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在打击电信诈骗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上,注定会成为里程碑事件。案发近一年后,此案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七名被告被控诈骗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此案再次昭示:作奸犯科者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徐玉玉案”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眼下正是高校招生季,此案再次给广大高考生及其家长敲响警钟。公诉机关在指控中,披露了“徐玉玉案”的大量细节,尤其是被告人的行骗伎俩。其中提到,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拨打电话诈骗、取钱洗钱等不同环节。而在打电话的人员中,还会细分为一线二线等,用以骗取对方信任,分步骤实施诈骗。犯罪团伙的一名组织者供认,这些诈骗步骤以及细节并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而是有完整的教程,供他们复制学习。也就是说,招生诈骗有着完整的套路,一旦被盯上,家长和学生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要切掉这一社会毒瘤,除了依靠司法机关的严厉打击,还需要考生及其家长提高防范意识,了解诈骗分子的行骗套路,避免“上套”。
事实上,近年来每逢招生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及时发布防骗预警,并公开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比如谎称有“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扬言能办理各类特长生加分,以及伪造录取通知书,等等。但每年中高考,仍难免有一些家长和学生中招,而诈骗分子往往是利用部分家长迷信所谓“关系”“门路”、希望走捷径的心理来“下套”,且套路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据媒体报道,长沙市民李女士的儿子今年参加中考,前不久有人加她的微信,声称是孩子的班主任,说可以帮她儿子“直升高中”,李女士汇出5500元后,对方就再没了消息。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发现行骗者竟然是她儿子一位同学的父亲。
套路本是武术专业术语,指固定成套的武术动作,后泛指成套的技巧、程式、方法等,作为时下流行词,使用中通常带有一些贬义色彩。而不论何种套路,达到目的的关键,就是摸透“被套路”者的心理。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去英语培训机构咨询,咨询师惊呼“怎么这么晚才来,别的孩子都学了两年了!”这位母亲大感恐慌,其实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被套路”了。这类伎俩之所以屡试不爽,在于它精准扎到了家长们的心理痛点——唯恐孩子落后于人。其实经常接触培训机构的人都有所了解,无论是针对孩子还是成人的培训,咨询师总喜欢说“现在参加培训已经嫌晚了,得抓紧赶上”“其他培训项目也得报,否则还是不行”之类说辞。一番套路下来,很多人被“套牢”不说,甚至还对培训机构感激不尽。
尤为让人忧心的是,套路并非成人世界的特产。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套路也广泛存在,作文“套路化”就是典型。近日,在上海市举办的一次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评委们发现,不少孩子都喜欢以“在我的一生中”开头,写作的故事往往是“妈妈的白发”“公交车上的让座”“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等,“套路化”严重。更有甚者,一个四年级学生写自己参加2008年汶川地震悼念活动的感受:“那一刻,我也在默哀中泪流满面!”实际上,那年这名学生才刚满1岁。作文“套路化”绝非小事,它不但会助长一些孩子的惰性,形成“套路依赖”,还可能损害孩子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培养其诚信意识和敬畏之心。试想,如果孩子从小写作文就喜欢玩套路,甚至搞模仿和抄袭,对他们以后诚信做人、扎实做事恐怕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自古情深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此话虽是网络戏言,却也道出了现实生活中各类套路的纷繁复杂。面对套路,切不可被遮蔽双眼,堕入其中。了解它、认清它,而不迷信它、依赖它,不妨作为应对各类套路的策略。(杨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