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供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推进,教育领域以微信群为“主频道”的班级群、师生群、家长群、学校群等大群小群,“群星”闪现,悄然改变着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
微信群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沟通更方便了,管理更高效了,等等;但也存在一些诸如“拍马屁”“帮忙拉票”以及微商等问题。如何开展教育微信群的管理治理工作,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1 微信群给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沟通更方便、管理更高效、教学更丰富
湖南省保靖县幼儿园大三班学生家长享受到了群的“红利”:除了通过群随时看到孩子吃饭、穿衣、游戏等在园情况外,家长们还会经常讨论如何教育、辅导幼儿饮食,互相借鉴。
教育微信群方便了家校沟通。保靖县生态能源局干部彭舒敏说,新生刚入园时,哭闹不止,教师哄住这个,那个又哭了,家长那颗舍不得的心跟着孩子留在幼儿园。一天中,家长不时向教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有了家长群,教师在群里把孩子一日活动呈现给家长,他们楸着的心也就落地了。家长也可以在群里及时接收班级活动安排和教师工作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沟通上的方便,向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安全知识;根据季节变换,发一些预防流行疾病知识,提醒家长注意预防。
除了沟通更方便,很多教师也感到管理更高效了。
在管理上,教育微信群带来的便利“一目了然”,保靖县隆头小学校长贾光华表示,第一,实现了随时直达。利用微信群,学校可以向教师和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管理理念、培养方法,从而达到家长和学校“站到一边”教育孩子的效果。第二,实现了无缝对接。教师可利用群在跟家长私聊中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充分保障每个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第三,实现了矛盾化解。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疏忽,导致学校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引起家长的误解,甚至不满,利用微信群私聊,通过“不直接接触”的方式,跟家长沟通,避免了很多言语和气氛上的尴尬。第四,实现了全景展现。在农村学校,学生一大半都是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的家长最惦记的就是孩子,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群把课堂、作业、活动、就餐等场景,实时拍照上传、视频直播,全景展示学生“在校动态”,让千里外家长“零距离”接触孩子。
“以前,我们一年差不多要安排一个人专门到局里取文件,现在有了微信,我们直接网上取文件,再也不要赶路‘两头跑’了。”提及微信群,保靖县最偏远的吕洞山区夯沙学校校长石先贵说。
“教育微信群大大加快了工作速度。”这是偏远地区教育人最明显的感觉。保靖县龙溪学区校长谢晋管理的龙溪、太平、昂洞、龙溪坪四个教学点,分居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教师一个钉子一个眼地蹲在课堂岗位上,每周要把几十个教师集中起来开会,显然不太现实。微信群让他少了奔波之苦。每周一上午9点前,他都会把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安排和需要强调的事项整理出来,发到学区教师群里,让教师们按时领取,及时展开工作,这样让教师们少了打电话问这问那、跑来跑去的麻烦,工作上的问题都在群里快速解决了。
和谢晋的感受一样,毛沟学区校长彭必文负责的“盘子”更大,管理17个教学点。以前开学检查,骑摩托车到下面“转一圈”要整整两天时间,要是中途有工作布置,要么带口信、打电话或派人“跑下去”,开展工作很难。而现在,工作任务直接通过微信发下去,全学区百多号教师同时“受命”,同步展开。“原来14个‘老大难’村小、教学点老拖‘后腿’的现象没有了,很多工作做得比总部还快。”彭必文兴奋地说。
保靖县毛沟小学教师黄先玉说:“教育微信群方便了我们提交资料,留守儿童、学籍信息之类的表表册册,统统可以上传到群里,免去了以前老师跑去跑来交资料的麻烦。”
“教学丰富了。”保靖县实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田忠书,每天把家庭作业用通知单的形式发到家长群里,让学生自行打开作业盒子,像“快乐向前冲”闯关一样逐题解答,直达终点,此举很受学生欢迎。他说:“教育微信群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是通过群发布课后作业或复习资料,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二是通过群开展线上答疑,及时了解学生疑难问题,有效解决学生疑惑,提升了学习效果;三是通过群向学生传递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的好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了身边的人。”
“师生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放学或放假时,学生难免会碰到各种不懂的难题。以前,这种情况只能等到上学时再问老师,现在遇到难题,只需在群里问一下老师,便能及时得到点拨。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群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保靖县农村教师唐文贵很支持师生群平台的打造。
2 教育微信群存在哪些问题?
