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一个激荡变化的时代。在此时代,学校被置于不得不变革的处境,同时也因变革而有了创新发展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化挑战为机会,实现学校的有效变革与高质量发展?南京师范大学陈学军教授的《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书告诉我们,激荡变化时代的学校变革应保有清晰深厚的历史意识,既要有“前瞻”的视野,也要有“后顾”的智慧。
历史意识可以使得现实理解更为真实完整。合理充分的现实理解,是成功学校变革的基本前提。现实理解又不能局限于“眼下”现象的认识与思考。正如该书所指出的:“对于教育管理与学校组织现象的了解并不只是简单地考察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还要留意它们过去是什么样子,甚至很多时候,不对过去的样子加以了解,不追问它们是何以如此的,也会导致我们对学校管理与学校组织目下现实的误读与误解。”用胡德的话说,忽略管理现象的主要历史传统,“将产生荒谬的结果,使我们成为流行时尚的奴隶。历史知识可以治疗盲目接受新观念的幼稚病,历史具有潜在的颠覆力量”。历史意识可以使我们摆脱现实情境制约下的认识局限。进一步看,历史也是现实的一部分。过去的实践,并不像纪年时间那样一去不返,而是嵌入在当下。当下现实包含着过去(未来)。书中对于近代中学行政结构、性别结构与科部结构产生与演变过程的分析便显示,较之近代,当前的中学组织结构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就此而言,目下的学校组织结构既是现实,也是历史。
历史意识可以为学校变革汲取经验与智慧。一方面,历史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存在着;另一方面,历史又具有“过去完成时”的特点。当前学校变革实践中,“向外看”(外国、外地、外校)成为一种主要方法。事实上,“往回看”也可以为学校变革提供有效指引,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向外看”带来的“跟着走”的问题。罗廷光指出,过去史实“匪惟有助于解决当前问题而已,还可预测将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向来以服务现实应用为主要使命,很少关注教育管理历史的梳理与探究,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又集中在“制度史”和“思想史”方面,因此有关教育管理实践尤其是学校发展实践方面的史料与研究非常缺乏。
《演变》一书聚焦组织结构主题,对我国近代中学产生、发展及其管理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呈现和分析,为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当前学校变革的经验与智慧,提供了很好的历史素材与思想资源。譬如,该书提到的近代学校行政组织偏于形式化、行政组织不能一元化、事务管理欠合理化以及学校会议过多、公文表格过多等问题,也是当前学校组织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历史意识突出了学校制度环境影响的重要。“史论结合”是《演变》一书的一大特点。一方面,它从近代中学产生及其行政结构、性别结构与科部结构三个方面,全面呈现了近代中学组织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基本过程;另一方面,在解释与讨论这一基本过程时,在学校组织“技术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环境”的思想。技术环境遵循“效率原则”,是与确立目标或达到目标有潜在关联的环境,主要指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效运行的环境,如学生来源、师资提供、教学条件保障等。制度环境则遵循“合法性原则”,强调对各种制度性要素的承认和接受,而与学校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这些制度性要素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其中,规制性要素与眼下现实关联更紧,主要指法规颁布、政策制定、规则调整以及相关的监控、督察与制裁等可见的规章制定过程。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则主要体现了历史的积淀。前者指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评价性的、义务性的规则;后者涉及共享的概念、图式、范畴、模式以及理所当然的社会事实等。因此,学校变革中的历史意识,应着重体现为对制度环境中规范性要素与文化—认知性要素的自觉、理解与适应。
总之,《演变》一书告诉我们,学校变革不是也不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它抛不开学校内外部的历史,需要依赖历史所提供的经验和智慧,是过去复活、当下反思与未来想象的综合。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