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竞赛平台为抓手 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db:作者]  2019-10-2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从2000年开始,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每年就已开始举办院内“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预评审和全国挑战杯大赛选拔,参赛学生覆盖面达在校生的50%。为响应国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省属高校发起了首届全省大学生生物技能竞赛,并经过两年的试行,在学校和学院的努力下,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正式纳入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序列,学校作为秘书长单位,成功承办了前几届生命科学竞赛,这也为师生广泛参与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实践 为国育才

    学科竞赛作为创新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载体已逐渐被社会和高校所认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创新、综合应用和团队协作来完成竞赛任务,即增强了学生学习及研究的主动性,也检验了专业教学或实验教学的成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了探索研究、普遍提高、个性发展的培养氛围。不但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多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不同等级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通过定期宣传学科竞赛培养出的优秀学生作品,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力,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经过10年实践,学校建立了1个学科竞赛平台,实现竞赛模式和竞赛机制的2个创新,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教师通过竞赛科教融合及校企深度合作融入竞赛的3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卓越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促进了教师科教融合及教学投入机制的创新;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

    参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比赛的内容则全部在竞赛平台上体现,通过网络进行时时监控,了解进展。学生实验结束后由第三方网络公司从专家库中选择与参赛队实验研究方向匹配度较高的5个网络评审专家,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审,整个过程秘书长单位均不参与操作,只负责协助网络公司解决问题,保证竞赛过程的公平和公正。

    该竞赛平台已运行10年,先后服务了10届省赛、两届国赛、100多所高校、近1万支队伍、4万多名学生。竞赛平台的使用不仅有利于竞赛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从教学改革层面来讲,它还解决了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的问题。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为完成一个研究课题而努力,目标明确;在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10年探索,10年成长,生命科学竞赛完成了由初创到成熟的成功转变,回顾大赛10年,生命科学竞赛形成了“课堂拓展—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了解科学前沿、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兼备的高素质生命科学人才,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别三级竞赛体系。目前,大赛形成了立体、多层、多维的组织结构。

    通过生命科学竞赛平台,也逐渐完善了学校的教学模式。学校建立了实验室选拔准入制度,倡导“师择生,生择师”的双向选择,通过规范的准入制度,学生根据导师情况、相关学科、专业介绍、本人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导师,科研导师进一步遴选优秀的学生。建立了实验室参训体制,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各个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或校外的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较早地接触、了解和掌握学科动态,培养自身科研能力。学校建设了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带教导师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行专门培训培养,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并与教师科研相结合的实验指导体系。

    学校通过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百千万工程“百人获奖、千人参赛、万人受训”的竞赛体制,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百千万工程,不仅能培养创新型的卓越人才,还能通过卓越人才的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学生,达到万人受益目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 陈翔 杨伟吉 丁滨)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10-23/155420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