信息杂乱、缺乏“热”度、管理困难
教育微信群在给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信息杂乱。乱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管理,群发信息未能严格控制,导致群内信息发布杂乱,充斥各种杂音,淹没了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保靖县环保局干部向超讲了“三大问题”:一是刷屏严重问题。部分家长热心回复,热情似火的“废话”太多。例如,教师发布一条关于天气异常或传染疾病来临,告诫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等信息。信息一发布,好几十个点赞,家长争先恐后在群里发出“感谢老师”“老师,辛苦了”等回复,导致一条重要信息“淹没”在长长的回复里面。二是拉票问题。部分家长发布一些“帮忙拉票”“帮忙砍价”、微商宣传和虚假等信息,破坏了群的纯洁,逐渐降低群的关注度。三是炫耀摆阔问题。个别家长把群当作炫耀的平台,晒玩、晒吃、晒车、晒玩具,等等,伤及部分家长和孩子的自尊。
其次,很多群缺乏“热”度。
农村教师向发明表示,我们无法避免很多群不活跃的尴尬境地。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与教师间缺乏有效沟通,虽然偶尔有工作动态、通知通告等通过群发布,但总体来看,大部分群只是作为管理部门一种管理工具,导致大部分受众被动接收信息,而不会共享共创信息;二是教师与家长、学生间缺少互联互动,群为家长提供了一条直联教师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教师的机会,理论上是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了解,增添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密。但实际上,由于很多教师或家长不能认识到群的作用,没有转变沟通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而在家长群、学生群中没能发挥出主要作用,导致群内活跃度很难提升,感受不到群的热度。
他还表示,微信群的出现虽然丰富了管理手段,但推进工作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因为群是非传统渠道,在编写内容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传递时导致不完整,部分要素缺失等情况;另一方面,传递内容时,存在一定时延,出现部分接收者不能及时查收或未查收的情况,影响工作进度,大家认可度不是很高。
马王小学教师刘菊表示,群“遇冷”受客观条件和认识偏差影响。很多农村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差,无网络信号,加上农村不少老人不会用微信、不会用群。另外,很多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群里的事。
再其次,教育微信群在群管理上存在不少难点。
保靖岳阳学校教师田晓瑜详细分析了群管理上的几个“难点”:一是身份鉴定困难。群员身份有时得不到核实,比如,有些人入群,群主以为他是家长,结果,加进来后,却是做推广的。
二是全面推开困难。在农村,留守儿童太多,爷爷奶奶很多不会用微信、QQ。而班级群又常以群消息为主,导致有的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要全面推开还需要时间。
三是舆论管控困难。孩子在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常在群里你来我去直接“开战”,一时间,群成了泄私愤、吐槽平台。还有,不实言论的传播,无法得到及时阻止,群里舆论走向容易失控。有的家长会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毫无“营养”的文章发到群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提质升级困难。存在建设力度不足、缺乏统筹规划、缺乏规范约束、缺乏目标管理、弱化自学能力等问题。部分学生轻易获取习题答案,渐渐养成“存在问题—咨询教育群—获得答案”的惯性思维。
最后,微信群缺乏延伸,价值没有最大程度发挥。
调查中,乡村教师张小兵抓出了教育群“随意”的几个点:一是及时性不够。很多人为了不受群消息打扰,会选择关闭群消息提醒,造成的结果是,当某些同事在群里发出正式工作通知等重要信息时,他们也注意不到,造成接收通知不及时,工作贯彻落实不到位。二是权威性不够。一些本该通过较为正式方式发出的通知,为图方便,也在群里发,造成通知不严肃,不权威,工作效果不好。三是延伸性不够。教育群交流模式,就是单向文字或音像交流,没有把群的快捷发挥到最大值。
群“随意”,还表现在“自由创建”上面。在被调查的200个基层教师中,有超过八成教师表示被无聊的信息骚扰过;在被调查的530个学生家长中,有超过九成表示无聊的信息不招呼就来了。
“有时候老师会晒一些学生作业、考试成绩。成绩差的、书写乱的孩子自尊和家长的自尊都会受到伤害。”家长张启福如此说。在笔者发放的365份问卷调查里,有超过300个家长有过焦虑的感受,这种来自家长群的焦虑,城里学生家长比农村家长焦虑,要更敏感。
3 教育微信群应该如何展开治理?
