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飞快,感叹着朱自清的《匆匆》。
转瞬,2009从我们的手里淌过。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2009,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留下了思想!思想来自哪里?来自争鸣,来自互动,来自心与心的共鸣。
正是这些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连接着你和我,连接着谋面的以及大多数未曾谋面的校长朋友们。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交换,都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交换,就有了两个思想。但我们何止是两个人,我们千千万万个相通的心灵在碰撞中激起了思维创新的磁场。
2010已经到来,2009美好的记忆需要我们珍藏。今天,就让我们轻轻拿起时间的神秘之手,轻拂记忆之痕上薄薄的轻纱,来共同品味2009那些难忘的管理记忆,来共同回顾2009那些给我们带来思维冲击的与“9”有关的话题。——编者
9 个常规话题
1新校长,
迈好新老交替这道坎
关键词:新校长、更替、持续发展
背景: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校长纷纷进入更替高峰,校长的更替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观点:校长新老更替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加快学校的发展,给学校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也可能使学校发展减速甚至倒退。新任校长如何接,其实质就是如何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支招:新任校长要主动适应新学校,走好过渡期;要问知求计,集大家智慧;要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同时,新校长在上任之初,要真心融入、真诚介入、真正投入,要瞻前顾后,要在务虚中借力定位,在务实中和谐传承。除此之外,老校长的“引见”,对于新校长迅速进入角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月3日《今话题》版
2究竟要不要
实行教师坐班制
关键词:教师、坐班制、积极性
背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是坐班还是不坐班,一直是让校长感到头疼的问题。
交锋——
正方:实行教师坐班制,有利于学校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有利于班主任对班级实行全程管理,有利于学生在课间向任课教师请教问题,有利于学生家长随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校工作。同时,“坐班制”也是中小学教育的特殊性使然。
反方:强制教师坐班不利于实现管理的高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符合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实行教师坐班制,捆住了教师的手脚,不符合教师的工作实际,不适合教师的工作特点。
点评:由于每个学校的环境条件不同,要求有统一的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学校只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才能得到教师的拥护。
3月17日《今话题》版
3“定时限讲”
是枷锁还是指路灯
关键词:定时限讲、枷锁、指路灯
背景: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学校对教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进行了硬性限定,如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等,并把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先进经验来推广。
交锋——
正方:校长只有重锤敲闷鼓、快刀斩乱麻,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课堂教学效果低迷、改革徘徊不前的状况。硬性规定教师上课讲授时间,是对传统课型的一种形制上的“颠覆”与“反叛”,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重新定位与确认,可以极大地开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端口。
反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课堂讲授时间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课而异。而且,掌控课堂时间是教师的权利。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适合小学,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点评:校长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不能盲目追风,更不宜“一刀切”。
3月31日《今话题》版
4分层教学,
在“打假”中前行
关键词:分层教学、打假、因材施教
背景:“十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让许多校长困惑不已的新问题。
观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分层次教学很容易陷入“变相分‘快慢班’”的泥潭。在当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下,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在教学组织层面上引导教师实施真正的分层次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应成为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办“重点班”不是分层次教学,不分班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千万别把分层次教学的“帽子”给戴歪了。学校分层次教学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否则很容易造成学校给优生“开小灶”、差生遭“冷遇”的现象,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分层次教学看起来很美好,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很容易使学校陷入尴尬的境地。
经验:开设“课程超市”,“跑班”教学。
6月30日《今话题》版
5监控摄像
头该不该进教室
关键词:摄像头、进教室、监控
背景: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室内大都安装了摄像头。摄像头像管理者的眼睛一样时刻注视教室,监视着师生的一举一动。
交锋——
正方:教室是集体场所,不是哪个学生的私人场所,摄像头进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它可以督促教师教学行为更加规范,也可以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课,督促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摄像头之于学生,就如一种潜在的道德约束力量;摄像头之于学校,体现的是学校优化内部行政管理。
