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把篮球的种子播在每个孩子心田

[db:作者]  2017-08-12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第29届“苗苗杯”小篮球赛

    炎炎夏日,北京,清华园,第29届“苗苗杯”小篮球赛正如火如荼举行。河南省焦作市道清中学副校长、该校女子篮球教练聂钢已多年带队参赛,却仍充满激情。

    看着球场上热火朝天的比赛,站在场边的聂钢一不小心走神了,思绪回到了30年前。从孩子们身上,她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身影。

    30年前的1987年,还是焦作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聂钢,作为队员参加了第一届“苗苗杯”小篮球赛,由此开启了自己的篮球梦,也开始了她和“苗苗杯”长达30年的缘分。

    我们如幼苗,聚木成林

    30年前,聂钢还只是个11岁的小女孩。

    “那个年龄去北京,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聂钢至今还记得参加第一届“苗苗杯”的场景。

    胡同里小小的西花厅小学,水泥地就是训练场,教室就是运动员宿舍。孩子们把几十张课桌拼成床,各种花色的被褥、床单争相斗艳,带来了浓郁的家的气息……

    条件有些艰苦,但丝毫没有消减小姑娘们的激动、兴奋与热情。

    “首届‘苗苗杯’比赛是我这一生中所参加过的最幸福美好的赛事。”30年过去了,说起那次比赛,聂钢仍然很激动。

    这哪里只是一次比赛,组委会的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游览了北海公园、颐和园、故宫等;组委会还找来了中国女子篮球队,孩子们有幸和中国女篮联谊,见到了郑海霞等有名的篮球明星,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因为“苗苗杯”而成真了。

    十几天的比赛里,这群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旅行,一起练习,不仅交流了球技,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甚至持续到了现在,当年的小队友成了一生的朋友。

    30年过去了,从参与第一届“苗苗杯”的小队员,到“苗苗杯”的教练,再到理事会的一员,聂钢见证了“苗苗杯”的变化,“苗苗杯”也见证了聂钢的成长。

    聂钢回忆起当初刚做教练带领孩子们参加比赛时的懵懂无知,自己也会不经意间笑出声。那是去江苏参加比赛,湿热天气令队员们都很不适应,她第一次带队缺乏经验,结果当晚病倒了4个队员,当地的组织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孩子们没办法就近得到很好的治疗。

    聂钢心急如焚地跑到组委会开会的宾馆,一进房间就开始嚎啕大哭,内心的压力和无助在见到“苗苗杯”发起人齐孝序老师的那一刹那,完全释放出来。齐孝序立刻结束会议,带着其他老师一起返回住地,把孩子们送到大医院救治。

    那时候的“愣头青”聂钢因此一直被齐孝序戏称为“爱哭鼻子的小女孩”。但如今,面对突发状况,她已经从手足无措变成现在的淡定从容,聂钢说,是“苗苗杯”培养了我。

    他们如太阳,护苗成长

    “苗苗杯”已经走过了30年的岁月,它的开始,源于一群体育老师最朴素的篮球梦。

    1984年,为培养篮球人才,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分别在北京、哈尔滨举办了全国篮球发展重点城市小学生男子、女子篮球比赛,时任北京市西花厅小学篮球教练的齐孝序带队参加了哈尔滨的女子篮球比赛。

    “当时参赛的老师们都很兴奋,约定第二年再聚。”然而,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第二年的比赛没有举行。到了1986年,这些带队的老师们约在一起碰头,“干脆我们自己办一个可持续的、能促进校园篮球发展的活动”。

    于是在1987年,便有了聂钢参加的第一届“苗苗杯”全国小篮球邀请赛夏令营,当时参赛的队伍共有10支,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唐山等城市。

    “苗苗杯”是老一辈校园篮球爱好者们潜心做出来的作品,其宗旨是“育人为先,夯实基础,规范竞赛,淡化名次”。他们奠定了“苗苗杯”精神,并将之交给很多老师、学生,使得“苗苗杯”得以兴旺。

    齐孝序是老一辈的带头人,大家都喜欢称他齐老,采访齐孝序的时候,能隐隐感觉到他身上那股热血,他静静地坐着,就能给人那份激情澎湃,听着他讲述与“苗苗杯”的故事,能深刻感受到他对篮球的那份热忱。

    “‘苗苗杯’是真正的12岁孩子的比赛,不弄虚作假,只是想把校园篮球传递到每个孩子的内心。它是没有激烈的名次角逐的,它用等级来鉴定教练员以及队员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公平的综合评定,是真的在培养新的幼苗,给予幼苗光明的方向,守护她们的成长。”齐孝序说。

    大家总是戏称齐孝序和其他几位“苗苗杯”的元老为“老疯子”,而齐老更是大家眼里的“魔鬼教练”,训练的时候会从头跑到尾,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与活力。正是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敬的老人,帮助无数孩子实现了篮球梦。

    齐孝序回忆起“苗苗杯”这些年来走过的历程时,眼睛里常闪烁着点点泪光。“去重庆比赛时组织参观渣滓洞,汶川大地震后前往成都看震后的场景,去唐山参观地震墙……我们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们更丰富的教育,感谢这个时代所给予我们这代人的坚持与热爱。”齐孝序说。

    你们如徐风,伴我飞翔

    在“苗苗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无私地为孩子们指导训练,湖北武汉钢都小学体育老师贾辉就是其中一员。

    贾辉从2006年开始接触“苗苗杯”,2009年亲自带队参与“苗苗杯”。在贾辉眼里,“苗苗杯”和其他比赛最大的区别在于,很有助于基层学校篮球的发展。他表示,“苗苗杯”这个平台让他和孩子们能接触到各地的朋友们,大家相互交流切磋,能体会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谈到校园篮球的未来时,贾辉说,希望篮球协会再次给予“苗苗杯”相应支持,也希望赛制可以更加规范。教练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希望国家可以调动相关社会资源,避免白手起家的经济匮乏。

    对于齐孝序和“苗苗杯”的组织者来说,困难一直都存在。齐孝序用一位河南教育局局长为“苗苗杯”的题词来阐述30年来坚持办“苗苗杯”的初衷,“源于梦想,为爱而行,漫漫长路,选择坚持”,“举办比赛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有过犹豫,有过踟蹰,但是一想到那些家长的渴望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成长,我们就咬咬牙,狠心坚持了30年。”齐孝序说。

    这30年的路程走得很坎坷。

    由于纯粹是10位体育老师发起的民间活动,尽管发起伊始得到了国家体委、篮协退休领导的支持,但“苗苗杯”的身份一直游离于体制之外,曾多次受到质疑,直到1999年,才经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部批准纳入国家青少年篮球比赛计划,2006年,以理事会名义加入中小学体育协会篮球分会,“苗苗杯”才有了正式的“户口”,得到了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如今,体育产业进入爆发期,越来越多的商业比赛、公益比赛涌现出来,这项有着30年历史传统的公益赛事,如何生存下去,仍然是个难题。齐孝序的儿子齐岳在父亲年龄大了之后,顺理成章地接下这项工作,虽然做得辛苦,但是肩负着父辈的重托,齐岳说:“一定会把这项推动青少年篮球发展的赛事做下去。”

    今年7月底,第29届“苗苗杯”参赛阵容达到100支队伍,包括男篮、女篮,有超过400场比赛,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篮球赛事。“期待更多学校、更多孩子的加入!也期待‘苗苗杯’成为属于孩子们的知名赛事、成为青少年校园体育的知名赛事!”齐岳说。(本报记者 李凌 实习生 隆丝竹)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08-12 180000/17685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