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为母语学科,事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肩负着为语文教育输送合格教师和服务引导语文教改的重任,其建设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及整体水平。
从上世纪末开始,语文教育大讨论和语文新课改相继展开,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新时期语文教育的需要与师范培养体制改革的问题,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程度不等的改革。浙江学术源远流长,其语文教育在历史上曾有被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圣地”的白马湖辉煌,当代浙江语文课改更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年来,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称“本专业”)作为省内同类专业的龙头,以“对接语文教育 强化关键素养 打造浙江特色”理念探索专业综合改革,先后成为“省重点建设专业”(2003)、“省重点专业”(2008)、“国家特色专业”(2009)、国家教育部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不断调整充实与实践提升,创建了一个深具浙江特色的卓越语文师资培养体系。
师范教育新情况与专业改革新思路
1997年,《北京文学》一组“忧思中国语文教育”文章引发了语文教育世纪末大讨论。本专业王尚文教授的《语文教改的第三次浪潮》《语文教育学道导论》《语感论》等三本著作倡导“人文”和“语感”,成为这场大讨论和随后的语文课改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自那时起,本专业即开始深入思考和尝试专业改革,以应对新时期语文教育的新需要。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传统的“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各地高校纷纷设置独立的教师教育学院,探索学科专业和教师教育的分立培养模式。这种培养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但客观上让师范教育的“双专业”结构矛盾更加凸显,学术性和师范性“两张皮”问题愈发突出。就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而言,主要表现有:(1)专业师资的师范意识和素养弱化,高度关注学科和学术,远离语文教育实际;(2)师范生的一些“关键”素养不足,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院承担教育类课程,各师范专业忽视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转化,且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普遍不适应于当前语文教育的需要;(3)对语文教改的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明显,作为语文师资培养主体的中文师范专业大多未参与语文课程改革实践,未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重要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业综合改革的思路分三个层面:一是专业功能层面,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精准对接语文教育。二是学生的素养层面,强化学生两大关键素养,构建学术性和师范性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专业的特色层面,培养浙派语文名师,自觉以流派意识研究语文教育基础理论问题和合作开展教改实践,为全国的同类专业提供浙江经验。
倡导多维“对接”,精准服务语文教育
师资对接,协同培养。在教师整体科研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引导专业教师主动熟悉、服务和研究基础教育,强化专业教师“为师之师”的意识和能力:如组织教师常态化进中小学听课和学习交流;专题组织学习语文课标、教材教参,了解语文教育现状与课改动态;直接主持或参与语文教改课题,发表语文教研成果;部分专业教师常驻中学指导教改。建立长效的协同机制拓展教学队伍:如试点学生“双导师制”,长期聘请中学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建设语文特级教师流动站;常态开展“语文名师进课堂”活动。
研究对接,理论引领。秉承浙江语文教育的辉煌传统,在建于2003年的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基础上,创建了语文教育研究院,依托专兼职研究力量主动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深度参与浙江省语文教育改革。围绕“语感论”“语文品质论”“积极语用”“非指示性教学”等主题,形成了一个与浙江省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紧密关联并具有“浙派”特色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教材对接,资源服务。发挥本专业教师学术优势,推出一批既具学术深度又直面语文教育实际的对接教材。包括三大系列教材:语文教师培训书系(15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语文教学”书系(12种)、浙派语文研究书系(21种),其中有3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五种教材入选教育部门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库。《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目标设定与标准监控研究》《中学生语文标准研究》在省内新课改中被作为重要参考,编写(或参与)的系列《新语文读本》《儿童文学读本》等受到社会持续的广泛好评。
实践对接,全程实训。构建内外联动的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学生教学能力。与包括镇海中学在内的83所中小学共建教师发展学校,邀请一线语文教师进校参与教学技能培养,学生自大一开始即进中学见习,提高实习和研习的实效。探索职前人才培养和职后发展培训的一体化模式,减少学生毕业入职的落差感,缩短入职适应期。
文化对接,师德养成。以新生导论课及思政类课程为主,专业课程适当渗透,实现系统师德认知;通过四年全程见习、实习、研习以及暑期实践等,走进中学,走近教师,体验师德实质;通过师生对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热点师德事件评论等,强化思辨,深刻反思,深化学生对师德的理性认识;构建科学的师范生师德评价体系,探索功利性师德评价的“有限”应用途径;通过校园师范文化建设、提炼和宣传师范精神及专业教师和语文名师榜样引领等等,培育学生专业情意和职业理想。特别是以“训练师艺、培育师才、铸造师魂、成就名师”为主题的“师范文化月”连续开展八年,已成为本专业的品牌文化活动。
当然,最大的对接,是人才培养的对接,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培养了优秀的语文教师。
强化“关键素养”,重构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对语文名师和新入职教师的较大规模调查与分析,明确沟通学术与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勾连专业与职业的“教育实践能力”两大关键素养是师范生的重要短板,本专业重构了融通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特别强化两大关键素养。
建设学术性和师范性兼具的系列课程强化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深入挖掘传统中文专业课程的师范性内涵,加强专业课程对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学生通过见习、分析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发现语文教学中的知识需要,及时反馈到相应课程以求改进。本专业教师在文献学、训诂学、修辞学、区域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厚的学术基础,部分研究领域居全国前列,发挥这些学术优势,瞄准语文教育的知识需要开设大量对接性课程,如“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等。
构建全程全员全面的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模式。专门成立师范技能教研室和教育实践教研室,建构全程性、循序性、多样性的师范技能训练与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将朗读、演讲、常用字应用、三笔字训练等“十项技能”,四年逐项培养,考核达标。并建设了“汉语汉字应用实训平台”“普通话实训平台”“语文教学视频”“师范技能训练微信平台”等网络平台并运行,实现知识点全覆盖,过程管理自动化,提高训练针对性和效率。如“汉语汉字应用实训平台”,深入梳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五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相关试题,编制了注音、用字等七个系列自测题库,学生反复自测练习,最后教师抽样考核过关。再如“语文教学视频”网络平台,提供各种名师课堂教学、语文专题讲座等优质视频资源共17200余个,并配有学生学习管理系统。
打造浙派语文,培育卓越语文师资
本专业秉承浙江语文教育的辉煌传统,高举“浙派语文”旗帜,以体系性的语文思想培养人才,并积极参与、服务和引领语文教育改革。浙师语文研究团队对语文的坚守和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勇气给学界留下深刻印象,而培养的语文教师讲求语文功底和人文精神并重、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并重的语文教育理念也获得语文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尊重。本专业还搭建国培、省培项目职后教育平台,以浙派语文思想和浙江经验培训省内外语文在职教师;连续九届举办“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倡导浙派语文理念,努力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新思维、新视点、新模式、新方法、新设计”,吸引并影响全国各地语文教师近2000人。
本专业以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为己任,培养了近100位中学特级教师和千余位高级教师,都是现在浙派语文实践的中坚力量。而且,在校学生连续五届(共五届)获得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有12人次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在连续五届省汉语口语竞赛中8人获一等奖。毕业生颇受中小学的欢迎,仅镇海中学和富阳教育集团,近3年录用本专业毕业生达30多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说明本专业的改革是成功的,专业每年源源不断地向浙江基础教育输送语文教师新生力量,意味着浙派语文事业后继有人。
(浙江师范大学 张先亮 陈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