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厚积薄发,今年新增4位两院院士、9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大国家工程中心,高校科研与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飞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主力军。
高校在产学研方面变“主力军”
在广东今年当选的5位院士中,广东高校占了4位。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的许宁生、陈小明,南方医科大学的侯凡凡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罗锡文。目前,广东高校的两院院士已增加至27人。
据了解,在此前公布的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中,广东获得11个项目,其中高校获得9项,占全国高校的1/8。而过去11年间,广东总共才获得11个项目。目前,该省共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22项,高校占20项,比例高达91%。
此外,在刚刚揭晓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中,广东高校再破历史纪录,一年新增3个,其中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志强获建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省属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广东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已从重要方面军转变成了主力军。在日前公布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建议授奖项目中,广东高校又有10个项目名列其中。
不惜重金办教育搞科研
广东高校科研与自主创新缘何出现大飞跃?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认为,广东高校科研成果“2009现象”不是偶发现象,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多年来不惜重金办教育搞科研的结晶,也是广东教育立足长远、厚积薄发的战略结果。
从“九五”起,广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省部共建“211工程”、“985工程”,重点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向高水平大学进发。与全国大部分省份不同的是,广东的“211工程”一期建设经费全部由广东省投入和学校自筹。从1998年开始,广东又大力支持原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并入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进入省的“211工程”建设序列。目前,“211工程”三期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成为“省队”新成员。
据悉,十多年间,广东仅财政投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就达46亿元。2001年至2008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累计获得资金约32亿元,其中,广东投入21亿元,中央投入11亿元。
不遗余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罗远芳告诉记者:“广东在推进‘人才强校工程’、‘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工程’上不遗余力,重点支持近400个基础厚实、发展潜力大、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为广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和智力保障。”
广东高校特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在此次国家“千人计划”实施过程中,中山大学一次就引进6位世界顶尖学术带头人。据介绍,广东今年增选的院士、获得的首席科学家项目,还有新增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其培育发芽成长的平台几乎全部来自省教育厅重点推进的国家重点学科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广东高校新拿下首席科学家项目及国家级创新平台,将有力推动广东在相关领域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技术,预期将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引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罗远芳介绍说。
宽松学术氛围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一定要沉下去,坚持下去,我认为广东这种宽容的氛围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广东省这8年来通过“985工程”给学校以巨大的支持,重点就是支持高水平科技平台的建设,但除了正常的项目验收之外,广东从未硬性要求学校几年内一定要做出什么成绩来。
“给中才立规矩,给天才以空间”,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中山大学在制定人事制度时遵循的一个原则。从2003年开始,中山大学有200多名教授是免考核的。目前,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为高层次人才营造的宽松、自由的氛围正逐步形成。正是得益于这样宽松的环境,一批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一项项自主创新成果水到渠成。
■本报记者 赖红英 刘慧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