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全会公报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以后我国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和任务,也表明2020年以后我国并非“无贫可扶”和脱贫攻坚工作终结。
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有些国家将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世界银行则将收入低于平均收入1/3的社会成员视为相对贫困,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为相对贫困的标准。可见,相对贫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国际标准。但缓解相对贫困问题已成为国际上的普遍共识。
教育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2020年以后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将发生重大变化,也意味着2020年以后我国教育扶贫的目标、任务和战略均将发生重大转变。
就教育扶贫目标而言,以往主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精确对准特困地区最薄弱学校和最贫困群体。2020年以后,教育扶贫目标则转向城乡并重的薄弱学校和相对贫困家庭子女,确保所有城乡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相对贫困家庭子女能和优势阶层子女一样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要建立动态调整的城乡薄弱学校和相对贫困学生的认定标准,将“改薄”目标进一步扩展到所有城乡薄弱学校,补齐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精准识别的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确保城乡所有相对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到学生资助政策。并且,将城乡民办学校全部纳入资助政策范围,实现所有学段和公民办学校学生资助全覆盖;改变以往“一刀切”、标准化的资助方式,实行差异化的学生资助政策,充分满足相对贫困家庭子女多元化需求。
就教育扶贫任务来说,2020年以后,在基本满足“有学上”“能上学”的阶段性目标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配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把相对贫困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城乡薄弱学校教育质量、促进相对贫困学生全面发展和保证相对贫困学生“就好业”是2020年以后我国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实施城乡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有效实现城乡薄弱学校“开好课”的目标;下大力气引进优秀年轻教师,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稳步提升城乡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重点关注相对贫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口头表达、健康知识、生活习惯、理财教育、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训练。重视“互联网+”环境下相对贫困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开展智慧教学。科学制定相对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就业,给予他们创业就业培训补贴、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等。
2020年以后我国教育扶贫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扶贫战略。为此,我们要加强教育扶贫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未来5至10年教育扶贫政策框架;健全教育扶贫协作机制、定点扶贫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完善教育扶贫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和教育大数据等方式,切实保障教育扶贫政策顺利实施。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