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她用教育成果回报时代

[db:作者]  2018-04-1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最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吉林老师《我在实践中研究教育》一书,该书集纳了李吉林老师从1981年到2017年36年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15篇文章和记者对她的专访,其中13篇是关于情境教育研究的论文。这些文章,在编辑过程中不少我都认真拜读过,今天再细细读来,仍然觉得颇具新意,体会深切。这些文章展示了李老师漫长岁月里进行情境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思想轨迹和鲜明足迹。从这一系列扎根于教学实践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中,可以感知李老师倾心于儿童教育的心路历程。全书呈现的,是一线教师的教育创新范例,也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型。

    读李老师的文章,会感受到在小桥流水般的娓娓道来中蕴含的一种昂扬大气,显示了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开拓性和时代性。李老师的研究是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李老师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到整个社会和时代的高度来进行教育研究。这种问题意识,不仅是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同样也是一种看问题的高度和看问题的深度,体现出了一种高远的境界。李老师在文章中绝不会板着脸说大话,总是在侃侃而谈间倾诉自己深切的体悟,在论说中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对儿童研究的深情。像《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情境教育独特优势及其建构》《中国式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建构》等文章,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2013年底举行的“35年改革创新、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成立15周年情境教育成果展示会”上,李老师动情地说:“情境教育这颗蕴含着儿童发展内核的金色种子,在本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种下,是时代的春风,让它萌发,一节一节地长大。”她言道,“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我”,要用情境教育成果“向时代回报”。这些话无不流露出紧扣时代脉搏的高端和一个儿童教育家丰富的精神世界。

    事实正是这样,李老师的文章,在平实话语中流露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李老师的文章是带着温度的,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儿童的真挚的爱。李老师的13篇论文体现了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的多元化发展。这种丰富的社会情感是李老师长期扎根于实践,深入到儿童的内心,把握儿童发展的学习规律、成长规律的过程孕育而成的。这些都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能够得到的,而是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探索和创新出来的,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李老师曾在一封给我的邮件中谈到《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快乐、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一文的写作,她说:“从学习科学角度来谈儿童的情境学习,使情境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我酝酿已久的新课题。坦率地说,这篇稿子写作难度不小,写得很费劲。但是为了情境教育的继续发展,为更多的孩子快乐、高效地学习,我觉得自己劳累一点,还是挺有意义的。”话语中流露的是一个为儿童研究教育的老师深切的情感和责任担当,这篇论文在2016年底同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足见其学术水平。因为它不仅是用心之作,亦是用情之作。李老师的这13篇论文,我大致统计了一下,其中先后有7篇获得大奖,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质量不一般。

    读李老师的文章,会感受到作者锲而不舍的追求中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心态。李老师的研究和实践,总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历经30多年的不懈探索,在不断提升理论思维的同时,努力贴近教育实践,又超越教育实践,从而有效指导教育实践,不仅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对我国教育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建构了切实的操作体系,在教育实践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意境说”给予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展现了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后的升华,同时李老师注意借鉴当代先进教育理论,并从脑科学、社会学、学习科学中找到理论支撑。《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等文章,应该说是不断地丰富着情境教育研究的内涵。最新一篇《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建构》,则进一步凸显了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中国文化特质及其深刻意蕴。正是不断学习、谦虚谨慎的态度使得李老师总有新的突破,总是在超越自我,总有新作问世,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影响深刻而持久,越来越显示了饱含中国教师民族自尊的高远之志。

    我在《教育研究》杂志社工作多年,有幸较早拜读李老师的文章。我认为,编辑李老师的文章,对编辑们来说,更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编辑《中国式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建构》过程中,李老师发来邮件说:“你们虽已决定发表我的稿子,但我总是以审视的眼光去找自己的茬儿,把稿子改了又改。”李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风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2009年《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时,我们请李老师题词,李老师欣然命笔:“教育之研究,以求真为上,导引教育为本。”这表达了她对教育研究的真知灼见。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教育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我们期待出现一大批有思想、有思考、有思路的教育家。祝愿李老师的教育主张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研究》杂志原总编辑)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8-04-11/17553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