反方:摄像头监控下的管理是一种强压式管理,摄像头监控下的教学是一种拘谨的教学,摄像头监控下的生活是一种压抑的生活。摄像头进教室,会给师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它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更不利于诚信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而且还可能侵犯到师生的隐私权。
点评:学校在教室内安装摄像头,是行使法律赋予的管理权的一种形式;学生和教师在教室内应该有某些合理的隐私期待权,在法律上也是应当得到确认和保护的。在教室内使用摄像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监控行为的前提应合法,所获得的信息应合理使用,师生对自己被监控的状态应享有知情权。
7月28日《今话题》版
6在常变常新中
提高“会率”
关键词:行政例会、常变常新、“会率”
背景:行政例会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中小学的例会内容陈旧、形式死板,最终变成了学校工作中的“鸡肋”。
观点:学校行政会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效果,学校行政会议的低效直接导致学校管理的低效,成功而高效的学校行政会议具有如下特征:会前准备充分,与会人员明确,会议目标具体,会议作风严谨,会议议题精炼,时间选择恰当,及时作出总结。
支招:规范例会板块,规定板块用时;能用一句话交代清楚的事情不讲两句,能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不要用嘴干讲;在QQ群里开行政会;采取“流动式的行政会议”,让行政会议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都流动起来;无事发飞信,有会站着开。
11月17日《今话题》版
7预算编制:
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效益
关键词:预算编制、“两上两下”、效益
背景:虽然早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就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的县级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但当前,在预算编制管理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挑战。
支招:虽然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无奈,但校长不能消极地应付甚至逃避,打铁还得自身硬,虽然编出来的预算财政部门不一定会认账,但要不要是我们的责任,给不给是他们的问题。预算编制工作的主要程序是“两上两下”,校长要如实地反映学校需求,合理合法地去要钱;根据学校实际需求,有根有据地编制预算;合理合法地花钱,“打酱油的钱不能用于买醋,吃饭的钱不能用于搞建设”;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除了财务公开外,还要接受群众监督、财务会计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纪律监督等。
8月25日周刊头版
8新教师
需要校长提供啥样“电瓶”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电瓶
背景: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可是,如何帮助这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也是让很多校长感到头疼的事。
观点:尽管新教师在大学时代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们距离一个成熟优秀都是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校长要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教学能力,必须有一套制度保障。校长要为新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
支招:在课务安排上要人性化,建立起全程呵护机制,并要尊重每一位新教师;校长不妨带领教师走进博客,把博客作为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平台;引领新教师高起点模仿,模仿名师的成长史,模仿名师的代表课,模仿名师的反思录;建立新老教师“教学共同体”等。
11月3日《今话题》版
9唤醒
老教师尘封的教育激情
关键词:唤醒、尘封、教育激情
背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当下许多老教师普遍存在的心态,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在取得了高级职称或“功成名就”之后,便逐渐失去了激情和斗志。
观点:照顾老教师需要智慧,需要民主,否则照顾就成了一种伤害;老教师需要的照顾不等于不管、不问、不用,而是精神上的尊重、心灵上的交流、工作上的发挥。一个高明、有远见的校长,应当懂得老教师在学校发展中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不给老教师过早地贴上“老字号”标签。
支招:在学校博客上开辟了“你让我感动”专栏,用以记录老教师的闪光点,并鼓动全体教师去写;给老教师提供平台,用其所长,让他们发挥出不能代替的作用;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革新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努力通过制度改进来激励老教师。
12月1日《今话题》版
9 个热点话题
1、中小学
设新闻发言人跟风还是趋势
事件:据《法制晚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海淀区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今后,这些学校的副校长甚至校长,将第一时间发布本单位的成就和典型经验,还将会对负面新闻予以回应和澄清。
追问:中小学设新闻发言人有没有必要?设新闻发言人会不会造成话语权垄断?学校如何保证与公众信息沟通不“躲猫猫”?
4月7日周刊头版
2、初中教育
挺起你的“腰杆”
缘由: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瓶颈,是很多教育界业内人士的看法。“小学是铁脚,高中是铜头,初中是豆腐腰。”“没有小学灵动,没有高中厚重,初中没有自己的特色。”“小学新,高中深,初中什么也没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中教育似乎成了人们指责的对象。
反思:初中教育何以成了“细腰”?“细腰”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增加它的承载力;要“剑走正锋”,初中教育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初中教育要内涵式发展,校长必须要有所作为。
4月21日周刊头版
3、到点就退
名校长是否该例外
缘由:从2005年起,北京就处于中小学校长换班的高峰期,预计城八区未来3年即将退休的正职中小学领导大约300人。目前,北京市校长的退休年龄比照公务员的标准划定,即男60岁、女55岁退休,不过各区操作方式也不尽相同。
追问:名校长充分发挥作用,是否一定要延迟退休?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名校长是否难辞其咎?有例外的制度是否难辞其咎?
