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汪江热线”为大学生心灵导航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刘玉 

 “有困难找汪江”,在沈阳工业大学,没有人不知道“汪江热线”。热了13年的“汪江热线”不是学校设立的机构,而是一位名叫汪江的老师的电话。

  汪江是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素质教研室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她,曾经为学生不爱学思政课头疼。怎样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呢?她琢磨出一个切入点,就是“咨询热线”,“我要走到学生心里,让他们觉得这课有用。”

  起初汪江只是要解决学生们课上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可是渐渐地,她发现找她聊天的学生更多的困惑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对感情、学习、就业、前途等存在太多的疑问,太需要一个能帮助他们出主意的人。有时候,作为一名教师,对比传道、授业来讲,解惑更为重要。”

  汪江与学生谈起话来根本顾不上吃中午饭,晚上也经常一谈就是10点多钟。有一天,汪江已经睡下了,电话响了,是一个学生心里郁闷,要和她唠一会儿。等到学生说“老师再见”时,已经将近12点了。为了不让半夜电话影响家人休息,她把手机号码留给学生,来电必接、短信必回,“沟通成本”也随之直线上升。

  知道的,汪江言无不尽。不懂的,她就告诉学生“我给你查一查”。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汪江找几个人问也没得到满意答案,于是,她就到图书馆去查了3天资料。那个同学拿到汪江老师的书面答案时,不敢相信是汪老师做出来的,也没敢想汪老师能费这么大的精力为他解答这个课外问题。

  小刚是2000年考入理学院的一名学生,他患有严重的妄想症和心理障碍。由于他病情较重,不通人情,即使到了午饭时间,没聊完也不让汪江撂电话,所以汪江经常是边泡面边和他聊,从来没给过他“白眼”。后来,汪江建议小刚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到大三下半年时,小刚彻底摆脱了药物治疗。现在他在上海工作,而且至今还与汪江保持联系。

  1965年出生的汪江习惯叫学生们“孩子”。“孩子们”认定她是全校“最和蔼的老师”。据粗略统计,10多年来,有6000多人次通过“热线”与她交谈。这其中,大部分是匿名的,只有不足千人次是她认识的学生打来的。外校、外市也有她的“粉丝”。在“汪江热线”的帮助下,2名有轻生念头的学生重返课堂,3名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恢复了正常,22名学生打消了退学的想法,经过“汪江热线”的指导,有260多名学生获得了奖学金,42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12-6/16953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