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云南师范大学发布《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专职辅导员(博士)需求信息》,称该校欲招聘15名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其中男生公寓辅导员12名(男性),女生公寓辅导员3名(女性)。
招聘消息一出,舆论纷纷热议“学历贬值”的问题。以经济学的观点视之,如果个人拥有的教育年限大于从事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年限,即属于“学历贬值”。从招聘公告来看,公寓辅导员所从事的宿舍管理工作并非唯博士学历才能做,的确有“学历贬值”的嫌疑。因此,有网友进一步分析认为当前博士就业情况堪忧。上述言论乍一看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起来,博士“学历贬值”论站不住脚。
这是因为,就像报道中云南师范大学校方发言人所回应的,“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般宿管工作,不是一般的老师或一般的学位可以做”,在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确需要优秀的人才投身其中,这不算大材小用。而且,从用金钱衡量的“工作价值”来看,该工作待遇水平不低。在招聘启事中,该校按照人才级别给予不菲的金额配套。此外,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决定着当前我国博士价值不会明显贬损。根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博士毕业生6.07万人,而当年全国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博士占就业人口比例不足千分之五,处于绝对顶端。近两年来,有知名地产企业以年薪500万招聘名校博士的新闻;有大量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在争抢人才中给予博士优渥待遇的案例,杭州甚至开出100万安家费补助吸引博士赴杭工作。挖人都挖不到,又怎么会大量贬值?
可见,“学历贬值”论并没有触达“博士宿舍辅导员”招聘事件的根本,更应关注的是招聘背后所隐约体现出的相对畸形的“学历至上”论。宿舍辅导员需要的人才特质与博士本该具备“科研能力”的特质之间有一定冲突,这才是此次事件让人费解之处。
博士即“窄士”,是在某些专业比较擅长的人才,而学生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辅导属于典型的教育工作,更多需要的不是博士的“专业知识”,而是对教育的热情。在一些发达国家,名校博士主动选择做小学、幼儿园教师的非常常见。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孩子就读的公立幼儿园班主任就是知名大学英语系的博士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已经30年。相对而言,选择更加热爱思政工作、热爱教育的优秀人才,而非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才是招聘的关键要素。
综观此次宿舍管理辅导员招博士事件被“围观”,问题根子在于“招”的简单化。理想的情况是,博士毕业生从事宿舍辅导员工作,不是因为学历本身,而是受到教育事业感召之下的自发行为。回想十余年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曾引发舆论哗然,时至今日会突然发现,那位一直热爱所从事工作的北大毕业生已经得到回报。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热爱,教育事业最需要的正是从业者的热爱与坚持。期待更多高校能沉下心来,主动进行长远的人才培养配套改革,吸引更多以博士为代表的精英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