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胡锦矗:“千万里,追寻你踪迹”

[db:作者]  2018-02-0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 ( 资料图片) 1981年,胡锦矗(右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左二)在海拔4000米的卧龙贝母坪考察野生大熊猫。(资料图片)

    满头银丝的胡锦矗,依然怀念少年时穿越密林求学的情景。

    那时,他每个月都要从老家四川开江县出发,徒步翻越莽莽大巴山,到万县(今重庆万州区)念高中。路途虽然艰辛,但他却“饱览了风光,锻炼了身体”。

    多年后,他的足迹沿着青藏高原的东缘,遍布岷山、龙门山、邛崃山、相岭。他的团队被称为“胡家军”,他探索的大熊猫研究法被誉为“胡式方法”。

    如今,大熊猫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基于大熊猫保护衍生的动植物学、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其间,每逢坎坷争议的关键时刻,偏居川北小城南充的胡锦矗,都会像一位“掌舵人”,牢牢扶住学科发展。

    出生于1929年的胡锦矗,现在已经爬不上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但他的人生,就像他翻越过的群山一样,跌宕起伏。

    风乎舞雩咏而归

    少时胡锦矗家境尚可。他告别了当时农村孩子放牛养猪的命运,背起了书包上学堂。可他生性淘气,一听老师讲课就犯困,上树掏鸟窝,下田捉泥鳅,倒精神头儿十足,逃学、留级是家常便饭。

    父亲胡文彬认为儿子不学无术,盛怒之下打算让胡锦矗退学。胡锦矗的堂兄胡锦万在开江县城一所学校教书,他劝阻胡文彬:“老辈迁居下山是为了后辈的出路,而读书就是最好的出路。”

    在胡锦万的建议下,胡锦矗被送到开江县城读初中。校长曾孟九是川大毕业的高材生。这位曾校长极为严格,每天让学生出操锻炼好几个小时。青春年少的胡锦矗心生不服,处处作对。

    一次,正当数九寒冬,胡锦矗偶然发现曾校长居然钻进刺骨的河里游泳,这让他大感惊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后,胡锦矗常常暗中观察,发现学生锻炼时,曾孟九也在一起锻炼;东方未白,学生酣睡时,曾孟九早已在操场把太极打得行云流水,大有闻鸡起舞的古风。再后来,曾孟九晨练时,身边就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便是胡锦矗。

    胡锦矗成年后才领悟到校长的用意。当年抗日战争正胶着鏖战,曾孟九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都化作了他的办学思想:“唯有知识武装头脑,运动强健体魄,民族才有希望。”

    胡锦矗初中毕业后,徒步一百多公里到万县求学。1938年,武汉沦陷以后,很多学校西迁,小小的山城万县,成了思想荟萃之地。其时,同为川东北老乡的晏阳初在重庆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开展平民教育运动,胡锦矗在这里第一次“睁开了双眼”,教育报国的理想由此萌生。

    彼时,已是万县中学训导主任的曾孟九对胡锦矗颇为器重,认为他是可雕之才。万县城边,河沟密布。不论酷暑还是寒冬,每到课余,曾孟九常带着学生们搏风击水。他告诉胡锦矗,要“勤运动,均劳力,慎寒暖,节饮食”,既是养身之道,亦为做人之理。

    “沐浴寒瀑,身披斜晖,耳闻渔歌,口中轻唱:‘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胡锦矗深情地回忆起万县求学的经历,感慨“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1950年,胡锦矗考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育行政系。不久,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前身),因师范相关专业学生人数太多,学校考虑将来毕业生分配问题,便鼓励师范专业学生转系,懵懵懂懂的胡锦矗就报了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生物系。区别于生物科班的“甲班”,学校专门给这拨转系生开了个“乙班”。

    胡锦矗在生物系学习时又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施白南。施白南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时任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为了能让胡锦矗这一批“零基础”的师范生跟上节奏,施白南提出亲自给“乙班”授课。

    施白南授课并非照本宣科。上世纪30年代,爱国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办人卢作孚在重庆北碚成立西部科学院,施白南担纲动物组领衔专家,走遍了大西南的山山水水。课堂上,施白南用自己在野外考察的案例,给学生解释专业知识,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那些新奇的见闻,常把胡锦矗听得如痴如醉。

