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通过分层抽样对北京34所学校调研发现,在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力量联动,对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师资结构合理且整体素质较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期待也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形成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高中教育满意度较高。但同时调查也反映出区域间、不同类型学校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依然严峻,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教师待遇的提高仍需解决。笔者建议在政策制度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兼顾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
2010年,北京市开展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截至目前,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北京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99%。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学校自主发展需求。在当前的时间节点,回顾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经验与特征,总结其阶段性成效与目标执行的路径是本调查研究的出发点。
调查结果与主要发现
本调研以目前较为成熟且国际通用的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作为研究框架,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目的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共计34所,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为辅。
(一)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小幅变化,与城市规划协同发展
2010年以来,北京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变化的整体趋势呈现逐年减少的状态,专任教师数量稳步增加且近两年保持稳定规模,但毕业率呈现了先降后升的态势。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模的小幅度变化,可能主要受到出生人口的减少、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低龄化、随迁子女流动人口的严控及二孩政策的放开、购房政策限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政府财政及家庭投入不断加大,但区域内教育资源分配仍不尽均衡
1.教育资源配置较为集中,与常住人口分布不尽匹配
调查显示,北京市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空间区划配置与供需仍存在不尽均衡的现象。教育资源集聚在中心地区,而人口分布是从中心向四周不断扩散和增加。
2.政府财政与家庭投入稳步增加,教育变革由内向外快速发生
北京市地方财政性教育投入稳步增加,但区域差异仍然较大,学校类型、位置分布可能是造成数据极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北京市居民的家庭教育投入比例较高。
(三)教育改革与创新进程中师生感受亟须重视
1.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积极性不够高,课余学习负担较重
调查发现,约80%的学生都能在课上积极思考,但主动与教师沟通问题的学生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处于思维独立性与社交需求不稳定性的矛盾阶段。据统计,学生每天课余学习时间3小时以上的达到36.51%,在2—3小时左右的占34.71%,1—2小时的占20.38%,只有8.39%的学生课余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下。
2.教师接受新理念的意愿较强,但落实新课改存在困难
近九成教师愿意尝试不同的教学理念,但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有时让人感到无措,有一半的教师并不是完全认同或理解新课改;近40%的教师认为知识的不断更新会成为教学工作的负担;同时,近半数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并没有在自己所在的学校真正落实。
(四)师资结构较为合理且整体素质较高,但收入待遇有待提高
就全市范围来看,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有了飞跃式增长,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85%,使生师比达到9.8:1,截至目前,全国数据统计更新至201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达到8.41:1,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14.44:1。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平均每校在编教师为153名,高级职称教师达到36.52%,本科以上教师达到93.24%,外籍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并与学生来源和构成实现了一定的合理匹配;整体上看,教龄分布比较均衡,老中青教师结构适当,并且构成了较好的年龄梯度。
在教师工资方面,81.48%的教师达到4000元以上,近四成的教师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由于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不同,因此各区教师工资的绩效部分和区财政自筹补贴部分会存在一定差异。
(五)毕业率和升学率较高,但内部差异仍然存在
在被调查的学校中,高中毕业率平均为91.45%,最高值为100%,最低值则仅有12%;高考升学率的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43%,平均为92.72%;升入高校重点率的最高值为99.8%,最低值则仅为2%,最小值集中于特殊教育学校。但整体而言,均值达到50.70%,说明约有一半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升入重点大学。公办普通高中发展均衡多元,民办普通高中也在逐渐规范,而特殊教育类高中发展亟须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六)教育主体满意度较高
本调查中,教育主体指教师、学生、家长及校长,通过各个相关群体的满意度调查,来综合评价北京地区教育主体对教育发展现状的满意度。
校长工作满意度较高,41.18%选择“非常满意”,35.29%选择“基本满意”,仅有约12%的校长满意度较低。六成以上校长希望提高自主管理权限。
教师对现阶段工作感觉比较满意的占68.59%,对所教学生感到满意的高达87.33%,但对自己收入满意的比例占4.42%。
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饮食方面满意度较低。调查发现,有17.90%的学生对所在学校非常满意,75.59%表示比较满意和一般,总体满意度较高;对于住宿条件及教师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仅在食堂饮食质量方面,约42.12%的学生表示不满。
家长对子女所在学校的教师评价,总体比较满意。仅有12.87%的家长与学校联系十分紧密。与学校沟通的方式中,44.49%的家长会与教师通过电话沟通。在家校沟通方面,家长感到非常满意的占26.59%,比较满意的占45.67%,还有23.57%的家长认为“感觉一般”。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直接获取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与特征经验等,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北京普通高中教育和进一步的内涵发展提供决策与实践的参考。
