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海南州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历时一年的教育大调研就此开始。旦科亲自参加,主持草拟了与教育有关的40多个政策文件、制度措施和89个调研内容,州县抽调136名干部,开始走乡串户搞大调研。
对于大调研的结果,如果光看征集到的有效意见333条和归纳后转化的共性建议58条,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如果把这两个数据和以下几组数字结合在一起看,就能发现这333条、58条的“含金量”了:
“参加调研的136名干部中有州级领导干部6名、县级干部57名、资深教育专家21名。调研组共在5县、36个乡镇、415个行政村分别召开了党政领导干部、村民代表、乡镇干部以及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12个层面的座谈会;发放涉及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投入等方面的6种问卷调查表和11种统计表;深入372所中小学实地查看,重点掌握学校布局、办学水平和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情况。一年下来,调研组共召开各类座谈会916次,累计参加人数达2.6万。”
提供数据的海南州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冷周,是一位在基层教育扎根30多年的藏族干部,他这样告诉记者:“这次集中调研的规模之大、层次之高、覆盖面之广、行动之快、时间之长,都是海南州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
调研结果证实了旦科先前对教育州情的把握,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已成为海南州老百姓最迫切的期望;同时也让州委、州政府意识到问题之复杂、之深刻、之迫切、之刻不容缓——学校布局不合理、校舍利用不充分、师资配置不均衡、教育管理不到位、教育投入不集中、课程设置不齐全、教学质量不稳定、责任机制不健全、教育行为不规范,这些已成为横亘在海南州教育发展面前的九大障碍!
“读懂”现实: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遭遇失败
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成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九大障碍找出来了,但问题解决起来殊非易事,它们相互关联、相互牵制,没有一样能轻易解决。
只有把一串串调查数据投射在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上,才能真正理解海南州教育发展的困难,也才能真正体会所有相关者身在其中的艰辛。
“全州人口43.78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9所,平均每1100人就有一所学校”,从表面上看,学校数量充足,每个村都有学校。
在这个以少数民族游牧区为主的藏族自治州,一个村、一个乡,和内地很多省份的乡村概念完全是两回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全州乡及乡以下距县城100公里以上的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65%以上”,这就意味着海南州平均每114平方公里才有1所学校,学校布局极其分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即使迈开大步走上一整天,也走不到学校。有的学生家庭居住地离学校很近,可是一到夏天,家人到遥远的夏季牧场放牧,可能就相距百里之遥了。这也是海南州长期以来不得不一直办寄宿制学校的原因。
“全州小学校均规模159人,初中校均规模457人,高中校均规模511人”,从表面上看,按人头平均下来,班级学生数少,属于小班化教学,对学生有利。然而,“全州55%以上的学校,学生数不足百人”,这意味着校均规模过低。
受到师生比的限制,教育部门即使有新教师也派不下去,有的学校因此无法开齐课程;即使勉强开齐,相当一部分教师得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负担沉重。有些城镇教师最多的周课时量达到38节,平均每天7.5节。有些村小采取包班教学,教师从早教到晚,一刻不得闲。同时,乡村学校特别是村办小学骨干教师严重匮乏。
细究起来,问题一个比一个惊人:全州中小学共有危房36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近2/3;由于一直保持着放“虫草假”(每逢采挖虫草的季节让学生回家帮忙)的习惯,少数学校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时间,有些学生一学期在校时间只有两个月;2007年初三年级教学质量测试,全州参加考试的1145名民族学生,英语科及格率为0.026%,物理科及格率为3.2%,化学科及格率为2.9%……
教育基础脆弱,条件很差,质量不高……很明显,海南州教育要往前走,必须改革!
