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百年南开 迈向一流

[db:作者]  2019-10-1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八里台校区主楼 津南校区图书馆、周恩来总理像 八里台校区新开湖畔的第二主教学楼 津南校区大通学生中心 泰达学院

    2019年10月17日,坐落于渤海之滨、白河之津的南开大学将迎来百岁华诞。百年来,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在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巍巍南开,学府北辰。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国家教育部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文理并重,源远流长。南开大学建校之初,设文、理、商三科;1929年改科设院,1930年增设医预科,并设立电机工程系;1931年成立经济学院,并创办化学工程系;1946年设文、理、工、政治经济4个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成为一所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以来,经过30余年的建设,南开大学已建有26个专业学院,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与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创建一流的医学基地,整建制接收天津市第四医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划转南开,成立旅游与服务学院;哲学系更名为哲学院;成立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推动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协同培养;组建金融学院,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法学院成为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新增精算学、葡萄牙语、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

    公能兼备,学风一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始终坚持的育人特色。“公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强调以“公能”为主线,促进知行合一,德、智、体、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开大学自2011年起全面实施“公能”素质教育,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不断赋予“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新的时代内涵,继承和发扬南开的优良学风。

    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形成“同学、同研、同行、同讲”的师生“四同”育人模式,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协同作用,强化学生爱国报国的坚定信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创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制定实施《南开大学“十三五”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出台《本科生素质发展辅学指导意见》,建立“立公增能”学生素质发展辅学支持体系,全面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以具备“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胸怀宽广、底蕴深厚、勤勉务实、追求卓越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多次捧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斩获国内外大学生学术竞赛冠军,研发出“脑控机器人”、国内首款“数显张力外科打结训练器”……南开学子在“公能”教育的浸润下成长成才,南开毕业生更是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名师荟萃,精英云集。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实行重点培养与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并重的政策,保证一线骨干都有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形成了专心治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浓郁学术气氛。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使教师队伍的学缘学历结构进一步改善,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和主力。各类杰出人才和杰出学术团队的数量不断增长,素质优良、学术精湛的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体系正在形成。多年来,在陈省身等大师的垂范下,南开大学的名师大家上讲台已蔚然成风,教授坚持给本科生授课受到各界好评。

    南开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别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7人,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973”和“863”首席科学家18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4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别教学团队9个。

    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南开大学目前拥有本科专业86个(其中国家级别特色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南开参评的35个学科中,有5个学科进入前5%,14个学科进入前10%,23个学科进入前20%,29个学科进入前30%。

    创新务实,学术精湛。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2003年以来,南开大学以首个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曹雪涛团队成果“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陈永胜团队项目“光电转化效率达12.7%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入选“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赵新团队研发的“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入选“2018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方勇纯教授(团队)获陈翰馥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天津市专利奖金奖。

    2008—2017年南开大学SCI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13069篇,累计被引用次数246598次,被引用次数排名第16位;篇均被引用次数18.87次,在全国累计被引用次数较多的高校中位居首位。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1928年,《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明确提出“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土货化”办学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南开大学提出“发展科学,繁荣经济”的科研指导方针,强调既要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又要面向主战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批学科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立足“四个服务”职责使命,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APEC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若干高层次交叉科学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201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第二批“2011计划”认定,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首个获批的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文化,魅力独具。南开大学历来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品行和能力培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历来重视基础知识,聘请优秀教师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历来重视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并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知中国,服务中国”;历来重视体育和美育,鼓励学生要有“坚强之体魄、健全之精神”。

    学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外语节等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各类社团协会蓬勃发展,覆盖了人文、科技、公益、艺术、体育等方面,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有效地配合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教学主渠道”之外重要的“第二课堂”。

    广纳百川,名扬四海。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32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近年来,南开大学不断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更多世界一流学者来校从事学术交流,并通过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师生海外学习和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此外,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研究院的平台作用,提升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水平,多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高质量完成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研究和培训工作,首批入选国家汉办“新汉学国际研修计划”,推出了牛津/剑桥暑期项目等一批水平较高的海外学习项目。

    日新月异,新纪腾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南开大学紧抓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优化学科布局,会聚高端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公能”教育,加强科研创新,打造高端智库,扩大国际交流,繁荣校园文化,并采用“聚力登峰式”“学科集群式”“前沿交叉式”的组合发展方式,实施以“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为核心的“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影响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百年来,南开大学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了爱国之根、教育之根、学问之根、文化之根。新百年新起点,南开大学将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力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10-15/150923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