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山东文艺出版社)是王维审老师“觉者为师”书系的第三本,今年暑假从网上购得并认真捧读。如果说王老师用文字和思考推开了一扇专业发展之窗,那么在那扇窗里,我看到了王老师、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千千万万草根教师成长的方向。
写下故事,给自己一处安顿心灵的小屋。从临时代课教师无处隐匿的痛,到破釜沉舟复读的苦涩,被充军发配忍受灵魂之囚的伤害,再到面对问题班级时的拼命……陪伴王维审老师灰暗的岁月里,是写作。正是写作,让王老师“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不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始终坚持住初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从专注于创造更高的升学率,到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从期待获得行政认可,到用文字来成就自我,从用文字和故事来叙写教育叙事,到用文字和故事来实现育人怡心的叙事德育,从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到发起一群人的成长挑战,我感觉王老师一直没有停下“推开另一扇窗”的脚步,透过那扇窗,能看到他更远的目光,感受到他更深邃的思考,这其实就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历程。
推开那扇窗,一个个真实而温暖的叙事故事走进我的心里,缓缓地流淌,深深地积淀。驻足那扇窗,我久久凝望,一个向心向上的“叙事者”团队引领我走向诗与远方,带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与王维审老师的“叙事者”团队结缘,纯属机缘巧合。2016年12月,因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的一篇文章,我走进了王老师的博客,通过王老师认识并加入了“叙事者”团队。时间一晃已近两年,回想两年来跟随“叙事者”的脚步,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也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人都有惰性,我亦然。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坚持较长的时间。当时本着“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却很难走得更远”的想法,加入了王维审老师发起的“叙事者”团队,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明智的。近两年来,每周写一篇博文,每月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后感,在“叙事者”团队的督促下,我的完成率在95%以上。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我参加工作的前二十年,虽也有过读写,但读的教育专著、写的教育随笔、发表的文章之和,也不如这两年多。两年大于二十年,“叙事者”团队让我学会了坚持,坚持让我收获了更多。
跟随“叙事者”团队读书、写作,让我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身边的教育现象。记得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时,闫凡伟老师组织大家提问题,让吴非老师给大家解答。我的问题直来直去,口无遮拦,让网络那头的闫老师一度以为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儿,其实我已是一个有着二十年教龄的中年教师。前几天看叙事者杨丽玲老师的博文《老于“评优”记》,受到很大启发。很多事情可以换个视角来审视,换个角度来描述。心态平和,看问题就会更全面。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也渐渐地能够从容和睿智一些。以前的我更多的是急功近利和焦躁不安,常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着急上火。往往越着急越于事无补,甚至有可能搞得一团糟。读的书多了,写的教育反思多了,让我能够沉静下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生活中的人和事。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出版以来,引起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大家从中寻找自己的成长方向。有的教师说:“读王维审老师的书,最大收获是触动,一种触及灵魂的触动,一种想坐立起行的触动。读他的书,一些原本被掩藏在灵魂深处的记忆被重新挖出来晾晒审视。”博友微风徐来说:“读王老师的书,走进王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对教育的挚爱、对成长的执着。小小的我更没有资格矫情与清高。”
这本书对教师来说,就是帮助我们寻找一个成长的方向。每个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当教师能够自觉、自主地为之努力,争取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无疑就是推开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
(作者单位:济南市章丘区辛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