在政府还没有采取果断行动的时候,有能力作出选择的农牧民家庭把目光投向了教育质量相对较高的县城。仅2007年一年,全州就有11043名家在农牧区乡镇的中小学生在城镇学校就读。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全州40%的学生挤在占全州学校总数6%的县城学校就学。
面对如此窘境,各级人大和政府一直思考解决办法。翻看每年海南州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的记录,代表委员们建议提案中涉及最多的就是教育,反映的情况也总是急学校之所急——缺桌椅板凳、缺学科教师、缺教学设备、缺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学校似乎什么都缺。可各级政府每年拨下去的钱和物,能真正发挥作用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云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令他回想起来常常感到苦涩与无奈的往事。几年前,县里为各学校配置了一批教学仪器。一所村小分得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DVD,校长不会用,又深感仪器贵重,保管责任重大,放假也不敢回家,天天在学校小心看管,结果连觉也睡不好。最后,因为不堪其苦,这位校长只能打报告“恳求”县教育局把仪器收回去。
李云的讲述,实际上从侧面折射出了一个实质性问题:为什么政府连年“救火”式地拨钱、调人、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可总是按下了葫芦浮起瓢。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反而越来越低?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教育改革工作就无法真正有效地开展。
曾任贵南县教育局局长的当周才让告诉记者,在贵南县的茫曲镇,过去干部动员农牧民子女上学时,有些群众反问:“为什么村长和书记的娃娃可以不去上学?”现在他们的质问则是:“为什么村长和书记的娃娃可以到县城去上学,我们的娃娃不可以?”
在旦科看来,近年来大量农牧区学生向城镇学校自发流动转移,造成县城教育资源高度紧张,是老百姓在“用脚投票”,给教育敲警钟。而这种自发的择校只会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差距,导致更多的不公平。同时,择校带来的沉重负担,会使人民对教育越发不满,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调查显示,农牧区家长一年在县城给每名学生陪读所花费的金额高达6000元。旦科说:“对于年人均收入2500元的农牧民来说,为孩子陪读将有可能使他们重新致贫!”
痛定思痛,海南州委、州政府意识到:教育经费的总量有限,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全州的教育教学水平,靠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是完全行不通的。怎么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不仅解决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还解决好上好学的问题,已经成为海南州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至于出路,旦科指出:“资源必须集中统筹。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我们无法逾越的阶段!”
布局谋篇:办好寄宿制学校以求彻底解决问题
3年内实现“村办学前教育,乡办小学,县办初中,州办高中”的格局。
海南州办寄宿制学校的历史可谓悠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南州就在陆陆续续办寄宿制学校。海南州原有的389所学校大部分是寄宿制学校。旦科说:“寄宿制办学是青海农牧区教育6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色模式。就现阶段而言,它有着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但零星分散在全州的大大小小的寄宿制学校怎么才能办好?“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工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州委、州政府提出的重大决策,在全州以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政府行为加以推进。
按照决策,3年内全州学校的布局结构将分3批进行大规模调整。到2010年9月,全州现有的372所中小学将调整为66所,校均学生规模将由现在的205人扩大到1200人左右,实现“村办学前教育,乡办小学,县办初中,州办高中”的格局。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海南州委、州政府继续抽调干部、教师共951人,深入村社农户、学校,就中小学布局调整初步方案在群众、教师、学生、干部四个层面再次征求意见。全州共召开各类动员会523次、参加人数18.9万人次;座谈会696次,参加人数4.4万余人次,征求意见面达90%以上,又创了全州之“最”。
2008年4月21日,经过充分酝酿,海南州《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工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后,正式提交省级专家论证会。
最终,这一教育改革方案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肯定。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省长宋秀岩多次深入海南州各县乡调研,并对改革方案提出具体意见,确定在海南州进行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试点,并要求省有关部门切实支持海南州改革。在先后派出几个调研组进驻海南州了解情况的同时,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数次到海南州调研,并撰写出万余字的调研报告。旦科告诉记者:“没有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有力支持和亲自协调,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2008年7月25日,青海省教育厅正式下达批复。海南州委、州政府成立了教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在编制方案的同时,完成了全州教育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和投资方案。至此,海南州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开始着力构建教育新格局。旦科向记者详细阐述了新格局背后的深刻内涵:“海南州教育发展的重点,将从以量的发展为主要任务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
如此雄心勃勃的规划,符合海南州的实际吗?具体工作该怎样开展?具体来说,盖新学校的钱从哪里来?中小学数量如何减少?大规模学生集中如何安置、如何管理?集中寄宿会不会加重学生家庭的负担?学校建成后如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记者的一系列提问,海南州教育部门的同志给了记者一个充满信心的回答:海南州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将逐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让记者惊讶的是:这些问题真的正在被经济并不发达、教育也不发达,但是迫切希望改变的海南州人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