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胖娃娃”究竟有多少?如何有效预防肥胖?近日,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营养学会等多个单位联合编写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显示,1985—2005年,我国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由0.9%增长至3.2%,肥胖人数也由141万人增至404万人,目前,估测该群体肥胖儿童数约476万人,肥胖率约为4.3%。而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也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相应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
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2030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0%,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表示,儿童肥胖的发生和流行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遗传因素为例,父母双方、仅父亲、仅母亲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分别是父母双方均为正常体重儿童的4.0倍、3.1倍和2.7倍。”膳食结构的改变,身体活动的减少及不健康饮食行为也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包括不吃早餐、过量摄取饮料、经常食用快餐等。”除此以外,肠道菌群的组成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儿童肥胖会有哪些危害?报告指出,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其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此外,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也呈现正常儿童、超重儿童及肥胖儿童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除此以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症等。
同时,报告指出,肥胖不仅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水平、影响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负担。2002年,我国成人超重及肥胖率达到29.9%,导致直接经济花费为211.1亿元。
马冠生说:“对儿童肥胖的干预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报告指出,开展综合干预措施所获得健康效果的“性价比”,要高于单独实施膳食干预或身体活动干预。成本—效益分析发现,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所获得净效益值为54809元,即通过实施综合干预,因健康改善所获得的劳动力收益及节约的医疗花费,减去目前的干预成本后,净剩余54809元。
肥胖一旦发生,逆转较为困难。马冠生认为,人群肥胖防控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及早、从小抓起,从母亲孕期开始预防,应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主的防控网络。
为了防控肥胖儿童群体的快速扩增,报告提出:将儿童肥胖问题贯彻到所有政策制定、实施、分析和评估的全过程中;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多方引导、监督,共同营造有利于儿童肥胖防控的环境;健全国家儿童肥胖监测系统,把儿童肥胖监测纳入到国家现有的相关监测系统中;开展儿童肥胖的三级预防,即面向全人群的普遍性预防、指向肥胖“易感环境”群体的针对性预防和精准定向超重或肥胖个体的综合性预防;除此之外,还应设置儿童肥胖重大研究专项,加强我国儿童肥胖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