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因文明交融而多彩

[db:作者]  2017-09-07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文明交融 (资料图片)

    教育对外开放的使命之一在于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夯实教育对外开放这块和平事业的地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厦将更加巍然屹立,通往大厦之门更畅通无阻。

    金砖国家合作跨越遥远的地理距离,并成功讲述一个故事,即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由厦门会晤开启的“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若要行稳致远,需要经济金融合作、安全沟通协调、人文交流互鉴三者协同并进。金砖国家合作旨在构建四大伙伴关系,其一便是构建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之地厦门,恰恰有中原文化、闽南文化、侨乡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在此邂逅、碰撞、交融。在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滋润下,厦门教育为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范本。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厦门的万种风情,几乎凝聚在鼓浪屿这片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正式把这座约1.88平方公里的岛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鼓浪屿现留存的931座建成遗产凝聚着历史,装点着现实,启示着未来。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用术语,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包括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乡村传统聚落。岛上的建成遗产既展现以泉厦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万邦来朝之盛景,亦饱含《望厦条约》后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威逼厦门开埠之血泪。这块昔日爱恨交加的“万国公地”,经由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最终馈赠后人的是一份景观遗产,更是一份精神遗产。

    这份精神遗产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多元性、平等性与包容性,是人类文明的三大特征。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教育因文明多彩而蓬勃

    景观遗产是厦门的文脉,精神遗产则为厦门的血脉。最新开馆的故宫博物院鼓浪屿外国文物博物馆之所以落户鼓浪屿,就在于该馆展品与鼓浪屿的建成遗产均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而选址又偏偏定在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教育对精神遗产传承之功,不言而喻。厦门教育由于多元文明交融的滋养,开时代之风气。1898年春,在鼓浪屿一幢牧师楼,“怜儿班”家庭式幼稚班悄然诞生,因应者云集,同年改为幼稚园。以“怀德”为名,该园掀开中国幼儿园历史首页。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理念渗透于园内每一个教育教学设计。翌年,园内便开设暑期师范,以“怀德幼师”载入史册。“闽粤南洋幼稚园教师,出其门者不胜枚举。”

    1906年,该幼稚园迎来一位特殊的5岁女娃。在此,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开启这位南洋归侨之女的智慧与志向。之后,她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完成中学教育并留校任教,后来离岛走向她奉献终身的中国现代妇产科学事业。这位鼓浪屿女孩就是“万婴之母”林巧稚。厦门女子师范学校由周寿卿牧师于1906年创办。周寿卿引进西方师资和现代女性教育,所培养的现代杰出女性还有他的侄女周淑安。周淑安是中国第一位女作曲家、合唱女指挥家和声乐教育家,她的成长受益于这座“钢琴之岛”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是由“御前清音”南曲、乡土民曲锦歌、西洋音乐融汇而成的。

    音乐、绘画、体育以及地理、天文、算术、生理学、代数、物理等,这些“洋里洋气”的课程在厦门学校遍地开花。1870年创办的毓德女学,1877年创办的怀仁女学,1881年创办的寻源中学,1889年创办的养元小学,1909年创办的福民小学……浸淫于多元文明氤氲中的厦门教育为中国现代化输送了方毅、卢嘉锡、童大林等国家科技战线领导人,还有被誉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的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马约翰。

    民心因教育开放而更相通

    作为厦门地标,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荣登《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纪念邮票。在多元文明荟萃之乡的厦门,办教育既要拥有“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情怀,又要拥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胸怀。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携手执掌厦门大学16年的同乡林文庆,以“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而孕育“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经历百年深耕,这种文化得以绽放,绽放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为高教品牌首次在国外建校),绽放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绽放在以金砖国家合作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

    教育在开放中谋求利益共享,在包容中追寻价值共赢。厦门所孕育的国际名人录里,有林语堂的名字。“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其作品堪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化现象。林语堂以中国故事为西方民众构建中国想象,唤醒道德理想,实现精神救赎。在用英语撰写的代表作《吾国吾民》中,林语堂写道:“情为人类的天性,理为永久的道理。情代表柔韧的人类本性,而理代表宇宙不变的法则。”让多元文明在学子胸中激荡,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在学子心中播撒,教育方可孕育林语堂式人才,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相通、情相融、理相连。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对外开放的使命之一在于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夯实教育对外开放这块和平事业的地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厦将更加巍然屹立,通往大厦之门也更畅通无阻。而“厦门”的寓意即为“国家大厦之门”。

    (作者:俞可 陈雅璐,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专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教育论述研究”成果)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09-07 180000/17925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