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回看名师的脚印

[db:作者]  2019-11-1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陶继新论道名师》 陶继新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陶继新论道名师》是一本无法快读的书,在阅读中我总被书中的文字牵绊,被书中的情感拖拽。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在读人,与其说是读人,更准确说是在问道,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去追寻“名师之道”。

    在本书中,陶继新老师选择并采写了我国当代小学教育领域中的18位语文、数学名师,将其成长故事、教学主张、最新研究成果等汇聚成18篇有趣、有料、有情的文章。他所写的每位名师的内容是“各美其美”,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看到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缤纷万象的教育风景。

    本立而道生

    名师成名,各有其道。尽管每位名师的个性不同、风格各异,但有其走向成功殿堂的共性特征。

    名师之所以成名,除了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其高尚的人品。这18篇文章中,都洋溢着一股正能量:为人的正直,为学的守正,学术研究行正道,一身端正不偏斜。例如,书中采写的已故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就是中国小学语文界“真语文”的代表。贾老师坚守“真语文”的四“真”特质:真教师、真学生、真文本、真读写。通过文章,读者能感受到贾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正义坚守,这也使得贾老师成为最受教师们喜爱的特级教师之一。

    已故名师于永正则以其宽厚温柔之美,彰显出高尚的人格。诚如陶继新所说:“在于永正老师的‘词典’里,温和与宽容是一对同胞姐妹,宽容体现出来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大度,而且还是待人以善的美德。”在于永正老师的追悼会上,我与陶老师不期而遇,都有一种“其人虽已逝,千载有余情”的感叹。

    很多年前,吴正宪便已成为全国小学数学界大名鼎鼎的名师大家。可在吴老师已经“立己”且有更大发展前程的时候,她却想到了通过“立己”而更好地“立人”与“达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则让她的这一宏愿得以实现。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认为,本真是语文教学永恒的旋律。那么,什么是本?什么是真?吉春亚在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不断实践,提出了她的“本真”说。

    不只是贾老师、于老师、吴老师和吉老师,本书中采写的其他老师都有着这一共同的特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孔子的教学总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格高尚,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本立而道生。

    对阅读的沉迷

    勤奋,也许是名师公开的秘密,但在勤奋的实践与研究之路上,还有一个更为集中的相似之处——对阅读无以复加的沉迷。

    陶老师采写的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就是一个“天天阅读”的读书人。王老师的阅读范围特别广,涉及种类非常多。十年之前,其家中藏书就已达一万两千多册。本书的文章中,就专门写到他向老师们推荐阅读成长的“六六书系”——国学书系、灵性书系、美学书系、文学书系、教育书系、语文书系。

    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认为,书籍,是一盏生命之灯。从本质意义看,这些书是为生命打底色的。几十年来,他从没有与书疏离。在他读经典之时,不只是汲取大师的精华,他也与这些大师进行心灵对话,感受其乐无穷的幸福。所以,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以书为伴,用书来滋养自己的生命。这种大功夫,甚至可以说是笨功夫,恰恰是其走向名师的关键所在。

    丁惠臻、陈千举等教师之所以脱颖而出,也都与读书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可以说,每一位名师,都是在自觉勤奋的阅读中成长,甚至可以说,是阅读,尤其是高品位的阅读,点亮了他们生命的前程。

    名师之“名”,是立体而多元的。曾经的“一课成名”不符合当今时代对名师的要求。本书中的名师,更不是故步自封,保守着已有的几节课、几篇文章、几个金句。相反,他们都是力求不断创新,勇于挑战自我。

    例如,陶老师采写的“全人之美”课程的总设计师干国祥老师,就是本书中创新者的代表。他创建的全人之美课程——强健体魄、舒展身心的“身体课程”,闲暇出智慧、艺术悦人生的“艺术课程”,启迪灵性、升华境界的“智慧课程”,从自由王国抵达自我实现的“人格课程”,每一门课程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组合,构成了全人之美。这是极具创新性的课程系统。

    贲友林曾是传统课堂教学名师,他在反思自己的时候,进行了大胆的自我否定,走向了“学为中心”的创新之路。于是,他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单方面授课,而是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整个授课过程从“为教师的设计”走向“为学生的设计”,展现了数学教学中的生本形态。

    在这些名师的成长之路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汤之盘铭”之上的九个醒目大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是一以贯之的创新品质,才让这些名师一直与时代共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功到自然成

    相信读者和我一样有强烈的好奇:为什么陶继新老师要叩问名师的成长之道?这本书又能带给大家什么样的启示?

    功到自然成。正如陶老师自己说的,他希望广大教师不但要学习名师的教学艺术,更要领悟名师背后所下的功夫,“学而时习之”,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有功夫的老师。“只要老师下了功夫,技巧就会不求自得,课堂教学也会精彩纷呈,名师甚至教育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横空出世了。”

    此书中的18位名师的成长故事,为新教师指明了一条专业发展之路——下苦功夫,练真本事。在《功到自然成——孙双金老师走向成功的密码》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孙老师从上学到教师,再到校长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在下着大功夫,所以,才有了他在小学语文界叱咤风云的巨大力量。

    陶老师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写道:“不管干什么事,需要的不只是表面的技术,还需要内在的功夫。我所写的这些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都有其不同于一般的功夫。这让我感到,这种教育学那种教育学,其实都是功夫教育学。所有的大师都是积累了足够的功夫,才成为名师乃至大师的。”

    实践锻造名师

    阅读这本书让我们看到,这18位名师无一是“生而知之者”,更不是天生就“有名”,而是持续不断的“学而知之者”和自觉实践者。

    他们不但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中锻造自己。在实践的道路上,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还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波折与困境,但他们一点儿也不气馁,而是知难而进,继续前行。今天人们盛赞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及其名师光环的时候,可曾想到他的不易?即使在他获得了巨大成功,80岁高龄的他,依然风尘仆仆地行走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大道上。邱学华的文友汪甄南亦如是,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行走在数学教育实践一线上,才锻造了他那百折不挠的性格,并由此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薛法根老师教学中的“平”见出奇,“无”中生有,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奇妙;管建刚老师从初为人师的彷徨与焦灼到三大活动构建写作的动力支持系统,留下了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抓铁留痕的实践印迹。

    这也让我不由想到陶老师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除了持之以恒的阅读之外,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行走在采访与写作的路上。他不仅面对面采访名师,还要去听名师的课,像孩子般切身体验……这样的“嵌入式”写作,让笔下的名师更鲜活,更真实。所以,他的文章才有了触手可及的现场感、娓娓道来的故事性,以及“情动而辞发”的感情之水的流淌。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11-19/175875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