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童年祉印”像花儿一样绽放

[db:作者]  2019-09-0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2019年5月26日“追梦的幸福童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课程展演活动 2018年12月28日“非遗”作品爱心拍卖会 学生亲手制作的虎头鞋 “平语近人”朗诵团现场朗诵

    一所小学校园可以承载怎样的教育乾坤?在江苏省江阴高新区实验小学(简称“高新实小”),这个问题的答案精彩得超乎你想象:从“青花瓷”“古法印染”中的文化寻踪,到“虎头鞋”“麦秆画”“通草堆画”“剪纸”里的手艺传承;从追黄蝶、捕鸣蝉、放纸鸢里的童真绽放,到“小苹果”“小荧星”“小甜心”里的才艺飞扬;从“午间合伙人”里的创新协作,到“童心同读”“平语近人”中的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与今语新声在这里交汇贯通,自由天性与规范治学在这里和谐并存,童年福祉与师生成长在这里完美交融。

    “让儿童成为幸福的人”,是江阴教育的理念信条与文脉传承,更是江阴高新区实验小学办学多年来始终坚守的朴素而真挚的教育初心。秉承着办“幸福教育”的初心,高新实小创造性地提出以“童年祉印”为核心理念与课程载体,通过铭记儿童的课程印记,创作出一份属于儿童自己的事业,让儿童在“立德”中不断“树人”。“童年祉印”以课程的方式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非遗传承进课堂 

    厚植文化塑童年

    蓝白青花,素雅风华。当高新实小把青花瓷从历史书本中带到了课堂上,青花瓷所承载的千年瓷文化的记忆一下子鲜活起来:

    面对一片片青瓦,学生们好奇而专注地凝视,稚嫩的双手小心翼翼地画坯、上釉、烧制,然后欢欣鼓舞地等待成品出窑,全身心体验传统手艺的精妙之美;亲手制作过青花瓷,用“行”打开“知”的广阔世界:学生们徜徉课文《青花》的美好世界,吟诵古诗词的隽永意韵,揣摩美术表现的技法,探究中国瓷器“海上丝绸之路”的脉络,一片小小的“青花瓷”,串联起了经典文学、人文地理、色彩线条、数学几何、“一带一路”……形成了触类旁通的课程体系;而在“知”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书画与瓷的邂逅”课程纲要,组建“小青花”社团,开展慈善拍卖,举办作品展览,用“知行合一”推动“青花瓷”课程价值的促进与丰富。

    在高新实小,像“青花瓷”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还有很多:“麦秆画”“虎头鞋”“通草堆画”“剪纸”“面塑”“古法印染”……这些课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遗课程”。每周五下午,“非遗”传承人或民间手艺人都会如约来校,带领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结晶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高技能,濡染文化。

    传统文化,历久弥新。“非遗课程”不仅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而且将非遗作为优化课程生态的一根纽带,把课程与传统文化贯穿打通,让它们在交汇融合、彼此观照中,为孩子们开启濡染传统文化人性光辉的历程: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感,大国工匠精神的卓越感,中华文化标识的美感……并由此内生出一种使命感,化作儿童的认知、制作、体悟、讲述、创作与想象,并以“童年祉印”的方式铭记,真正实现人文的合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高新实小借助了传统文化这个博大精深的宝库,开启了丰富而隽永的挖掘与传承。2018年11月28日,高新实小首届非遗作品慈善拍卖成功举办;2019年3月,高新实小以“讲述童年的非遗故事、铭刻成长的幸福祉印”为宗旨,启动了“时光小童鞋”成长印记课程规划。这些都标志着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学校寻找到了适宜的土壤。

    流动课堂多绚烂

    “五育”协调并一体

    在高新实小,课堂可以是传统的教室,也可以是午后阳光下活动云集的操场,还可以是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课堂是流动的风景线,是跃动的音符,是学生们自主探究、全面成长的摇篮。

    流动的课堂,是高新实小“五育”一体化的载体。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与战略布署,并着重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高新实小响应号召,率先在课程设置上彰显“五育”一体化理念。

