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鑫华 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主任
6月,毕业季。资料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这795万名大学毕业生,都将在这个6月,离开菁菁校园,走向社会或者继续深造。
毕业留影,是每个大学生离开校园的必备“课目”之一。于是乎,一到毕业季,各大院校标志性建筑前,都会有学生扎堆留影,琳琅满目里,充分展示着青春个性:有穿汉服的,有穿唐装的,有穿“民国范儿”小布裙的,甚至有披婚纱集体“出嫁”的……当然,最多的还是穿学位礼服留影的。而各大院校的媒体平台,更是没有放过这个大肆宣传的机会。一方面,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良好地引导了毕业生的爱校之情;另一方面,也向外界传递着自家校园的美丽和不凡。
但是,冷眼相观,诸多高大上的留影背后,却也暴露着很多美中不足:古朴典雅的汉服里,海虹衫若隐若现;庄重笔挺的唐装下,白色旅游鞋甚是扎眼;精致婉约的小布裙下,凉拖里的彩色指甲灿烂夺目……而原本是证明其学位的可见标志、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庄重穿戴的学位礼服,更是被毕业生穿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
纵观各高校的毕业留影,乱穿学位礼服现象,已经不是个例,恰恰是每个学校的通病——不合规范者十有八九。
而乱穿礼服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社会各界更多的庄重场所,一样普遍存在。笔者翻阅了微信朋友圈,甚至有些学校论文答辩后的合影,一些研究生导师穿的学位服,也存在很不规范的现象。
无独有偶,2015年8月,新疆天山天池景区举办了第二届西王母文化庙会,庆祝天池西王母神话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新闻报道,有9位国内知名的重量级文化人士身着汉服,作为主祭嘉宾参加了典礼。新闻照片爆出后,细心的网友发现,陕西籍的某知名作家,他的礼服穿反了——衣襟本来应该“右衽”,却生生穿成了“左衽”,在网络上引起吐槽声一片。更有人搬出来《礼记》说事儿——《礼记·丧大记》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诸多现象,归根结底,无非一句话:穿礼服不是问题。问题是,礼服究竟应该怎么穿?
就高校而言,千奇百怪不合规矩的毕业礼服着装,暴露的恰恰就是大学生公务礼仪教育的严重缺失。虽然,国务院学位办1994年颁布的《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就严格规定了学位礼服的穿戴标准和细节。但是,作为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这门课并没有给毕业生上扎实。大部分学校,可能会给参加毕业典礼上台接受学位授予仪式的毕业生做出严格的着装要求。而有些学校,则忽视了这个问题。
对大学生和文化人而言,着装礼仪,本来应该不是问题。但问题的层出不穷,恰恰就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的教育,如何在细节的严谨性上,来实现真正“立德树人”的目的。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我们如何从那些细节入手,才能避免在似是而非、一鳞半爪的继承里,传递走样的文化。而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做到,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窃以为,当下的学校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代表的养成教育,普遍存在理论讲得过多、实践环节缺少的现象。试想,如果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有一门分阶段分层次的公务礼仪课,来让每一位孩子修习和实践,在人知人晓的基础上,做到人人恪守的话,未来社会上,就会多许多翩翩君子。那全社会的道德风尚,又何愁不会上一个很高的台阶?而这样一种从一枚扣子、一条领结做起的严谨性教育,恰恰会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后,严谨治学、细致做事、踏实做人的基础。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提起教育,大多数人都认为本来就是学校的事儿。所以,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左右下,当一个有民事责任的成年人,如果在品德上出现问题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就会有一大批人站出来大骂特骂我们的教育体制。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会忘记,养成教育,家庭的责任更大。
固然,对一个人而言,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是,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的教育,却是基础性的。
记得小时候,时常会陪暮年的曾祖父出去散步。偶尔遇到阵雨,就会催他快走,找地方避雨。而步履蹒跚的老学究,总是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打趣我:“孩子,别慌!别慌!读书人嘛,宁叫湿了衣,不能乱了步。”——如果仅在此情此景下,这些调侃,无非就是落魄的老一辈读书人如“孔乙己”般不接地气的矫揉做作罢了。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放置在更大的人文背景下来思考,“宁叫湿衣,不可乱步”的坚守,恰恰是一个读书人最需要的可贵品质。
而这样的一种从生活的点滴入手,身体力行的教育和实践,恰恰就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需要在教育中让孩子们学会和做到的。
《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而民间的俗话表达更加直接:“三世做官,才会穿衣吃饭。”——将来的某一天,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优雅地穿衣和吃饭,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明天!(来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