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 摄
今天的家校合作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家校关系、家长和教师关系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二者有时是自然与社会(生育与教育)的关系,有时是父母与代理父母(保育承续)的关系,有时是“树根”与“树干”(基础与主体)的关系,有时是互喻(家如校、校如家)的关系,有时被看作“桥梁”(沟通、贯通)的关系,有时又被视为市场(买方与卖方、上帝与服务)的关系……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个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在我看来,家校合作的真谛就包含在这两句话里。
家校合作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机制是稳定的意志力量,是“看不见的手”,是深入人心的“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有效推进和实现家校社合作,学校应树立“要教育好学生,先教育好家长,要办好学校,先引领好社区”的大教育观念,推进“学校教育社区(家庭)化”和“社区(家庭)教育学校化”的一体化治理战略,努力打造家校协同教育的新格局,用制度规范、完善家校合作。
1家长应知道自己的“三个第一”
有两份相隔40多年的报告很能说明问题。一份是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1966年),调查发现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并非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他们的自我评估。另一份报告是日本的“三浦展报告”(《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2007年),显示了父母的生活习惯与孩子成绩之间的某些相关性。
“三浦展报告”指出,孩子的成绩与父亲的阅读量成正比,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好的孩子,母亲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比较有条理而且做事干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比较混乱,较依赖便利店的食物。成绩好的孩子,个性主动、爱运动、朋友多;成绩差的孩子,个性被动、不擅长运动、朋友少、爱打电子游戏……身为父母,突然增加收入或提高学历几乎不可能,唯一能努力的就是设法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
基于这一现实,我提出了“家长第一”的主张。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对象。大部分家长很少想到自己首先要接受教育。许多年轻父母对婚姻生活和子女教育是没有充分准备的,不少属于不会教育孩子的“教盲”甚至“文盲”,亲子关系普遍存在亲情剥夺、过度保护和教育畸形这三大误区。要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要接受教育,成为教育的“第一对象”。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导师。这句老生常谈中有两点特殊性:一是“基因”,二是“首因”。基因是父母的天然赋予,蕴藏着丰富甚至无限的生命潜能,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保护和配合学校发掘孩子的潜能,而不是一味地辅导作业;首因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指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家长的形象、性格、行为模式、教养方式、夫妻关系、与长辈的关系等,不知不觉给孩子烙下的第一印象是格外鲜明、极其牢固、很难改变的,对亲子交往及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是成全后代的第一功臣。亲情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亲情剥夺对孩子的发展是致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责任更重大,做父亲的要常思考鲁迅所问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多把责任心转移到孩子身上来。十多年来,我坚持对家长反复申述:要做好父亲,先当好丈夫;要做好父亲,先效法女人;要做好父亲,先成为孩子;要做好父亲,先学学老师。
2学校应当并且能够领导家庭
上述三个“第一”,家长很难自发做好,要使他们成为接受教育的合格学员、子女成长的优秀导师和后代一生幸福的卓越功臣,学校就应当并且能够担当起“领跑家庭”的使命。
在我看来,成功学校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成功地领导了家庭。在教育日益社会化的今天,学校领导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校领导家庭有利于扭转家庭教育的错位。在家校关系上,不少家长存在认知误区,或推诿责任,或越俎代庖,或游离于二者之间,需要学校加以纠偏、调适,家长合理担当角色,家校合作才能有序有效。
学校领导家庭有利于丰富学校领导的视域。从传统的学校内部工作转变到家校社等公共关系领域,从领导学校转变到领导家庭乃至社区的教育文化建设,有助于校长从更宽广的视野观照学校管理,培育更强的领导力,发挥更大的精神引领作用。
学校领导家庭有利于拓展教师发展的内涵。家校社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展了崭新的空间,事实上,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是在家校互动中不断积累教育经验和智慧的。
学校领导家庭还有利于构建家校和谐的社会生态。学校在儿童教育、文化辐射、社会心理凝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而影响社区内的家风建设和儿童成长。我在深圳南山的中央教科所附属学校时致力于家校社合作,有一年学校还意外获得深圳市政府“文明小区”的嘉奖,就是对我们发挥社区文化引领作用的一种肯定。
但学校领导家庭(社区)不应是零星、琐碎、随意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突破传统意义上作用单一的家长委员会建制,成立由学校主导的家校社教育协商机构,由学校、家庭、社区、公安、卫生、消防、企业、社会团体等代表组成,在和平、尊严、包容、平等和团结精神引领下,争取家庭乃至社会担当更多的教育责任,自觉优化家庭、社会的文化与教育环境,支持、理解、配合和协同学校,打造价值认同、和谐互动、齐抓共管、资源分享的教育共同体,让教育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3健全基于共生的家校合作机制
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寄生、单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共生、双方受益的共生、敌对物种之间的“敌对性共生”等相互有利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共生作为社会生态理想,意在强调共存和谐的社会关系向异质者开放,主张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建立相互依存和合作关系。
共生,意味着不同生命相见相遇时,需要摘掉极端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面具,深入到“他者”的心灵世界,求得彼此的体谅、悦纳、包容、滋养、协同和共识,建造充满诗意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共生是一种值得追寻的社会理想,也是值得追寻的教育理想。
家校存在着天然差异,完全趋同并不现实,建立走向和谐共生的家校合作机制十分必要。基于近20年的探索,我觉得家校合作应有四种重要的机制。
沟通机制,真情相容。家校沟通的多元化路径中,家访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很多教师和家长不接受家访,但我无论在崇明岛从事乡村教育实验时,还是到深圳南山附属学校,都坚持教师全员家访,也曾引发不小震动。有位家长说,这种“老土”的方式实际上是在用“身教”告诉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说出了家访的意义所在。越是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不能取消家访,这种家校沟通方式基于“身道”哲学,“走近”家庭开展近距离、个别化的互动,方可“走进”家长和孩子的心灵世界。
服务机制,无私兼爱。学校的教育服务不等同于买卖、消费关系体系中的服务,本质是以相互信赖的“公共善”为准则,寻求和彰显的是公域而非私域、公益而非私利的交相施爱、惠及众人的慈善与兼爱。我们创立的“彩丝带”公益行动计划,涉及交通协管、扶贫助弱、家庭反暴、阅读推广、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用公益服务机制把家长和学校紧紧“拴”在一起,携手共绘学校发展的美好图景。
教育机制,文化引领。家校社教育协商委员会的使命之一,是学校成立“家长发展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教讲堂”等机构,围绕家风、家政、家学、家教、亲子阅读、代际沟通、爱情婚姻、父母角色、家道传承等,指导家长学会持家,建立家道文化。方式方法要多样,既要有灵活性和个体化色彩,又要建章立制,健全评价与考核制度。这样的引领对年轻家长意义尤其重大。
协同机制,高效共管。学校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教育优势和人力优势,为打造礼仪社区、亲情社区、公益社区、书香社区做贡献。同时要强化学校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和家庭、公安、城管、交通、消防、卫生、关工委、街道办等机构建立长效共管机制、无缝对接机制、快速干预机制和应急预防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法制、卫生、国防、消防、反恐等教育活动,保障孩子安全、健康、幸福成长。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鄞州赫德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