(一)北京普通高中教育面临转型,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城市规划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北京普通高中教育正经历着粗放快速发展到精致内涵发展的转型,教育的差距由原来的硬件、教学环境的差异转为软件、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差异。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考试招生制度试点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落实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突出教育特色,成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
多元化是近年来北京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实现差异化教学与教育公平的创新路径,在办学体制、学校类型、办学模式、课程改革与评价方式上均有所体现。公办高中为主,大力支持民办高中发展;国际与地区间的联合办学、校企联合、高中与高校衔接培养、学校与非营利性组织(NGO)或基金会联合协作的特色,打破传统教育的空间、内容、形式与机制上的局限;课程模式多样化,自主课程、选修课程与“走班”制、学生实践与社会探索、校本研究有机整合,切实实现高中课程改革;评价方式逐步转变以往服务高考的评价取向,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家庭、社区与学校形成良性联动,教育者与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
学位供给和师资配置仍然存在结构性不足,北京市高中教育资源在存量调整、增量配置与结构优化三方面亟待改进,以期实现新时期的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十二五”期间,北京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达到4.5‰,其中外来人口5年间增长了119.7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3.6万人,人口的增速过快与结构失衡已成为困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根据北京市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估算,预计未来几年将增长120多万人。加之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常住人口生育意愿有所增强,新生儿数量将显著增加。按照现在的编制标准,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缺口将达到2.8万人。未来5到10年,教育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尽均衡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学位、师资等教育资源将再度稀缺。提前规划,及早应对,调整区位教育资源集中与人口分布广泛的矛盾,成为北京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二)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畅通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首都人口和生源调控导致教师编制难以增加,师资培养供给严重不足,教师工作量繁重;与此同时,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北京市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排在全国前列,但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远郊区教师存在的缺编数量多、结构性缺编、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应优先解决。
2015年4月,北京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为均衡配置学校师资力量,北京市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教师在城乡间、校际间的交流将成常态。该意见提出,鼓励支持各区和学校深化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学区制管理等改革试点,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开展教师互派交流、“影子校长”实习、共同开发课程、共享学校资源等合作,以多种方式扩大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要有效利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晋升渠道等杠杆,采取挂职交流、定期支教、区域内流动、城乡一体化管理等方式,引导干部教师在城乡间、校际间的合理流动,逐步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与此政策相配套,为统筹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协调发展,2016年北京市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本次改革打破了实施30年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的制度壁垒,改革健全了职称层级,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系列与小学教师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系列,同时将民办教师纳入评审范围,为民办中小学教育机构教师开通了职称评价通道,并在中小学教师职称新设正高级,打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建议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与工资制度,有效调整教师工资差距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与投入程度,促进校长与教师的合理流动,形成畅通的流动渠道和激励制度,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空间,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资配置的视角进一步深化教育公平和制度创新。在改善教师待遇方面,逐步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适应高中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教师绩效工资逐步提高的机制,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促进教师有序合理地流动,重点向承担教育教学改革任务重、做出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和支持薄弱地区教育的教师倾斜。
(三)以核心素养为指引,以课程改革为路径,继续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呼唤着当代教育改革及未来教育发展需要。
北京市高中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已渐成雏形,贯穿教育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及评价体系,尤其在课程多样化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取得一定的成效。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标的来源和课程改革的宗旨,将成为北京教育改革的支点,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的综合化、主体化发展,注重实践活动和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社会责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相互适应性。结合北京市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现阶段的人口规模、城市规划与教育基础,哪些素养是在高中教育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生活需要具备的,都需要加强综合性和本土性的研究与实践。(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调查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专家说
