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香槟小学信息化教学英语课上,小学生们使用触摸显示屏互动学习。(资料图片)
过去,黑板加粉笔一直是课堂标配。
(资料图片)
本期关注 :变迁见证教育腾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硬件装备不仅是良匠必需,也是优质课堂不可或缺的资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装备飞速升级。从使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课堂,到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的多媒体课堂,再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现代课堂,教育装备变迁折射出科技的进步,更反映着国家财政经费对教育的持续性投入。
如今,“三通两平台”广泛覆盖,智慧校园雏形初具。优质教育内容通过电波在装备间传递,载着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享教育公平,共同走向教育现代化。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哼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经典老歌,即便自己的小学生活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但汪同轩依然清晰记得歌词里勾勒的校园生活场景——那时,老师们常常会用一小截粉笔凌空“轰炸”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学。
彼时的汪同轩认为,拿起粉笔洋洋洒洒写板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这段记忆,长大后,汪同轩留在了自己的家乡湖北省应城市,成为黄滩镇中心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他所在的黄滩镇曾是有名的“粉笔之乡”,全国80%以上的粉笔都产自这里。
在时间几乎凝固的乡村慢生活里,汪同轩拿着一支粉笔,站在三尺讲台上,演绎他人生中最美好的34年光阴。直至5年前,以电子白板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革命袭来,汪同轩才与那支紧握了大半辈子的粉笔,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
事实上,与那支成天在黑板上吱吱呀呀叫个不停的粉笔告别的,不止汪同轩。在汹涌而来的教育信息化大潮面前,教室后墙黑板旁的一截截粉笔头,成了无数师生最深刻的回忆。
1 回忆:粉笔加黑板是课堂标配
标准中国地图上,找不到汪同轩生活和工作的黄滩镇。但这个小镇不仅生产了全国80%以上的粉笔,也见证着中国教育70年来的变迁。
粉笔加工属于典型的资源型产业。依托丰富的石膏矿藏,自上世纪50年代起,黄滩镇刘垸村由生产裁缝专用的画粉改做粉笔。高峰时期,全村近九成家庭都以制作粉笔为生,粉笔产量高达9000吨,是名副其实的粉笔村。粉笔作坊延续了中国农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传统,是当地人的经济来源,更是他们寄托情感的所在。
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男主角用家里的墙、柜子的面、路边的水泥板当黑板,用粉笔演算数学题。在那个年代,粉笔是知识传递的圣火。而在更多人心中,从学校拿回粉笔在家和小伙伴们画画,和同学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一展身手,上课时贪睡被老师用粉笔头敲醒……这样有趣的事情记忆更深。
今年48岁的彭春英,是湖南省郴州市第六十七完全小学的教师,从教已有28年。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她见证了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时空之旅。
1978年,7岁的彭春英进入郴州市苏仙区(原郴县)五里牌镇洞尾村小学读书。当时学校的教室不大,约40平方米,能容纳30多名学生。教室前面有一块简易的木质黑板,由四个铁钉固定。这种黑板粗糙、易裂,涂层起皮、脱落后会变得凹凸不平,教师写板书时粉笔消耗量大,学生的观看体验也不好。
那年月,物资十分匮乏,粉笔比较珍贵,教师们都是省着用。但即便尽力节省,每节课下来,也要用完两三支粉笔。等到擦黑板时,粉笔灰弥漫在空中,往人鼻孔里钻,让人喘不过气来,教师和学生都受罪。
读高中的时候,彭春英教室的木质黑板换成了水泥黑板。刚开始,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又亮又清晰,可没过多久,黑板就开始出现裂纹,裂纹处露出水泥的底色,好像地图上分布的河流一般。黑板上经常写字的地方还出现了白点,坑坑洼洼,师生们戏称那是“黑板的雀斑”。
“这样的黑板容易产生反光。”彭春英说,晚自习课教师讲解练习题,同学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只能扭曲着身子、探着脑袋去记笔记,这让好学的孩子们着实辛苦。
1990年,彭春英从郴州师范毕业,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她欣喜地发现:学校的黑板竟换成了毛玻璃材质,反光现象得到改善,写起字来也比较轻松,擦拭的时候更是容易得多。但毛玻璃黑板易碎、不易运输与安装,很快就被淘汰了。随后又出现了绿色钢制烤漆黑板,这种黑板有向外弯出的一个弧度,有效避免了反光。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座位上,都能看清教师的板书,黑板上的字清晰、醒目,显得格外漂亮。
“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再加上老师身上的白色粉笔灰,这就是那个年代课堂的标志性特征。”彭春英说。
除了写一手好看的粉笔字,那时候的教师还要会刻小字,因为当时考试用的都是油印试卷。
