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精神成长与文化素养系列之二
教育的精神底气和文化根基在哪里?柳袁照说,教育的根在传统之中,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血脉。他是个以“诗性思维”存在的人,满怀诗意地教书育人、办学,直追“诗性教育”的神韵。教育需要“诗性”,需要“诗性思维”。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教育、教师,不妨静下来,换一种思考的姿态,倾听历史的回音和未来的渴望。——编者
■本报记者 杨桂青
自爱人钱钟书、女儿钱媛离世后,杨绛闭门谢客多年。但这一天,她不顾医生劝告,迎来几个特殊的客人。为此,她一大早就坐在书桌前,回忆母校的校歌,断断续续地写在纸上。
客人来自她的母校,原来的振华女学校,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十中。其中一位是她时隔多年后的继任者,现任校长柳袁照。
和她当年一样,柳袁照青春年少时在十中校园里读书,经风历雨之后,再回到母校担任校长。不同的是,杨绛最终选择了离开,振华少了一位校长,文坛多了一位大家。而柳袁照在回到母校后,“慢慢沉睡的灵感开始苏醒了”,教育界多了一位拓荒者,苏州文界多了一位作家、诗人。
他说:“我是个边缘人,在学校改造过程中,我穿行在校园和园林之间;在办学理念上,我穿行在现实、传统和未来之间;作为语文老师,我穿行在教师、作家和诗人之间;在功利主义的背景下,我又是穿行在功利和超然之间。”在不断的穿行、发现和整合之中,他找到了“诗性教育”,他说:“学校应该是诗意的教育天堂。”
精通近10种语言的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艺术等各个门类中。同样地,诗也渗透在传统的教育中,使教育也有了诗的神采。从“六艺”,到科举八股,到蒙学,中国传统的教育都带有诗的特点。
青梅煮酒品校园
“诗性教育”首先是形象的、审美的教育,十中的校园给了它生动、美丽的形象表达。“最漂亮的学校”、“最充满文化气息与古典园林气息的学校”、“最具有中国魅力的学校”,这些话,都是来过苏州十中的人,赞美这所学校的。
这边风景,园林独好。
这里是苏州织造署遗址,康熙和乾隆下江南都曾在此驻跸,行宫在织造署西侧的西花园,现在是校园的一部分。曹寅曾为织造,曹雪芹在此居住,西花园有《红楼梦》大观园的影子。
园林少不了灵石。《水浒传》中梁中书失落的“花石纲”,就是西花园中的太湖石瑞云峰,诗人袁宏道称之为“妍巧甲于江南”,张岱称之为“石祖”。苏州十中南校区,也就是2002年在一个薄弱校基础上创办的振华双语实验学校,其名胜一是状元府,即清代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故居;二是相王庙,为纪念春秋时期的治水英雄赤谰而建。百年校庆前夕,柳袁照觅得一块灵璧石,安置在相云园,取名相云峰。相云峰与瑞云峰遥遥相对、阴阳合和,柳袁照把它们当作教育信念的象征。
园中有泉,有古井,历史均逾百年。
这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校园,几乎每一处亭台楼榭,都以校史上的人物命名。季玉厅、元培楼、时璋楼、璀廊……当年的校董、校长、教师、校友在校园里永远地留下痕迹。校舍、小路、石碑都成了精神的体现。
曹雪芹和《红楼梦》,在十中的课堂上依旧是从校园里的织造署遗址讲起的。《水浒传》和“梁中书失落花石纲”,也依旧从西花园的瑞云峰讲起。苏州文人陶文瑜感慨:“风起云涌的青梅煮酒,其实就在作业题上的字里行间。”百年风韵已经融进了学生的血脉。
陶文瑜的儿子陶理毕业已经两年多了,每次回家,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到学校里看看。
当年,校董贝时璋把儿子送到这里读书。后来,校友费孝通也把外孙送来了。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美石奇崛,景致有限而境界无穷,独特的校园美学,给每个学子烙下母校的印痕。
诗性的教育文化精神
“你以为,只要校园像一座园林,就是‘最中国的’学校吗?”有人曾这样问柳袁照。
校友、著名记者彭子冈的儿子、戏曲评论家徐城北说:“这所校园的美丽,还是比不上其中人文的美丽。”可以算作回答。
柳袁照说:“我坚信冷漠的校园不可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也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同时,我又坚信校园是教育的一部分,一草一木更是办学信念的体现。”
说十中是最中国的学校,十中的教育是一种诗性教育,不仅是因为美丽的校园,还因为“诗性”的办学理念。
柳袁照满怀诗意地做着校长。在《静听种子破土》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候鸟衔来了夕阳,从水那头/我于桥头看风景/静听一颗种子在泥土发出膨胀之声/手拿一根一丈八尺的竹管/吹动天空杳远的雁声”。那根竹管吹动的雁声,是百年流响。
