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上,教师不只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而科学记录是科学学习入门的基本功。
《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四课。在本单元的第一、二节课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中,学生走进厨房,通过咀嚼米饭,知道了米饭和唾液会发生化学反应,并能够用碘酒来检查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这一营养物质。在本课,学生将继续走进厨房,对厨房中常见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前的特点和混合后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并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认识到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进而巩固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核心概念和对二氧化碳气体特点的认识。
其实,这堂课上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会科学记录,因为科学记录能反映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习得情况。如果教师指导、运用得当,学生获得了良好的科学记录能力,对其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都能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采用关键词语记录
本课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各自特点。我在布置观察任务时强调要按照正确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记录时用关键词语,而不是用句子进行记录。观察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观察方法和如何用关键词语进行记录的相关指导。如记录小苏打的特点时,可用“白色、晶体、无气味、有碱味”等词语,记录白醋的特点时可用“无色、液体、有醋酸气味、醋酸味道”等词语;记录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可看到的现象时可用“冒气泡、发出刺刺声、杯壁变冷”等词语;记录新生成气体的特点时可用“无色、无气味、无毒、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等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的抓住了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的主要特点,遵循了人们观察物质特点的途径和方法;有的抓住了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时发生的主要现象,给学生下一步的分析、推理、归纳提供了较充分的证据。运用关键词语记录,比用完整的句子记录节省了不少时间,又能让学生明白主要的意思,给交流质疑提供了更多时间。
在记录中进行自主评价
在本课的“总结与评价”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两项任务:一是询问学生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习的?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能提出新的问题吗?二是请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可以用“笑脸”“哭脸”等卡通图画来表示。要求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用“笑脸”或“哭脸”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总结和反思,更让学生通过自主客观评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课后批阅学生的课堂笔记时,我发现95%的学生给自己的学习表现画上了“笑脸”,说明多数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是满意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满意,能得到愉悦的体验,将成为学生日后学习科学的动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科学学习活动中来。
变小组记录为个人记录
在过去的教学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大部分实验探究活动一般都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小组一般由4—6名学生或者更多的学生组成,有组长、材料员和记录员等角色分工,通常一个小组才有一份记录表,而记录表基本是由记录员个人完成的。这种记录只是记录员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学习成果,并不能代表每个人。这样的小组学习活动,无法保证人人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我的课堂上,变小组记录为个人记录。每名学生都要独立进行记录,并且一定要完成记录。为了完成这项目标,学生需要动用一切感官,积极与同学配合协作,才会有发现并且找到有记录价值的东西。而学生在学习中的小发现,反过来也会对其学习产生激励作用,让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投入越多、越专注,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记录就会更加翔实,获得的证据就会更加充分。做完记录后,学生可以与自己同组同学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记录,学习别人的记录方法。这样就基本杜绝了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个别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的理念得到实施。(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