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
和每一个年份一样,2009年,只是历史年轮中又一次时间的旅行。和每一个岁末一样,我们总是希图对时间作一次深情回望。
这一次,我们关注的是“人”。
人,行走在大地上。
行走的人,构成大地上的风景。
很幸运,我们成为记录风景的人,又将风景呈现给更多的人。
在时代的布景下,普罗大众的人生戏剧每天都在上演。我们相信,无论名流还是草根,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
于是,我们打开取景框。魏来、李灵、田金珍、贾少华、季羡林、钱学森、李开复、丘成桐……我们的取景框捕捉到这样一些人,一些故事,一些岁月的片断。
“人”,最简单的汉字;“人”,内涵最丰富的语词。我们描述、再现,竭尽所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的是呈现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真实可信的、有温度的人。
相信才会被感动,感动才有可能去思考“怎样活更有意义”这个宏大的命题。今年3月创刊的“人物”专刊正是基于这样的追求,寻找对“教育”产生影响的人、被“教育”改变命运的人,希望以人物个体的悲欢遭际折射这个时代的进步、发展抑或苦闷、彷徨,希望通过对他们的描摹、书写,记录一个时代。
人,书写岁月。
书写岁月的人,也被岁月书写。
这一年,本刊报道过的季羡林、钱学森两位老人相继辞世。我们缅怀曾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记的伟大生命,更从他们的人生中汲取精神的养分。
“这本小书是我用血换来的,是和着泪写成的。”季羡林在《牛棚杂忆》介绍中写道,“愿它带着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文化老人季羡林就像这个时代的镜子,照出污浊混沌,也照出清廉高洁。
而钱学森在用一生诠释“创新”的含义。他去世后,人们讨论最多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个紧迫的命题。从他的身上,我们品读“爱国、奉献、创新”,这些闪烁着光泽的品质使他的故事和他最看重的“人民科学家”称号一道驻留于人们心中。
这一年,“5·12”汶川大地震走过周年,几位与那场地震有关的人物渐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让我们感到,随着时间的流逝,痛不再浓得化不开,而爱却更趋深沉。
魏来,“踩着轮滑去灾区”的80后大学生,他率真的救灾故事里传递出的温暖亮色令人在鼻子一酸、会心一笑之后,心情为之一振;
宣丽,这位英雄教师的遗孀,在震后一年经历了难言的离别,但心不死,梦就在,而她的梦是像丈夫那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沉重,沉重之后还有希望;
景超,一位在地震中因救人而致残的高中生,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面对身体的残缺,阳光终于驱散阴霾,少年的坚强和乐观使我们感动于生命的力量……
这一年,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农村教师,我们歌颂他们在自然条件和精神环境相对贫乏的现实之下彰显出的脊梁品格,更褒扬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自觉和自省。
黄行福,在对乡村教育的痴情守望中体会着幸福的真谛;刘风,这个聪明人眼中的“傻老头”,孜孜以求于自己的“教研梦”;龙承松,以追日的夸父自比,“只要孩子们需要,只要教育需要,我愿意在这高高的山脊上,一辈子接送娃儿们去学校”……
这一年,我们走近丘成桐、李开复。打开成功者的人生之书,阅读他们的成长,搜索他们成功的密码,我们发现,成功的背后是一样的坚持与执著:于丘成桐,是砸开难题的勇气;于李开复,是始于兴趣的激情。
这一年,我们感受了硬汉校长陈康金的温情与博爱,认识了用自己的方式保卫浏阳河的大学教师周晓明,聆听了由老歌师张勇执著引入课堂的侗族大歌,领略了“布朗王子”苏国文的扫盲传奇……
一张张温暖的面孔在冬日的岁末依次闪过,当品味着这些浓缩在纸上的人生时,你是否也在思量:怎样在大地上画下最美的风景?
(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