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回访】
把小卫星做成启明星
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 沈军
我记得很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孩子们制作的小卫星时说,你们很了不起,我上学时,也就组装个矿石收音机。后来,孩子们制作的卫星升空了,总书记还回信赞扬孩子们攀登科技高峰的热情和勇气。总书记在视察我们学校时,勉励同学们把科学爱好和科学实践从中学到大学连贯起来,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年,我们就尝试科学素养的贯通培养。八一学校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整合全国各地优质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国内外航天科技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培训,探讨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新模式,让孩子们有更丰富和更宽广的体验平台。
在小卫星项目首星飞天之后,学校正在围绕项目建立一系列航空航天科技的课程。这些课程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三年级贯通,未来不仅仅是一个校本课程或者一些选修课程,而是真正成为我们课程的主阵地。
八一学校是一所红色学校,学校创始人是聂荣臻元帅。最近几年,在校学生通过参与五地六校活动,了解聂荣臻元帅军事国防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了解部队的独特文化。我们感觉到,要把这种精神内化到孩子们的心中,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投入到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的体验和研究中来。作为红色学校培养的学生,如果将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那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中学生卫星制作项目?从育人的角度,究其原因是在学校课程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体验。通过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学习和体验平台,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模式,接触到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混合学习,同时也让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
从立德的角度,我们的孩子在知识之外还要获得什么?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学习,今后能为国家发展做些什么?
今年,我们组织师生赴延安市和延川县梁家河村参观,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教育扶贫行动。在继续坚持河北阜平支教的同时,学校发起成立“八一教育协作体联盟”,联合全国各地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18所学校,结成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协作体,探索适合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模式与途径,鼓励联盟内学生树立为国学习的崇高理想,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我们提出,要把这颗小卫星作为一颗启明星,引领我们今后的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八一学校将通过网络平台、项目实施、课程开发和科学普及,真正把更多青少年培养成国家建设的栋梁。八一学校作为总书记的母校,有这份责任,也有这份担当。
本报记者 施剑松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