刻板平放在桌子上,蜡纸整整齐齐铺在刻板上,用专用的刻笔照着范本刻写。刻写过程需百倍小心,稍有大意就会把蜡纸戳破。一戳破,油印出的试卷便会落下一个黑疤点,很是难看。
那时候,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每一道题目都饱含着教师的精心选择和思考。如今,粉笔、黑板、蜡纸、油印机这些老物件已不太常见,但它们却见证了教师在艰苦岁月里的无私奉献。
2 变化:多媒体让师生眼前一亮
回忆起教师生涯的前十年,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鲍峰亮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吃粉笔灰。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鲍峰亮的学校发生了变化,逐渐有了“现代味”。学校里配备了录音机,一开始供英语教师专用。学校立下规矩:录音机必须使用5年以上,如果这期间录音机坏了,英语教师负责维修;如果录音机没有使用够5年,英语教师掏钱换新的。
事实上,语文教师也特别需要录音机。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学校只能把英语教师用坏的录音机修一修,让语文教师接着用。
当时,鲍峰亮的课堂上还有个金贵的小物件——幻灯机。
为了让教学更加直观,那时的课堂普遍以放映幻灯片形式组织教学。幻灯机是学校的宝贝,唯恐损坏,所以一般不出借,教师只有上示范课、优质课时才有机会用。
整个20世纪80年代,传统媒体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到了90年代初期,伴随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推崇。
当然,社会上流行的看法是“80年代看录像,90年代看光盘”。电教系统常用的录像机面临被VCD(影碟机)和计算机取代的局面,电化教育界出现了一个时髦但概念又很模糊的专业术语——多媒体。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其实是学校配备的苹果电脑机房,以及一些用5英寸单面软盘存储的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虽然颜色、声音、动画都很简陋,但却让我和我的学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教师王爱胜说。
90年代,彭春英已经从农村调到城区教书。此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投影、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一支粉笔两手灰”的传统授课方式结束了,板书开始电子化。在投影仪的辅助下,教学内容在“幕布”上显现,犹如放电影一般,时不时还会出现缤纷多彩的图画,甚至是电影电视片段。
彭春英的投影仪,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目光,教学效果因此显著提升。一旦学生对某些内容不明白,还可以点击幻灯片重复观看。电子白板解决了传统黑板的弊端,课堂教学实现了一次飞跃。
从录音机到幻灯机,从投影仪到计算机,背后离不开政府在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同年中央电教馆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迈出了第一步。
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1989年,国家颁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系统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立。
2002年,第一部教育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
3 当下:智慧课堂建设方兴未艾
2013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上,乡村教师刘兆明的英语和美术课堂实录被选为全国示范课。获此殊荣,刘兆明最感激的是“天锅老师”。
刘兆明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桃花沟教学点任教,他工作的头20年,都没有后来3年学到的技能多。
按照要求,教学点要利用远程教育“空中课堂”资源,开设三年级英语课。桃花沟4个年级两名教师,工作排得满满的,刘兆明二话没说,主动承担起三年级英语教学任务,当上了山沟里的“洋教师”。
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但当时已53岁的刘兆明不信邪,从零起步挑战自我。他苦心钻研电脑知识,复制、下载、粘贴、查找……一样样地学、一次次地记,夜以继日,不厌其烦。有时候,为了一个操作程序,他要练习四五十次,遇到一些英文图标,他难解其意,就规规矩矩抄下来,然后走十几里山路,进城找人请教。凭着“蚂蚁啃骨头”的执着劲儿,刘兆明硬是把远程教育“空中课堂”资源应用到得心应手。
刘兆明上课的“法宝”是2012年底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提供的设备和课程资源,这让桃花沟一夕之间告别了“一间屋子一块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环境。
桃花沟教学点的故事,只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沧海一粟。2014年底,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从2012年9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短短3年多时间,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支撑下,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的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正生动地改变着基层教育生态。
