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丘成桐继1982年获得菲尔茨奖后,再次获得国际最顶尖的数学大奖。
一直以来,人们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某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个苹果掉下来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科学史上童话般的故事,强调了科学发现中“灵机一动”的极大魅力,却忽略了“灵感”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必须以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为基础。
在许多关于丘先生的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诸如“少年有成”、“天才数学家”、“能力超凡”这样的字眼,认为丘先生的成就主要来自其过人的天赋。其实,丘先生自己对此说法很不以为然。
丘先生攻克卡拉比猜想就是很好的例子。1973年的时候,丘先生开始向这一猜想发起挑战。起先,他试图证明卡拉比猜想是错误的,经过几十次失败后,他调整了思路,转而证明这一猜想是对的。这次证明整整经历了漫长的4年,他一人独居,每天工作到凌晨。可以说,丘先生之所以取得累累硕果,与其天赋有关,但更重要的来自他对数学研究的高度热情与孜孜不倦的投入。
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最近接到通知,他将获得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沃尔夫数学奖,以表彰他在几何分析领域的贡献,以及在几何和物理的多个领域都产生的“深刻而引人注目的影响”。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