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坐落在为追念廖仲恺先生而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院内。馆内收藏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及其儿女廖承志和廖梦醒一家两代人为中华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珍贵史料。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
1903年,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两人在日本东京结识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从此坚定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洪流。
1905年,廖仲恺夫妇协助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廖仲恺担任同盟会总部的副会计长和外务部副部长。
1922年8月,孙中山决心联俄联共,接受改组国民党的建议。廖仲恺在国民党改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后,廖仲恺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央党部工人部部长和农民部部长,2月又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廖仲恺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忠实执行“扶助农工”政策,积极支持工农运动。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定维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成为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左派的核心和旗帜。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豢养的暴徒刺杀于中央党部楼前。9月1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广州的黄埔军校师生、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20多万人前往悼念。
廖仲恺遇害后,何香凝强忍悲痛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为巩固革命统一战线而继续奋斗。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廖承志和廖梦醒在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蔡瑞燕说,英烈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大的生命力,不因时代的变化而褪色,真正了解,就会受感染。
据新华社广州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