清朝末年,国运衰败,新学渐兴,老校长王谢长达,一位从未受过欧风美雨的朝廷命妇,提倡女子放足,并创办苏州振华女学校,提出“进德修业、面向社会、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理念,迎来了章太炎、蔡元培、于右任、竺可桢、胡适等一批名人。“名人办名校,名校彰名园”。柳袁照说:“这些站在历史风口浪尖的人物,思想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注定将指引着整个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教育主张延伸整整一个世纪。”几年来,他拜访了贝时璋、何泽慧、杨绛、陆璀等振华老校董、老校友。他说:“每一所学校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上,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血脉。”尊重历史的姿态,不仅赢得了校友的尊重,而且为学校找到了“底气”,找到了教育的精神传统和文化根基。
“感恩历史,传承文化。”柳袁照说,“教育不仅要面向未来,还要回到过去,要回到原点,教育的根在传统之中。”
而今,柳袁照提出,十中的文化精神和办学理念是“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质朴大气就是浩然正气,是一种实而厚重、素而无华、纯而不染、真而简明的精神。真水无香就是要返璞归真,不雕琢,不作假,淳朴一生。倾听天籁就是倾听自然之声,按照规律来做事,保持自然真诚的本性。他希望学生能带走三件礼物:本真、唯美和超然。这些理念的提出,得益于他就读教育部首届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期间的学习与思考。
诗性教育是纯真的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是超越功利的教育。他的办学理念诗意地表达了在功利之风日盛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对神圣理想的坚守。
诗性教育,是有历史传统的教育。十中的文化精神和办学理念,和蔡元培、费孝通等人的思想有一脉相承之处。
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他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柳袁照说,“我们的校园是百年来蔡元培美育实践下的一个成果”。
费孝通,振华女校收过的唯一一名男生,他提出的“文化自觉”,如今已成为柳袁照的追求。柳袁照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自觉,必须热情地推广我们的文化精髓,必须充满理性地去培养一代浑身洋溢着民族本色的现代国际人。”一位老师在英国访问归来后,建议在学校园林里摆上几个欧式电话亭。他答应下来,“这一点不和谐,反而更会突出整体和谐”。“美美与共”,成为他的另一种自觉和自信。
柳袁照常常讲起何泽慧的故事,说明创新人才一定是要科学性和人文性结合的。何泽慧与丈夫钱三强一起研究铀的裂变,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多才多艺,是振华女子排球队队长,曾带领球队在省里夺冠。毕业时,她篆书级训“仁慈明敏”,在西花园勒石纪念。“振华的办学,从一开始就坚持以大学精神引领学校的发展。大学精神引领,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引领,就是人文精神的引领。”他说。
诗意的学校文化精神,也一定是体现着平等思想的教育理念。
柳袁照曾经临时抱佛脚,苦练八大山人的书法,为的是在校园静远堂上题写匾名。他的原则是,校园内的匾额,不能由清一色的书法家来题写,一定要有学校老师、学生的字迹。王鳌厅建成后,他请了一位在书法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的女生题字,而在它的对面,是集王羲之字的泽慧楼碑石。
校园里的“振华廊”上镌刻着百年来每一位教师的名字,哪怕是最年轻的教师,名字也和蔡元培、叶圣陶、胡适等人的名字镌刻在一起。
这不是班门弄斧,而是“平等”,他要让老师和学生懂得,只要努力,就可以和名家站立在一起。
你可以说柳袁照是个“狂人”,但是,他的理念中洋溢着丰盈的生命的美感。这种生命感是诗性教育的又一个文化基因。挪威首都奥斯陆的维格兰人生公园的“生命之柱”,柱上有200多个人体雕像,一路挣扎着向上攀升。这是他的教育理想的一个隐喻。
不“圈养”每一位教师
杨绛在振华的“出走”,让柳袁照明白了:“不要把教师‘圈养’在校园内,允许他们走出校园,允许他们进出自如,成就大事业,这样的学校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学校。”
百年校庆前夕,十中的教师出版了20多本书。“仅有此还不够。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鼓励他们写教学论文、研究教材教法,他们可以去搞创作。”柳袁照说,“为什么政治老师不能成为哲学家、政治家?为什么地理老师不能成为旅行家?”
