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不自觉地会被学校的气息所吸引,教师们充满活力的身影,孩子们舒展绽放的笑容,校园里和谐自由的味道……这得益于学校着力建设“生态教育”特色,将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理论融入学校教育,依托“生态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特色文化促进品牌发展”的办学思路,在“为生命成长奠基”办学理念浸润下实施的生态教育,构建了“多样·共生·平衡·发展”的多元教育生态共同体,实施全方位育人,促进孩子的生态成长、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最终实现师生生命成长。
生态课程——
呵护生命茁壮成长
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学校构建了以“教—学—生—成”为基本要素和流程的生态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了以健康体格、健全人格、良好人际为一级目标的生态教育目标体系;建立了以可共鸣的预设、丰富可拓展的教学内容、诗意和谐灵动的教学过程、精巧个性化的教学素养、活跃全面落实的教学效果为评价目标的生态教育学科评价标准与办法。学校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创建生态学科课堂和生态活动课堂。生态学科课堂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立的学科教学为主,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生态教育》)的研发和实施。生态活动课堂把学校活动课程化,其具体实施途径为三大主题文化节,即“生态杯”音乐节、体育节、读书节。学校每年举办“春之声”歌咏会、春季运动会、“秋韵”课本剧表演。每两年举办一届学生艺术节。各社团组织按计划,经学校少先队统筹安排开展社团活动,跳踢单项、棋类、航模、创作笔会等,学生自行主持,自主参与,形式活泼,影响广泛。
生态课堂——
激发生命如花绽放
目前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涪陵六小在开展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生态课堂挈领的生态教学,构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教育——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像有一种魔力在吸引着我,完成课堂基本任务后,我可以做能力提升部分,也可以帮助同学,一举多得,我们喜欢这样上课!”这是新的课堂生态带给同学们前所未有的动力。
生态课堂凸现了三个特征,即和谐、灵动、生命化。其中,生命化是生态课堂的根本。学校将课堂教学特征化,并以此特征作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同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
传统课堂下只能照顾多数学生,很难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在生态课堂指导下,教师们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鲜活的生命个体,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自主权。师生关系不再是发令方和被指挥方,而是合作伙伴;不再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是教学相长的动力。生态课堂的实施,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课堂,也享受这样的课堂。
生态队伍——
激活生命成长动力
课堂的提升、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提出了教研必须“研之有物、研之有效、研之有乐”,通过开展生态教育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长足发展。学校每年举办“生态杯”赛课活动、“生态课堂研讨课”活动、“生态教育”教师论坛、“生态教育”对外开放活动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同时,教师们也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科特点,在关注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前提下,构建起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堂,比如绘本阅读、生活化数学、美术主题教学等体验式、对话式、讨论式课堂形态,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空去独立思考、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认知自己。
生态德育——
塑造生命必备品格
学校首倡从师生的满意度、师生的融洽度、师生的幸福感三个维度打造“幸福家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态德育圈”“生态智育圈”“生态美育圈”“生态文化圈”为主的“生态教育”实质内涵,让每一位教师从中得到更生态的职业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更本真的成长快乐。学校每年开展“生态教育幸福指数”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倾诉的快乐,——我为自己喝彩”主题周活动;在教师中开展“我的眼里只有你,——我为你骄傲”学生成长手记;开展“心有灵犀一点通”师生合作体育节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向着生命的高处发展,看得更广,也走得更远!
学校每年举办“生态杯读书节”活动,评选“读书小博士”“读书小星”;成立了“生动”文学社、“足球小子”俱乐部组合、“百花沐光”合唱团等社团组织,在实践中培育学生良好志趣;开展“特色班级”建设,在书法、绘画、小提琴、故事大王等特色班级创建中,培育有力的班级团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立于这方乐土,阳光地放飞他们的童年梦想,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人生。
让教育回归自然,让生命焕发活力,让生活充满阳光,是涪陵六小不懈的追求。生态教育就是尊重教育规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提供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适合的雨露,而后就是等待花儿静静地绽放。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薛相锋 查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