    “吃鱼,吐骨头!”就连吃饭,也变成了施白南的课堂,“你们看,青鱼的牙齿比较粗大,草鱼的牙齿比较细,因为青鱼吃螺蛳壳,没有这副‘家伙’,它就‘整’不动。”

    直到现在,胡锦矗吃鱼还有收藏鱼骨头的习惯。

    “貔友”相交写传奇

    师者引领胡锦矗走上了学术之道,而“朋友”却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精深,同时给了他人生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这位“朋友”就是大熊猫,古称“貔”,又称“豼”“貊”。

    尽管现在大熊猫风靡世界,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献却对这种神秘动物的记载极少。三国时期陆玑的《毛诗》中记载“豼似虎,或曰似熊,名叫执夷,又叫白狐”,说大熊猫又像虎又像熊,通体白色;晋代文学家郭璞在《山海经》注中提到:“邛崃山出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他的描述最接近现代人所认识的大熊猫,而“食铜铁”的记录,让人怀疑郭璞是否亲眼见过大熊猫。

    大熊猫栖息于高山丛林之中,离群独居,与清风相依、明月为伴,被称为“森林隐士”,世人难睹其真容。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人类对它的系统认识仅有几十年。胡锦矗便是我国系统研究大熊猫的第一人。

    要说胡锦矗与这位“朋友”的渊源,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1955年,胡锦矗以超过“甲班”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研究班,系统学习脊椎动物理论。采集、制作标本是学生在北师大学习生物学的基本功,胡锦矗儿时上树捉鸟的本事派上了用场。当时,动物研究班的十几个学生在北京城分片采集,胡锦矗负责朝阳门到通县片区,周末闲暇之余,他常常蹬着“二八大杠”到近郊调查鸟类和采集标本。

    1957年,胡锦矗毕业,施白南希望他回到四川给自己当助手。而就在前一年,位于四川南充的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往成都,剩下的专科部分组建了南充师范专科学校(今西华师范大学前身)。当时南充师专新增设了生物系,急需教师,胡锦矗就跌跌撞撞地到了南充,拖了一口大箱子,里面多半是他自己制作的动物标本。在西华师大,胡锦矗一干就是50多个年头。经常有前来拜访的年轻人感慨:“呀,这么大的专家怎么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胡锦矗总是哈哈大笑:“这里离大熊猫近一点嘞!”

    1972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把胡锦矗的命运和大熊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去动物园看熊猫时,尼克松夫人试探性地提出想要熊猫。当年4月26日,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动物园,一时万人空巷。后来访华的各国政要都想要大熊猫,“熊猫外交”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但中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当时没有人能给出数据。1973年,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产区召开座谈会,决定弄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

    胡锦矗当时已是四川省内知名的野生动物专家。1974年,45岁的他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上哪儿去调查呢?大熊猫独来独往,嗅觉灵敏,能发现数公里外的异动,往往人还没有靠近,它就一溜烟不见了。胡锦矗决定从粪便着手。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规律、成长史、发情期等。胡锦矗发明的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

    历时4年,行程9万公里,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出炉,确认野生大熊猫约有2400只。

    9万公里,全靠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来。一次,胡锦矗在青川县摩天岭独自追踪熊猫,突遇暴风雪,从早晨到深夜,他连续走了14个小时。就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他举起步枪朝天射击,“砰”的一声,七八里外的同事们循声赶来,找到一个冻僵的“雪人”。等他从昏迷中醒来,看见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哭泣……

    当然也有填补空白的发现。在宝兴县盐井汪家沟,胡锦矗听老乡说有一只熊猫死在丛林里,他立即带上手术工具,找到已高度腐烂的熊猫尸体,剖开一看,肚子里全是蛔虫。他用镊子把蛔虫一条条地拣出来数,一直数到2336条。于是,大熊猫研究史上有了第一个关于蛔虫病的详细记录。

    基于胡锦矗科研团队的调查情况,国务院批准将卧龙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同时批准建立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拯救。