    “五育”以课程融入并贯穿。学校以“一片油菜花”开启“生生农场”的课程建设,以此切入劳动教育。学生们实地播种培植、记录花开花落、采摘品尝果实、制作植物标本、分享劳动收获,由此不断增强劳动认知,丰富生活经历,提升价值体验,培育劳动精神。在此过程中,融入了情境式道德养育,全浸式课程体验,契合并演绎“劳动创造美”的美学韵味,在劳动教育中自然渗透、彰显、融汇了其他各育。

    “五育”相得益彰、彼此交融。遵循德育的方式,把生命的故事汇编成励志教材;按照写作的要求,把劳作的见闻转化成写作的素材;根据数学的逻辑,把生长的数字改编成数学的题材;运用艺术的创编,把色泽与纹理创作成画面与音律……时而劳动作为智育的调研方式,时而德育作为劳动的体悟内容,时而审美作为劳作的生活样态,如此这般,在内容与形式上,相得益彰,彼此交融,使五育在课程的融入与贯穿成为现实。

    “合伙人”携手“五育”一体化。学校以“合伙人”作为“五育”协调一体的重要平台:德育中的“道德合伙人”,学科中的“学习合伙人”,休憩时的“午间合伙人”,美育中的“艺术合伙人”……每一个“合伙人”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包括蓝图、口号、规则、服装、道具等,还设计并流通“加油攒”,用课程的方式来管理与评价“合伙人”。2019年4月16日,市电视台、报刊等媒体专题报道了“午间合伙人”。“合伙人”不仅让“五育”中的儿童走在了正中央,真正给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更使学生从一份学业走向了一份小事业。如此,“五育”在儿童的成长中找寻到了各自适宜的位置,在不断的互补、协调中,趋向一体化的课程管理与评价。

    “平语近人”阅真知

    红色文化育英才

    在高新实小,诵读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结合时下热点,打造了“平语近人”诵读课程。

    2018年10月《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隆重播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亮点。以诵读经典的方式,加强思想观念、人文价值与道德规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基础工程与关键保障,是红色主题教育的重大题材、重要契机与重要载体。

    《平“语”近人》成为主题读本。学校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选取易于儿童理解的部分,根据儿童的特点与规律进行创作,对应《平“语”近人》十二集的主题,并结合语文学科的诵读内容,编制《情感》《规则》《道德》《家国》《报恩》《清静》《知行》《书香》《正气》《人才》《坚韧》《天下》12个篇章组成的校本诵读教材。

    《平“语”近人》成为审美悦读。在此编制教材的基础上,采用情景表演诵的形式,有锣鼓声声下的百人齐诵,有边吟边唱边舞的歌剧表演诵,也有经典句段的人物表演诵,更配以习总书记的视频原声,以及气势磅礴的红色主题音乐,节奏旋律、诗画韵味、宏大场景,交相辉映,酣畅淋漓,营造出诵读的舞台效果和戏剧效应,在唯美中感受经典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精彩绝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这是传统诵读在主动审美适应中,实现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平“语”近人》成为红色情结。通过《平“语”近人》诵读,孩子们的道德品格、书香之气、爱国情愫油然而生,再也不牵强生涩。学生们在《平“语”近人》经典思想的观照下,创作《童年祉印:城市绿道百米长卷》《童年祉印:家乡改革开放成果儿童画历》,家国情怀,跃然纸上。目前该作品已捐赠给政府部门展览馆。2019年3月,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书画作品题词“童年祉印”,并收藏于展览馆。

    2019年5月26日,高新实小举办“追梦的幸福童年”课程展演,围绕“童年是一粒种子、童年是一片叶子、童年是一颗果子”三个篇章,集中展示了学校在传承文化、“五育”协调一体发展、红色主题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绚烂多姿的童年祉印。在高新实小,“童年祉印”理念所贯穿的幸福课程体系刚刚实施不到一年,可是学生们沉浸其中,体验着,感知着,成长着……很多六年级的学生感叹说,可惜要毕业了,真希望能多体验这样幸福的课程。

    “清风徐来,百花盛开;芳香四溢,浸润一方;英华满园,幸福绽放”。作为“童年祉印”理念的提出者和策划者,高新实小校长希望,把学校打造成有故事、有童趣、有温度、有美感的校园,留下童年祉印,收获一生春天。而这样美好的愿望,正通过学校点点滴滴的努力,变成现实。

    (王新刚 于金秋)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9-07/133655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