立规矩、明要求、定主题、重方法
如何展开教育微信群治理?在解读这个方程式上,不少人围绕求解治理“最大值”,给出解答方法:
方法一:实名管理。实名制是群管理的基础。在微信群管理上,田晓瑜建议从两点突破:第一,实名申请。加群时,必须要说明学校、班级、姓名,才能通过群主认证。进群要第一时间修改自己的名字。第二,规范设置。严格按照规定格式显示群员信息,方便群主日常管理,方便群员随时联系。
方法二:立出规矩。“教育微信群,也要在规矩中运转。”保靖县幼儿园园长王桂莲如是说。
作为群主,要制定群公约,立出群规矩的条条框框。公约不但要给家长提出要求,也要给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划出一些不能触碰的红线。比如,不发不文明的链接、确定固定交流时间等。在规范家长群的管理上,要坚守个别问题,单独私下沟通;普遍问题,在群里一起交流。依靠“筑群守则”,打消信息骚扰的担心。
方法三:讲明要求。保靖县幼儿园大二班幼儿彭冬冬的家长在群管理上有着他的见解,他强调“三个问题”:一是时间问题。什么时间传?教师可以在群公告里说明交流时段,如无特殊情况,群员就要遵照该时间的安排。
二是方式问题。怎样传信息?教师在群里和家长沟通,要注意所公布内容要面向全体,要选取负责任的家长参与管理,激发群内家长的积极性。
三是内容问题。传什么信息?班级群仅用于学校发布通知、家校信息沟通交流,不得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信息、言论,不做聊天、打用,不发不该发的红包,提倡传递有关家教知识,交流教育经验。一些个人纠纷尽量私下与教师协商,尽量不在微信群里发布有损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形象的言论,或发泄负面情绪的不实信息。因群发信息,造成重大影响或触碰法律法规的群员,要严格追究个人责任。
方法四:明确主题。教师可以通过经常性召开班级群会议、群班会、群小组讨论会、群主题讨论会等方式,引导大家大胆交流。还可以定期搜集一些习题、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资源,实现较大的教育价值。
家长可通过多参加群班会、群讨论,谈自己看法,问教育方法,加强与教师和自己孩子以及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剖析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黄先玉建议群里要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讨论步骤。要明确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再开始下一个问题的分析、交流、讨论。不至于让一个问题还未解决,就被下一个问题淹没。二是明确一个主播。群里可安排一个群主播,对群气氛进行调动,对大家的讨论进行监管。特别是家长群,教师可经常发些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照片,更新群内容。
保靖县幼儿园大四班刘旭航的家长认为可以丰富群主题内容。比如,可以增添教师教研、培训、比赛等教师风采方面的内容,可以增添班级活动、趣味游戏等班级风采方面的内容,可以增添德育活动、各种比赛等幼儿活动方面的内容,可以增添各种通知、家长会等通知公告方面的内容,可以增添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等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
方法五:注重方法。在注重群治理方法上,保靖县复兴学校教师林媛媛认为要在“应该”和“不应该”上坚守原则。作为孩子的家长,“不应该这样做”:一是每日无数次到群里向教师询问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园出现新情况;二是教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教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被抢,没抢到就急得不得了;三是集赞、代购、拉票等,让群成“市场”;四是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家长“应该”这样做:一是自我调节,提高问题孩子的适应能力,要对教师充满信心;二是良性沟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围;三是晒娃适度,不要过度张扬;四是理性对待,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点赞;五是注意时间,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教师直接联系。