    但愿人间绿常在

    如今,在全球大熊猫研究者的心中,“五一棚”已经成为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在野外调查期间,胡锦矗在四川卧龙的一座小山上搭起帐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因为观察站的帐篷距离水源地有51步台阶,于是取名“五一棚”。三十多年来,以“五一棚”为起点,无数科研人员从这里出发,将他们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大熊猫保护事业。

    从1979年开始,胡锦矗带了31年研究生,当他的学生并不容易,必须上观察站,睡窝棚。白天跋山涉水采集样本,晚上就在窝棚里上理论课,或是在炉火旁记录野生大熊猫的生态习性。

    众所周知,野外工作虽然充满乐趣,但也伴随着难以想象的艰辛。1980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带领着许多外国专家正式进驻“五一棚”。

    在夏勒所著的《最后的大熊猫》一书中,收录了他妻子凯依写的日记:“我的空气垫一直在漏气,所以我整晚都要把它重新吹涨。我们整天整夜都待在睡袋里,我把手套、毛靴、毛裤全套在身上,毛外套里我穿了三层卫生衣和卫生裤、长袖尼龙高领衫,还有羊毛衣。可是我还是冷……”

    多年以后,夏勒回忆起当时中国的大熊猫研究人员,依然心酸:“他们打了厚实的羊毛绑腿,用来防水和防寒,脚上却只穿单薄的球鞋,我在心里记下,要设法替他们争取到靴子。”

    如此艰辛,为什么还要执着地开展大熊猫科研呢?

    胡锦矗常说,他一直行走在古地中海的边缘追踪大熊猫。他们野外调查的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叫高山栎的带刺矮小灌木,“这些小树一棵挨一棵,是古地中海岸边标志性的植物。两亿多年前,喜马拉雅山地区还是汪洋大海,大约一百五十万年以前,喜马拉雅山升高了3000米,才有现在这样的地貌。”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距今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始熊猫还广泛分布在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同时期的剑齿虎、乳齿象、三趾马都已灭绝,大熊猫的栖息地也缩小到曾经是古地中海边缘的崇山峻岭当中,并分隔成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凉山三个种群。

    “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大熊猫变成了狭食性动物,主要吃竹子,当周边环境发生细微变化时,它生存的危险就会增加。”在胡锦矗看来,大熊猫对生存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就像是自然环境的“监测器”。

    1985年—1988年,胡锦矗再次挂帅,开启了我国第二次熊猫调查,结果让人们捏了一把汗。1988年,我国野生大熊猫仅存1100余只,与10年前相比,减少达一半以上。

    “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从这首流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歌曲《熊猫咪咪》可以看出,食物的匮乏是熊猫数量锐减的首要原因。1974年和1983年,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箭竹开花,受灾最为严重的平武县,有饥不择食的大熊猫扑咬牧民的山羊。1983年—1988年间,人们在野外发现饿死大熊猫尸体108具。

    按理说,竹子开花本是自然规律,另外,大熊猫栖息地至少会有两种以上的竹子,不同竹子的花期不同,即使一种开花,熊猫也不至于食物匮乏。胡锦矗的调研结果却发现,大熊猫栖息地以海拔2500米为界,2500米以下已都是农耕区,2500米以上又仅有一种竹子可以生长,这实际上是把竹子的多样性破坏了,大熊猫的食物来源越发单一。

    如今,国家对于大熊猫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陆续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范围也成倍扩张,但其中仍有隐忧。

    “大熊猫生存的原始森林层次非常丰富,有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还有真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胡锦矗说,现在许多保护区看上去是一片绿色,但多是林木品种单一的经济林,“这些树林里面没有苔藓,没有真菌,也没有竹子,静悄悄的,当然也不适宜大熊猫的生存。”

    有人说,每个物种都要经历兴起、兴盛与衰败,大熊猫这种古老的动物,正处于衰败期,终将走向灭亡。胡锦矗却认为:“如果我们能保护好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将和人类长期共存。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在保护该区域的其他动物,保护水源,保护人类的家园。”(本报记者 鲁磊)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8-02-09/17035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