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体一直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文作者供图
对普通高中来说,在国家已经确立了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框架的前提下,特色办学主要体现在教育使命的具体化和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上,即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多元生成幸福的精神印记和独特的行为模式。
作为一所拥有54个教学班的传统普通高中,也是浙江省首批参评并已经获得通过的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我校既要面对众目睽睽的升学压力所形成的知识教育的历史惯性,更要正视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所要求的特色办学的时代挑战。我们选择了“健的教育”。
坚定一个目标——
培养“德力具足”的健强人
我们以东汉时期上虞籍思想家王充“德力具足”这个经典表述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框架,同时赋予其学校确定的教育内涵。这里,“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情操,还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核心价值取向与心理品质等;“力”,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还有知识、能力、实践的意思。一个人只有“德”与“力”都“足”(充足)了,才有可能是一个大写的、健强的人。
在教育现实中,由于学生“德”的养成是“隐性”的、“未来”的事业,所以一般对“德”的关注就会比较少而软。同时,由于“力”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高考所检测的部分又相对偏向于书本知识,所以凡不是高考所涉及的生活知识,尤其是实践操作层面的能力就容易被忽视,从而造成学生“力”的养成上的缺失。我们让全体师生坚定一个信念,不因“德”之“隐”而不为,也不因“力”之“显”而偏倚,因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德”与“力”“具足”的人。
探索两条路径——
健德与健力
在我们看来,“健德”和“健力”是学生发展的左右护栏。所谓健德,就是要通过德育环境的创设来熏陶学生品德,通过开放性的活动来使学生明理,通过远近虚实结合的方式来磨砺学生的心理,最终使学生认知更清晰、情感更诚敬、行为更自觉、心理更坚韧;所谓健力,则是围绕“身体力、学习力、践行力”三个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得到质的提升。
我们的着力点,一是运动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力。对于学生先天获得的生理常量,学校无能为力,但对他们后天习得的生理变量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而“体育运动——让学生的身体重塑成为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关于体育的一种理念与实践。二是联动健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联动,体现在学科的联动、班级的联动、校内外的联动和知行的联动。通过系列联动,让学生在通识教学、走班教学、实践教学和知行合一方面都得到收获。三是活动健行,磨砺学生的践行力。这个“践行力”,就是学生的制作能力、验证能力、创造能力,也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等。
建设三个载体——
课程、课堂、过程
首先是课程载体建设。我们一是注意起点的选择性。学校现已有健德、健力两大系列200余门校本选修课,但每个学生可以学的毕竟有限,所以学校让学生在接受课程前有自己的选择权,从而保证了他们的知情权、兴奋度、参与欲,为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注意途中的吸引力。没有高考压力的选修课的开设,对开发者和施教者来说,学生是否愿意听、愿意学是个严峻的挑战。因此既要考虑学校一以贯之的特色追求,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自主编写选修课教材为教学的有趣、有效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终点的成就感,以学习的结果来促进和巩固学习。我们以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来评价学生,只要真的参与了、付出了,就能得到一种鼓励性的认可。
其次是课堂载体。学校“健”教学的关键词是“动”“证”“创”,即学教主动、师生互动、学生活动、生生联动;练习求证、应用验证、调查实证,强化知识回归本源、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解决问题,避免死读书;培养创造心、尝试创造力、激励创造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有界、创造无限。课堂教学要落实“动”字,必然需要推进教学班的团队建设与合作探究学习。实践中,课堂教学要落实“证”字,必然需要学生从教室、学校走向实验室、企业和社会与大自然,去直面真实、感性、迫切的问题情境,这又将促进学生对知识原理的学习与反思。课堂教学要落实“创”字,必然需要有反馈迅速、应变灵活的组织机制和自由开放的个性空间,我们的牛顿杯科技创造活动为此而持之以恒,积极开展以“经典的原型、经历的原始、经验的原创”为宗旨的“经·原讲坛”,为健教学的课堂载体建设探索出更多有用的经验。
再其次是过程载体建设。一是办学理念的具体化:在工作交流中以“健”字为抓手,在各项活动设计中处处着力体现“健”的追求。二是教学设施的专业化:巩固、完善体育、心理、艺术教学的设施,根据“下雨天也能正常上体育课”的理念,在原有标准体育馆、田径场、球场之外,又新建了以室内羽毛球、乒乓球为核心的多功能学生体育活动中心,让“运动健体”得到最坚实的硬件支撑,还专门新建了学生创意实践中心(理工类的创新试验室、“卧龙·创意工场”,人文类的“青瓷坊”“艺术视窗”等),让学生的践行力有专业的施展空间整合;原有电教馆、校园网、心理辅导中心、图书馆等资源,为特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结合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学校的数字化办学层次。三是教育行为的连续化:比如同一行政班学生由于不同兴趣导致选修课的教学班不同,在走班背景下学生要形成共同的班级文化,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注意到不同施教主体教育行为的连续性。在不同的年段之间,由于教学重点的区别,也要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为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正是班级、年段接力,校内、校外合力的连续过程。
(作者闾剑宝,系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