作为教师,尽量“不要这样做”:一是在班级群里点名批评孩子;二是过度依赖班级群,忘了“面对面”;三是不经考证随意转发网上信息,造成家长不必要担心;四是“发号施令”,交代家长后,就撒手不管了。建议教师“应该这样做”:一是个别学生问题,可与家长单独沟通,普遍问题,可与家长“群聊”;二是群晒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个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三是在每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或类似的话语,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骚扰;四是注意说话方式,对一些不适合在群里发布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五是紧急情况,群员间可以直接联系。
方法六:开展激励。添加激励是群治理的重要手段: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统一组织、多级管理等模式,调动群建活力、发挥群优势,从群员数量、活跃程度、工作情况等方面,对学校群建设进行评比奖励。同时,对群工作推进不力的学校,责令整改。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群等级的方式,提高群活力。学校方面,应加强群的日常管理,通过为群管理人员设置一定奖励激发群管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评选年度或学期用群解决大问题、完成大事情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进行表彰,从而激发大家爱群、建群、护群、用群的最大热情。
专家观点
规范管理,让正能量主导教育微信群
商南花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施行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像教育微信群一样的各类互联网群组已经进入了“民用官管”时代。作为教育人,应当顺应技术变化,规范管理微信群,让正能量主导教育微信群。
制定好群规。给教育微信群制定群规,让教育微信群作用发挥遵循一定规矩,保持良好秩序应该摆在首位。针对教育微信群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传递负能量、发布、刷屏、无用信息太多等问题,可以制定与之相关的群规。如禁止在群内发布任何危害国家及个人利益的言论;成员相互包容,禁止有歧视、攻击、过激等不良言行;禁止在群内转发和教育无关的“帮忙拉票”以及微商等信息;避免刷屏,能私聊的不在群里聊,有些通知注明:此消息不用回复……
规定交流时间,固定时段群聊。教育微信群的主要作用是交流与工作,过度使用会给人带来不适。要给教育微信群明确群聊时间段。如通知、工作布置之类的消息每天早上9∶00之前发布。这样,群成员只要在9∶00时快速浏览群消息就可以获知一天的工作或活动布置并做好相应安排,不用再担心因漏掉消息造成失误。交流和分享时间则可以定在晚7∶30—9∶30,还可以在晚饭后6∶30—7∶00设定半个小时的答疑时间,这样既保证问的人不会随意随心问,答的人也能及时答。除明确的群聊时间外,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可以私信相关群成员。这样,即使因为群消息多,大家设置“消息免打扰”模式,也可以在明确的群聊时间段有选择地去查看消息,更好地平衡个人空间和群组喧嚣的关系。
规范互动交流内容,引导好“群员”。有教师感叹:自己有“班级微信群恐惧症”。恐惧群里总有读不完的未读信息;恐惧家长在群里提出一些不中肯的意见,自己不答不是,答也不是,生怕一旦说错话,群聊就变成了“群架”。也有家长抱怨:教师在群里布置作业,看似方便,其实让孩子养成不抄记课后作业的坏习惯,自主性和责任心大大减弱。因此,根据各类微信群的职能,给出明确的交流互动界限,规范微信群里的聊天内容和范围非常有必要。如,多发献计献策、学习互助等正能量内容,工作建议、个人诉求之类的消息要点对点和相关人员私聊,不允许发争吵、涉及人身攻击、敏感信息等会影响群氛围的内容。
加强服务示范关注,建设好“群力”。让教育微信群充满正能量,需要群主和群主要成员加强服务,充分挖掘典型人和事加以分享示范,并及时关注群成员的需求,积极面对解决。久而久之,就能形成积极的“群力”。
(作者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入选者、湖南浏阳新翰高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