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不同的壮举 同样的精神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咸宁大学生寒江救人的英雄事迹正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可亲可敬的大学生们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1个月前,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杨济源为了群众利益,与歹徒殊死搏斗。3个月前,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在少年溺水时结成“人梯”舍身下江。5个月前,安徽涉外经济学院学生卢帅为救落水儿童挺身而出,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这样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在神州大地不断上演。大学生们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感人壮举,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英雄丰碑。壮哉!英雄精神,与天不老!伟哉!青年英雄,万众景仰!

  很多人在追问:是什么精神和力量,让大学生们在危急关头、危险时刻这样无私无畏?英雄现象何以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造就英雄的青年。五千年积淀的“舍小我、顾大我”、舍生取义、守望相助这些传统的美德,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暗淡,它们已经深深地融化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坚守理想、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甘于奉献,大学生英雄们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深厚的道德情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质品质。

  正确的价值观造就英雄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如何取向、道德如何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人的个性和利益理应得到尊重,但团结互助、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更值得提倡。大学生们把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作为人生的不懈追求,在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勇于担当中真正体验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在感动中国、震撼你我的同时,他们也为当代社会树立起了美好价值理念的标杆。

  良好的教育造就英雄的青年。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也不是所有的选择都会指向高尚。大学生们危急关头的英雄之举,源自平日在学校、在家庭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奉献的信念早已深植于心,对国家和社会的“大爱”溢满胸襟,所以临危能一触即发,迸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学生英雄现象的出现让很多人欣慰地看到:曾被指责为自私、缺乏理想的“80后”、“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自觉意识正在日益增强。不仅如此,这些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大学生,用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诠释了时代精神,铸就了道德坐标,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自五四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反复昭示一个道理:青年大学生是最富有激情的群体,只要大学生将激情和力量化作担当社会责任的行为,把个人成长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去,不惜流汗,不怕牺牲,用生命书写正气,用行动书写关爱,他们必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谱写出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习践行大学生英雄精神,是对英雄最好的回报。广大青少年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关爱他人、心系社会的优秀品德,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进取精神,从日常品德修炼做起,从每件小事勇于担当做起,把学习英雄的热情转化为争做英雄的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大学生英雄将会不断涌现,并由此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关爱英雄、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用大家双手结成的道德阶梯支撑起社会主义的精神大厦。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0-1-19/17391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