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难”实际上是教育过程的展开,是化教育、习得于无痕之中的高级教育智慧。图为学生拿着手绘地图寻找姜副校长的办公室。本文作者供图
在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总是喜欢走出办公室四处溜达。走多了,自然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但凡遇上了,我就会动起“坏”脑筋,设置重重“障碍”,好好“刁难刁难”这些个毛孩子。“刁难”得多了,孩子们竟然挺喜欢被我“刁难”的,颇有以享受“刁难”为荣之势。
老师则喜欢听我趣说怎样大显“刁难”之身手,更有甚者,纷纷效仿。一时之间,校园里多了许多施“刁难”之“恶徒”,享“刁难”之民众,“刁难”的趣事不绝于耳,“刁难”之习蔚然成风!
有一次大课间结束后,我不经意间看到两个小女孩正手拉着手,一路窃窃私语,指指点点,还不时地抬头看看室牌,一间挨着一间地看,马上就要从我身边走过。
“小朋友,找什么呀?”一了解,原来是两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想找姜副校长申请社团调整。两只小手一牵,把她们带到姜副校长面前,这当然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可是,如此一来,岂不白白浪费了“刁难”良机?心念一动,马上行动。
旁边即是美术教室,墙上展示着许多学生的手绘校园地图作品。于是,我带着她们取来一张。“你们会看地图吗?你们正站在地图的什么位置?指给我看看好吗?”如此一引导,她们凭借这张校园手绘地图,找到行政楼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又在地图背面画了几个科室门牌,写上“副校长室”“会议室”字样,还特地标注了拼音。
“午间休息,你们带上这份手绘地图和门牌字样,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姜副校长,他不在副校长办公室就是在会议室!”两个小女孩好不开心,拿着这张手绘地图,小眼睛亮闪闪的,仿佛她们要找的姜副校长就在眼前。
转眼就到了午间,我站在校长室的窗边,远远地就看到这两个小姑娘,时而两颗小脑袋凑在一起研究着地图,时而抬头看看。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进了行政楼,一会儿工夫,二楼的走廊上就传来了悦耳的童声,拼读着音节,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副校长室没人哎,我们再找找会议室吧!”
“姜副校长,我们终于找到你啦!”我站在校长室门口,看着两个小身影走进会议室,从表情中我看到了她们的惊喜与自豪。最终,两个小女孩“顺利地”从剪纸社团调整到了街舞社团。我想,对她们而言,这个过程远比结果有意思得多,有意义得多!
校园里不仅仅只是我在时时处处“刁难”孩子,老师们也“玩心”四起,甚至为了“刁难”,还准备起很多常用的“道具”。
“你要复印资料吗?可惜我现在没有时间帮你复印,要不我把这张简易操作的步骤说明给你看看,琢磨清楚了自己去复印可以吗?”这张简易操作的步骤说明书就是一位语文老师的杰作,这份“道具”考验的是啥,自然不用我多说。
“老师上午还在看的一本书不知道放哪儿了,中午还要开会,都没时间去找,你能帮我去广播室播个‘寻书启事’吗?要是广播了还找不着,你就写个启事贴到公告栏去,好吗?先谢谢你们啦!”
……
冷静下来看看这些“刁难”,对孩子而言,在“迎‘难’而上”时,品质得到了培养,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教师而言,在“为‘难’出手”时,是教育情怀的投入,是教育机智的凸显。
没有快速的反应,老师一下子“刁难”不了学生,往往会因此错失“刁难”的良机;没有智慧的手段,“刁难”会变得一点儿也不好玩,会降低“刁难”的吸引力;没有一双看孩子的慧眼,很难把握“刁难”的难易程度,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刁难”难以长久安身。如此一思考,“刁难”就不仅仅只是在为难孩子了,“刁难”实际上就是教育过程的展开,是化教育、习得于无痕之中的高级教育智慧。
“刁难”之风盛行后,办公室、走廊上、餐厅里、树荫下,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三三两两地,在为自己的成功“刁难”津津乐道。这哪里还是什么茶余饭后的闲聊呀,这分明是教育智慧的分享,是“无为教研”的更高境界!
这样看来,“刁难”之风似乎可以来得更猛烈一些!
(作者余鹂 系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中心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