整合计划,也与大陆的院校合并雷同。台湾教育当局近年来推行的“卓越计划”,类似于大陆的“211工程”,也就是从经费等方面重点支持部分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或研究项目。所谓“五年五百亿”支持建设一流大学的计划,也受到大陆“985工程”的触动。两岸师范院校的升格和综合化趋势,也如出一辙。

  台海泱泱,源远流长。我在厦门大学白城的居所,东望水光接天的台湾海峡,令人产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思异想。近年来,两岸的交流一波三折,不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不以少数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跃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峡谷之后,两岸的交流逐渐进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境界。我也衷心祈愿未来两岸能够风平浪静,和衷共济,一起走向繁荣的明天。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11-2 180000/12492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