对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群体来说,教育信息化在短时间内带来的冲击绝不仅仅是轰轰烈烈的“表面现象”,而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升级改造”。
教育部科技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教育部举办了23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全国县区级以上厅局长的首轮全员培训。培训的辐射效应被迅速点燃,各地积极行动起来,辽宁、安徽、山东、湖南等省进一步扩大干部专题培训范围,黑龙江完成对全省教研系统骨干的培训。与之相适应,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全方位多途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甚至肩负着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时,明确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作为“十二五”的核心任务,从“宽带网络校校通”到“优质资源班班通”,再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三通两平台”各项重点工作不仅进展顺利,且总体上超越预期目标,应用效果逐渐显现。
教育投入支撑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12年的2.3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7万亿元,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7年超过4%。
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果显著,带来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为缩小不同地区的数字鸿沟、推进教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由2012年的25%提升至2016年的94%,多媒体教室的配置比例由2012年的40%提升至2016年的80%。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直接服务于农村中小学师生的数量达到1亿人,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目前,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有2.1亿名中小学生信息入库,全国中小学生基本实现了电子学籍管理,教师管理初步实现“一人一号”。
这两年,彭春英的黑板变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在学校的应用和普及,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通过核心的嵌入式软件设计和通信传输技术,将电子屏幕连接到计算机和投影仪上,从而构成一个交互式协作的课堂教学环境。如今,她上课时不需要带粉笔和教案,只需带上储存着课件的电脑、U盘。有了这块新的“黑板”,教师不用再到每个班一遍又一遍地抄下要讲解的习题,学生也不用担心板书一会儿就会被擦掉,课件想存多久存多久。更重要的是,网络联校实现了班与班、校与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城乡学生可以共上一节课,同时也让湖南、新疆两地的教育对口扶贫不再遥远。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也在改变着曾经的“粉笔村”。
“现在大概还有三成农户坚持做这个产业。”刘垸村党支部书记刘汉涛介绍,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传统的粉笔教学式微,粉笔市场逐步萎缩,刘垸村粉笔生产作坊数量大幅减少。如今的刘垸村调转方向,研发生产无尘粉笔、玩具粉笔、杀害虫的药物粉笔等新型粉笔,开拓新市场。
新中国成立70年,汪同轩、彭春英、刘兆明们见证了课堂的大“变脸”:黑板,越来越窄,越来越小,变成了白板;粉笔字,越写越好,清晰简洁;教学内涵,无限延伸,穿越时空……
链接
?改革开放初期,教师的教学装备是粉笔,黑板则经历了木质黑板和水泥黑板阶段。水泥黑板容易反光,而且很快就会出现裂纹,经常写字的地方还会出现白点,师生们戏称为“黑板的雀斑”。
?上世纪80年代后,水泥黑板逐渐替换为毛玻璃材质。但毛玻璃因为易碎,很快被绿色钢制烤漆黑板取代。总的来说,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再加上教师身上的白色粉笔灰,就是那个年代课堂的标志性特征。
?上世纪90年代,投影、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一支粉笔两手灰”的传统授课方式改变了,板书开始电子化。在投影仪的辅助下,教学内容在“幕布”上显现。电子白板解决了传统黑板的弊端,课堂教学实现了一次飞跃。
?进入新世纪,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2014年底,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近年来,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果显著,带来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为缩小不同地区的数字鸿沟、推进教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由2012年的25%提升至2016年的94%,多媒体教室的配置比例由2012年的40%提升至2016年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