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讲好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db:作者]  2017-08-04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CFP供图

    观点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新实践中,能够立足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鼓励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基本内容、实践发展等进行研究,推出创新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也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必须消除“去政治化”倾向。所谓“去政治化”,就是不考虑研究和教学到底是“代表谁”“替谁说话”“维护谁”的原则问题,而只讲“价值中立”,只追求一种学理上、逻辑上、概念化的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为民谋利、坚持人民评判作为准绳,从人民中汲取发展营养和智慧,孕育推进经济发展的思路。需要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要内容;需要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民的精神渗透其中。无论是对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政策及措施的制定,还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都必须贯穿鲜明的民生导向,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如果离开了这一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就会出问题,我们培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会出问题。

    因此,第一,必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坚定地把握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一根本点。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倾听人民呼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本着基于人民,为了人民,向着人民,对人民负责,让人民获益的态度,回应人民群众诉求。第二,要开展实际情况调研,对社会贫富差距、经济下行压力、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这些正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和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会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把握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中确立了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从而使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了准确性、科学性,同时也使唯物史观本身的科学性得到了充分证明。马克思一生的宏伟巨著《资本论》,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光辉典范。没有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不可能创立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自始至终都贯穿并运用着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体现着政治经济学价值的真谛。

    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当代中国的经济实践做出研究。一是要认识到求真务实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内容,是研究的根本方法;二是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分析问题、正面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三是要认识到系统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

    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中,必须贯穿唯物史观分析的思路。以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过程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讲授一种关系所包含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来展现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讲好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新实践中,能够立足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揭示新特点新规律,勇于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提炼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要学懂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须了解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从源头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

    首先,要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神实质所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探讨其理论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中把握它们的“脉路”“进路”,从而把握政治经济学内容中的中国思想、中国主张和中国价值。

    防止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在学术界,有些学者力主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和话语权已经出现了弱化现象。在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分不断被压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此,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防止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被边缘化”。

    第一,在高校经济学学科的研究教学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保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成为高校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课程,并对什么专业设为必修课、什么专业设为选修课做出明确规定,研究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研究教学,认真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对接问题。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鼓励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基本内容、实践发展等进行研究,推出创新性的成果。同时,支持一些学术期刊成为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阵地,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生态环境。

    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一些主要高校设立并建设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研究教学水平,培养新生代年轻教师,扩大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师队伍。(作者张雷声,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08-04 180000/17610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