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始于一个设想,科学家用凝结在琥珀中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进而让恐龙复活。这如同一个文化隐喻,考古遗迹好比琥珀,包含着远古时代人类活动的信息,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还原,可呈现先民的的生活图景。上海音乐学院日前演出的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正是由贾湖骨笛生发的原创作品,用笛音折射出民族文化精神。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若干骨笛,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是迄今所见世界上年代最早的能演奏的乐器实物。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教授联合贵州一家箫笛公司展开研发实验,尝试红木、紫檀、杉木、紫竹、湘妃竹、苦竹、树脂合成材料等各种材质后,用树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复原出仿古骨笛,音色接近贾湖骨笛,且音准更精准,音质更丰满。原本在博物馆陈列的骨笛走入音乐殿堂,获得了再生。
《笛韵天籁》以先民演奏骨笛作为核心意象,不设一句对白,以音乐化手法展现了先民的精神文化世界。他们呐喊着围猎飞禽走兽,演奏骨笛表达收获食物的喜悦。乐神以竹笛清音为死去的动物安魂,流畅的笛声感化着先民。在乐神的指引下,先民放弃使用骨笛,改奏竹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随着岁月的推移,包含丰厚人格寓意的竹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管是苏轼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轻吟,还是笛声中昆曲的浅唱,都带给灵魂以滋养和抚慰。
笛音穿起一部精简的音乐史,构成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一条脉络。那穿空而来的骨笛声苍茫浑厚,甚至带着几分粗砺,却折射出先民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哪怕物质生活粗疏简单,他们依然探索制作乐器,通过演奏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为凡俗的生活赋予色彩和意义。乐神角色的设置和先民由骨笛到竹笛的转换出于艺术真实,其要义是人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与和谐共处。竹子成为一种饱含意蕴的文化符号,笛音袅袅千百年,融入当今的音乐表现和文化生活。
复原的仿古骨笛奏响了礼赞先民智慧的欢歌。尽管《笛韵天籁》以骨与竹演绎的笛音为主线,然而这部作品一点也不显得单调,恰到好处的烘托带给观众综合的视觉听觉体验。在交响乐队的演奏下,现场气氛被调动起来,笛音于粗犷处更粗犷,婉转处更婉转。环绕剧场的歌者轻声吟唱,带来竹肉相发的妙曼效果。情到浓时,交响乐奏出宏壮的旋律,众声和鸣,人的精神为之飞升腾跃。舞台背景的设计也别具匠心,光影中的山林生机勃发,古老的岩画散溢着质朴的美感,《千里江山图》显示出宋代的堂皇气象,这些都成为笛音流淌的文化背景。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笛韵天籁》在201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向观众展示来自远古时代的音乐符码,以及数千年来笛音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联。从本土传统中汲取创作灵感,融合西方交响乐形式,文化自信和开放胸怀尽在其中。不论从作品对古代乐器的借用来说,还是从主体笛音与其他艺术要素的互动来说,《笛韵天籁》都堪称一部彰显民族文化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