“现在,教育界十分强调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强调得多了,会不会专注于教师、校长‘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而疏忽了人文素养?”柳袁照的思考不断深入下去。
从2007年开始,柳袁照自己主管教学,尝试与教师一起构建苏州十中的课堂文化。
“我听过许多老师的课,如徐玉卿、徐思源、吴锷、沈郁菁、张红英等老师的课,他们往往把抽象化为具体,把枯燥的事物化为非常美丽的形状。一个念头逐渐在我脑中清晰起来,要构建审美课堂。”柳袁照说。
他把课堂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原始课堂,即无章法可循的课堂。第二种是功利课堂,一是考什么教什么;二是进行教育实验,实验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发展是第二位的。第三种是道德课堂,合乎道德要求,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第四种是审美课堂,教师在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下上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在“化境”中探求知识、发现真理。
“课堂要达到审美境界,不仅需要教育的信念,还需要教学的智慧。”柳袁照带领着学校的教师们,正在做着这样的努力。周颖老师正在尝试“沉浸式语文教学模式”,他说:“沉浸不仅是体悟,还是共鸣,在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共鸣。”徐寅倩老师正与同伴探讨“激活、重组、纳入”的课堂教学模式,她说,课堂要既带“科学性”又兼“创造性”,同时又含“道德性”的特点。作为最中国的校园,柳袁照说,将从“园林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生命校园、创造校园”五个方面来打造和诠释。教导处张惠钰老师说,要相应地形成环境、人文、智慧、生命、创造类校本系列课程。教科室徐蕾老师一直对应付升学和进行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感到困惑,“我们正在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文化自觉成就美之学校的实践研究’,立志于探索这个问题。”
以诗心化育学生
“虽然没有安排我讲话,但是我想作为校长讲几句,我申请使用做校长后的第一次否决权,你们在迎新长跑上的表现让我感动,二、三等奖取消,所有班级都是一等奖!”沉寂,接着,雷鸣般的掌声。“教育就是为了教育人,所有的规范和规定都该是活的,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就可以破格。”柳袁照说。
“其实,一次比赛中的成败,几个小时,顶多十几天,也就忘了。校长这样做反而会让我记一辈子。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鼓励我们。”高一七班的王垠龙同学说。
柳袁照像捧着水一样,捧着学生的心。学生喜欢这样的校长,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忧伤、一起喜悦。
柳袁照曾笑谈他的一次“演出”。在2008年高三元旦迎新活动中,他被主持人安排登台为全场学生领唱《隐形的翅膀》。“说老实话,长这么大,我宁愿写一首歌词,也不敢登台唱一首歌。但是,这一次我却犹犹豫豫地接受了。3天的时间,我早上6点钟,晚上10点钟,一个人在厨房里练。3天里我练唱歌的时间,超过了我50年生命中唱歌时间的总和。”柳袁照刚走下舞台就收到了学生的一个短信:“校长,你真有才。”“这是校长莫大的快乐与幸福。”他很满足地笑了起来。
在学生眼里,柳袁照还是一位好老师,他们可以和老师很亲近,前所未有。
柳袁照上作文课,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几个月前,他以“难忘(那个人,那一刻)”为题,和学生写同题作文,还让学生评价他的文章。“老师不写文章,怎么教好学生呢?现在为什么走不出叶圣陶、苏雪林、张羽这样的老师?像叶圣陶这样的大家,他们教学生的前提是自己会写诗、写文章、写讲义。”柳袁照说。叶圣陶曾在当年的振华学校做过国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胡适、鲁迅都来讲过学。
“在中学的作文课上,学生的性格特征或者人生倾向已经显现。如果遇到一位好老师,学生就可能有一个好人生。”柳袁照说。很遗憾,文化人难以到学校来上课,因为和高考无关,校长和家长不需要他们。
“校园里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大家?是因为学习内容缺少能让学生灵动起来的人文气息。”就在2009年高考之前的第99天,柳袁照举办全校诗歌朗诵会,请苏州的知名作家、诗人参加。一次不过瘾,他们又举办了第二次。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说:“这一天的短短的朗诵会,给了这个校园一个气场,这个气场,就是文化的氛围,就是素质教育的环境。”
