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笔者带孩子参加北京市海淀区两所名校的小升初特长面试。到了第一所学校后,突然发现忘了填写成绩单,焦急之际,学校老师和志愿者热心帮忙,主动告诉我如何填写,并帮我们打印材料。孩子进去面试时,我和其他家长一起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等。到了中午,天气炎热,志愿者给等待的家长们各倒了一杯水。
到了第二所学校,门口的保安态度很强硬地表示,家长不能进学校,只能在校外等。大门外放了六七个小板凳,几十位家长只能在门口站着。学校的志愿者很少主动帮助考生,看上去漫不经心,只顾自己玩手机。遇到材料不合格的,如忘记填写成绩单之类,批评了一通后,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只让考生自己去解决,否则就退考。
面试完,孩子向我感慨,都是名校,怎么感觉差距怎么这么大。我也有此感。让不让家长进校园,志愿者是不是主动帮助,看似不同的管理方式或个人意愿,作为考生家长无从指摘,但背后却是不同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对一所名校的价值认同。
特长面试、校园开放日、活动组织,其实都是学生家长和外界了解学校的难得机会,也是学校展示办学理念的窗口。学校如何看待、组织、管理此类活动,是作为应付的工作还是展示学校的机会,给人的印象不同,也会收到截然不同的反馈。
真正的名校不只是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硬件高大上,也不是升学率高,师生屡获国际大奖,还包括有着不因校长而改变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体现在师生的教与学上,也体现在保安、保洁、学生志愿者乃至毕业生的一言一行中。尤其是诸如门卫、校工等似乎与学校无关的非主流人员,显然也代表着学校的文化,给外人的印象更直接,更能验证一所名校的成色。
名校的底蕴和格局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一两年就能练出来的,而是长期内化并自然流露的。但凡真正的名校,都像优秀的人一样,有一种天然的、让人亲近的气质。置身于校园,能感觉到一种神奇的气场,精神面貌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看待事物的方式上,也体现在细小的行动中。近日有媒体报道,20年来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其中固然有保安个人的努力,但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北大校园文化想必也是一个动因。
而让名校真正成为名校,处处流露出大气的胸怀、善意的关心,固然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完善制度,更关键的还是以文化人,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不忽略每一次展示自身的机会,怀着感恩之心面对学校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让普通老师、学生到校工乃至学生家长都有一种归属感,自觉以学校为家。
这种人性化管理离不开尊重。学校把师生与校工都当作有尊严的个体,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从教育学角度看,尊重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尊重,教育就像空中楼阁。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教育最特殊的一点,就是以尊重和尊严对待每一个人。
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教育改革,鼓励每所学校心怀远大,朝着名校的方向努力。但从现实来看,那些以为四处挖优秀生源和师资就能成就名校的想法,显然失之肤浅。名校的修炼更多在于文化层面的建设,体现在师生和校工等是否有自信心和归属感、是否愿意助人。如果说建设名校有一个起点,那么这个起点就是诚心对待每一位校内和校外人员。有了诚意和尊重,名校才能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念之爱之,心向往之。(作者张贵勇,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