普通高中资源配置期待调整优化
袁桂林
最近几年我承担过一个国家课题,研究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问题。这是我们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方向之后,教育部立的一个重点攻关项目。前两年,我也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对北京市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进行过调查研究。王学男博士的这份调查报告,既有宏观层面的关注,又有微观层面的聚焦,反映出一些具体现实的问题,非常有意义。
及此,我也基于我近年的研究成果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既是对王学男博士调查结果的一个回应,也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第一,高中资源配置不充足。我们通过对纽约、东京、巴黎、莫斯科等城市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国外高中的发展现状是学校规模小,学校数量多,而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其高中发展的问题在于人口多、学校数量少,导致学校的规模很大,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另外,北京市的高中建立了很多“联盟、分校、集团”,这个现象在国际上也非常少见。这种行为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学校的集团化办学,使校长“行政化”问题更加严重。校长,应该是在一个学校内,非常务实地抓好教育教学,与教师研讨、与学生交流,而“集团化”办学却使校长身陷行政事务,无心教育本身。
第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落实。目前,“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现象还是很普遍,从学生的选拔、学生的培养到学生的输出都存在着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普通高中的选拔,仅依据中考成绩,优质高中挑选“拔尖”生源,成绩不好的分给职业高中,这本身就是教育积累产生的弊端。为什么不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志向进行招生和培养呢?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目前北京市普通高中的课程可以说丰富多元,但是这个丰富多元仅限于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个层面上,在考试的时候依旧是国家的统一科目和统一标准。那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什么不能作为考试科目呢?这也是一个弊端。应该从招生入口、培养过程到考试评价的全过程多样化,才能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供真正的通路。高中阶段是分流阶段,它应发挥连通上下左右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普职分类,给学生贴标签,应该逐步改变只根据分数来招生的现状,这是不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调查者说
高中教育需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王学男
今年4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正式颁布,这是我国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性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重视义务教育后的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发展转型期的人力资本建设,成为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也是满足每个家庭的教育需求。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成为其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部分,它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特征是什么?人们谈及北京的普通高中时,头脑中除了一所所名校的名字和高考重点率以外,还对北京普通高中发展的整体状况有何了解?名校可以代表北京普通高中的顶级水平,但是不能代表北京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全貌。这是笔者进行本次调研的出发点。
本次调查既关注区域宏观发展,也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的微观变化,试图较为深入地了解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的现状和动因。就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可谓是“在协调平衡中发展”。
首先,在宏观层面,北京普通高中教育面临多重压力。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人口流动、资源环境成为当下最急迫的议题,也是影响北京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外部因素。办学规模和学校布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不断减少,学校布局相对集中,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并不匹配。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比例高于高中学校比例,在数量上,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教育资源的配置还不完全适应教育的需求,特别是着眼于未来北京市发展的趋势。在质量上,优质普通高中的中心化更为突出,占有区位优势的普通高中,其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硬件建设、学校管理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并且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认可,甚至是追逐,由此造成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涨、择校问题、异地考试等一直被诟病。
其次,在微观层面,也是教育系统内部,也面临着变革的挑战和博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倒逼下的高中招生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管理的变革,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改革、选课走班,都对学校内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于课程中、如何应对考试改革又能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校长治校、教师任教和学生发展共同探索的新问题。
城市总体发展得越快、水平越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诉求就越高,教育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也越充分。但同时,教育被动承载的外部资源和附加价值过多,会面临教育的本质异化和违背教育自身规律的挑战。这也是北京这类城市和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面临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