“我们不是要学生都成为诗人,而是要让他们有诗意的生活,拥有浪漫的情怀,不要所有的事都看得那么功利。”柳袁照说,他在以诗心化育学生。“我的老师陈玉琨教授说,学校应是最美的世界。美是超功利的,教师成为审美之范导,学生成就完美之人生。这是我一直记着的。”
教育需要诗性思维
“我出过5本书,有关于教育的,还有散文集、摄影集。近两年在《人民文学》、《诗刊》、《文汇报》、《苏州杂志》上发了大约五六十首诗。我搞不清自己首先是校长还是诗人。”
对柳袁照,这是个基本问题。作为诗人,他的生命在于诗美,在于超越。作为校长,他要务实,要为师生的成长负责,为学校的前途担忧。
其实,柳袁照已经把它们统一起来了,因为他是以“诗性思维”存在的人。虽然,他可能时时刻刻处于两种身份的挣扎之中。诗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诗性思维,它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智慧。
一位活跃在教育界的前辈曾提出“形象的教育学”的说法,苏州十中的校园和教育,就是一种形象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的思维方式是诗性思维。
这种思维把生命定格于一个一个的意象。十中的校园,是文化之美和教育之美的具象。也许,只有诗人才能守护住那份已经氤氲了百年的历史文韵。
这种思维方式是审美,是浸润。它拒绝毫无生气的灌输和一切生硬的强加。“‘浸润’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师生时时刻刻都浸润于文化之中、教育的氛围之中。”他说,“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而连接在文化精魂与办学使命之间的桥梁是美,是美之浸润。”
这种思维方式不割裂传统,在现实的土壤上,历史与未来、教育与文化、教育之美与教育制度浑然一体。他说:“当下中国文化之美应该是现代中国美的教育制度的出发点,在传统的文化教育制度中,汲取具有永恒之美的智慧精髓,结合传统的文化之美,重塑极具包容性又不失中国风范的当代中国美的教育管理制度。”
这种思维方式尊重一切积极的生命。他提出,不能仅仅关注人,以人为中心,要以生命为本,关注生命。
这种思维并非虚无缥缈,人的行为也并非放荡不羁。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民族教育理想的参悟,已经使这种思维方式升华为柳袁照的一种信念和自觉。
在柳袁照的教育话语中,你很少会听到师德、师爱、学生思想品质等抽象的词语,但这并不表明他为了美而放弃了道德,恰恰相反,“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的浸润,已经在一个更高的点上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曾有一位来参观的校长问柳袁照:“校园里这么多文物,你不怕学生会破坏它们吗?”这一下问住了他,他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摆在各个角落中的瓷器,没有一件破损过。装饰在各个亭子中的金砖,也几乎没有刻痕。学校党委书记丁杰说,教育不是说教。
十中老师的工资在苏州不算高,但是,来到十中的老师,并没有因此而被挖走。冯晓艳老师曾写了一篇文章《做一名简单、幸福的教师》,这是教师的心声。
你也很少从柳袁照那里听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类词语,这并不表明他为了超然而放弃了升学率,恰恰相反,他会为高考成绩提高两分,和老师们一次又一次地切磋。
他们是在一个更高的结合点上尝试着调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裂痕。这个结合点,可能就是教与学、诗意与现实、教育与文化、美与善的真正结合。而促成两者结合的,是一种诗性的思维方式,是对诗性教育的执著追求。教育需要这种诗性思维。
文化小档
柳袁照崇拜屈原、李清照,喜欢卞之琳、戴望舒、海子。在国外的诗人中,最佩服泰戈尔,喜欢他的博爱和他的那句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他也喜欢英国彭斯的那句诗:“我的爱人是红红的玫瑰。”
喜欢写诗,写散文……他在语文课上接受文学启蒙。秦兆基是柳袁照的语文老师。当时,秦老师发现柳袁照文笔不错,就有意培养他去写作。大学毕业后,柳袁照当了语文教师,课余时间仍在写诗作文。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句话:“写诗有可能毁掉一个青年的一生……”那年,他28岁。从那之后,直到45岁,他再也没有写过诗,而是在市教育局的工作岗位上专心致志地写公文。
喜欢八大山人的书法,有自然的风采,不做作、不逢迎,潇洒率性。
喜欢玉,大器不雕,影响了他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喜欢瓷,因为只要不去碰它,瓷可以永恒。
喜欢石头,因为石有灵性,曾觅得灵璧石、童子读书石、起步石等,置于校园。
喜欢摄影,最早是想要记录学校的样子,现在,随身带照相机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中多有仰拍镜头。
上期回放:《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 详见2009年12月30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