观点:教育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底下也容易不长草;不要把学校的发展寄托在少数人身上。
6月30日周刊头版
4、校长为啥
怕接“010”
现象:“010”,北京区号,象征着来自北京的声音。但在绝大多数校长的通讯网络中,“010”成了某种独特行为的恶意代码,以致他们约定俗成:不接北京陌生来电。
反思:很多校长患上“010神经过敏症”,来自北京的不只是“问候”,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应付。那些“010”如此“执著”,颇成气候,其背后是有着较高的、持续的经济收益的。许多校长对社会教育服务机构的信息缺乏鉴别能力,或者是受异化了的评价机制所驱动,自愿向那些机构“寻租”。那些打着“国”字头、“010”旗号的山寨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正是主要利用各地校长对北京信息资源优势的信任与依赖心理,开展其营销业务的。
9月8日《校长圈》版
5、安全之惑
因噎废食还是“冒险”前行
缘由: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安全”已成为校长心中刺骨的痛。面对“安全”,校长该如何应对?是因噎废食还是“冒险”前行?是未雨绸缪还是“亡羊补牢”?在“5·12”汶川地震周年忌之时,为了纪念在那场灾难中遇难的师生,也为了唤醒校长正确的安全意识,我们特别推出了这个话题。
观点:要谨防安全教育成“应试教育”,但也不能因“安全”问题而无所作为;校长要编织“安全网”,绷紧“安全弦”,善于吸收他人、他校的教训,努力把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之际。
5月12日《今话题》版
6、别滥用了
特色学校这个“筐”
现象:“特色学校是个筐,啥东西都往里装;特色学校像雨又像风,弄得大家云里雾里中。”对特色学校这个流行语,有人这样戏谑。在一些特色学校建设的研讨会现场,不少学校介绍的只是一些很特别的做法,不少校长对“特色学校”存在表面化、浅显化的解读。
叩问:我有你没有,这就是特色吗?每所学校都能成为特色学校吗?拥有特色生长的条件就一定能打造出特色吗?有了特长生,学校就是特色学校吗?拥有别具一格校园环境的学校就是特色学校吗?办学的优势就是特色吗?特色可以移植吗?哪个先提出来,就是哪个的特色吗?
7月28日周刊头版
7、班主任行规出台
校长如何接招
缘由: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以及考核与奖惩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追问:对校长来说,《规定》的出台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哪些新思路以及新问题?在执行《规定》的过程中,校长有多大的作为空间?班主任专业化,学校管理怎么变?班主任与教师,这碗“水”怎么端?班主任队伍的“门槛”怎么设?班主任的队伍怎么建?衡量班主任的“尺子”怎么调?
9月8日周刊头版
8、中学校长
实名推荐制推谁?怎么推
事件:近期,北京大学试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如果实施顺利,不少高校可能会随着情势发展纷纷效仿,校长实名推荐制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追问:具有推荐权的中学校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推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推荐出更多的“偏才”、“怪才”,如何保证自己的推荐公平、公正?
支招:校长要推荐一流学生而非一流考生,别让“非典型”人才漏了网;要用阳光操作确保推荐公正。同时,校长还可以把推荐权“让”给前一学段学校、农村学校或兄弟学校的校长,使“校长实名推荐制”往纵深方向发展。
12月8日《今话题》版
9、哪条道路
通向未来教育家
缘由:今天缺少教育家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又不肯放弃对未来的信心,未来的教育家就隐身在当下的人群中。在今日的校长与未来的教育家之间,很难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任何一个立意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校长,都在自觉承担未来教育家的使命。
支招:教学改革,立足现实进而改造现实;办学精神,追求响当当的“这一个”;社会担当,在时代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12月15日周刊头版
2009记忆中的思想片段
1.“教学精细化管理不能等同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别误读了“教学精细化管理”》 3月3日《大视野》版
2.“校长作为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就应该成为化解冲突的使者。”
——《冲突的学问:冲突内部藏着的是活力》 3月31日《大视野》版
3.“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作支撑才具生命力。”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3月31日周刊头版
4.“减轻学生负担,校长大有可为。”
——《减负难题,校长该如何破解》 4月14日《今话题》版
5.“仔细分析一下,最容易成为教育家的是校长。”
——《为校长“成家”添薪加火》 5月5日周刊头版
6.“‘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说法,弱化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吗》 12月29日《大视野》版
7.“我们不能把绩效管理简单理解为金钱的分配。”
——《绩效管理:在教职工心中立个“灯塔”》 8月25日《大视野》版
8.“睁开自己的双眼,放开自己的双脚。”
——《开学前夕校长“预则立”》 8月25日《今话题》版
9.“新上岗的校长不妨多用‘文火’。”
——《新校长上任,“河水”有多深》 9月22日《校长圈》版
10.“当得了校长就应该写得了文章。”
——《校长需要御用文人吗?》 10月20日《校长圈》版
11.“师德最根本的是教师的自律,师德标准是很难量化的。”
——《师德建设,给校长出了什么样的题》 10月27日周刊头版
12.“道家管理智慧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但究其根本,无为而已。”
——《虚静无为,一种特殊的“为”》 10月27日《大视野》版
13.“沉下去,渗透性地开展工作。”
——《“空降校长”如何落地生根?》 11月3日《校长圈》版
14.“有境界的校长,才能办出有境界的学校。”
——《做一个有境界的大气校长》 11月17日《大视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