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 摄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发生的、以亲子互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是成年人按照期望的目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教育和影响儿童的过程,也是家庭成员相互学习和影响的过程。
家庭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家长为孩子倾注了大量心血,家庭教育指导者、工作者以指导和服务家长为己任,每个人都能说清楚“家庭教育是什么”吗?也未必。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人把孩子和钱都交给了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却不知道家庭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有人成了老师的“助教”,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围绕孩子的课堂、课本的知识学习上,却眼不见“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人怪孩子“逆反”,却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没意识到是大人在跟孩子“对着干”;有人总是抱怨学校、指责社会,却忽略了父母离孩子最近、最该对孩子负责的是自己……
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家庭教育指导,大多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给家长“支着儿”,缺少的是对家长的基础教育,没有给人们提供一个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诠释。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茫然、困惑、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甚至干些傻事、错事,也就不可避免了。
也就是说,如果对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含义理解偏颇,实践中就难免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误。
顾名思义,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发生的教育活动,而教育就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事情。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所有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活动;狭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未成年的孩子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活动。概括而言,家庭教育是家庭中发生的、以亲子互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是成年人按照期望的目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教育和影响儿童的过程,也是家庭成员相互学习和影响的过程。依据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家庭教育通常是用狭义的概念。
家庭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六方面:
家庭教育是以亲子为中心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是家中的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具有不可选择、不可随意解除的特性,所以为人父母者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的法定职责,这就决定了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角。这种教育不是简单地对孩子说教,更多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是对孩子的陪伴、倾听、陶冶、启发,用生命影响生命。因此,家庭教育的过程也是父母自身的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家庭教育伴随家庭生活而进行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私域中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分散、随机和潜移默化。它的内容、方式和意图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不仅仅是大人对孩子的直接教育,也表现为间接因素的教育或影响。
分散。家庭教育分散于家庭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物质生活的吃、穿、用,到精神生活的家风、家规、人际关系,以及文化生活中的读书、娱乐休闲等,都包含着教育的因素。这种分散性也使得家庭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父母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有的放矢实施教育。
随机。在家庭成员的自由接触中,既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无意影响,又有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各种社会观念、行为都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长者敏感而机智地抓住教育时机予以正确引导,就会起到避免消极因素、强化积极因素的作用。
潜移默化。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起作用的,是家庭的环境氛围和长者的言谈举止。而这些因素往往没有掩饰,不包含虚假的成分,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时时处处存在着,对孩子耳濡目染,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浸润。
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随着孩子出生就开始,贯穿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是从婴幼儿、青少年教育到中老年自我教育的有机衔接和统一,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继续前一阶段的成效。
家庭教育终身性,决定了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自主的学习者,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是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代际之间新型的、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家庭每个成员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的学习过程,是大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家庭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内容涉及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其全面性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远远不及的。学校教育有自身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和教育内容,社会教育涉及不同的领域、满足孩子特定的学习需求。而家庭教育不仅涵盖我国教育方针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还有基本生活技能、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心理状态、良好社会适应、为人处世的本领等内容,在课堂上、书本中学不到,却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这些都融于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可以说,家庭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家庭教育效果具有可持续性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当下,更注重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对孩子而言,学校教育和社会机构的教育是有阶段性的,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无论参加什么培训班,学生毕业、结业了,老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学习效果通过考试成绩一目了然。而检验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完全在当下,也没有固定的指标。家庭教育在孩子年幼时打下的基础,尤其是人的生存能力、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往往更多的是在孩子脱离父母、长大成人之后表现出来。
因此,家庭教育更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孩子当下的需要,又注重培养其今后需要的良好人格和多种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家庭的客观条件和长者的素质制约家庭教育效果,某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很难通过外力而改变;作为家长的专业训练不足,使家庭教育存在不可避免的盲目性,致使教育观念偏颇、教育方式不良、教育能力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家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容易在教育活动中感情用事;家庭生活范围狭窄和家长缺少对教育认识的宏观视野,不适应孩子成长的新特点和社会发展新趋势,家庭教育内容与方式受到限制,难以在孩子教育上有的放矢。
总之,家庭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体现了其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优势。所以,家长不必以老师教学生的标准作为评价自己教育孩子的标准。做家庭该做的事,把该做的事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互补,才是明智的选择。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