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蔚 李凌
黄浦江畔,倍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世博轴阳光谷、中国馆“东方之冠”、城市最佳实践区……当游人在这些充满创意的展区流连忘返时,他们也许不知道,其中很多展区都凝聚着国内高校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意。在世博园区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充分发挥科技智力优势,积极参与重大设计,让舒适、美好、环保的城市生活变成现实。
世博轴—天津大学
阳光谷万个节点机器人铸就
全长1000米、分上下两层的世博轴是浦东世博园区的主入口,从这里可以通向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等主要场馆。走在世博轴的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6个巨大的阳光谷。别看名字温暖,它们可是高40多米、下部开口只有篮球场大、上部开口却比足球场还大的倒锥形钢结构。这么大的跨度,下面又都没有支撑,不会垮下来吗?
“从下面走过的游人不必担心,连接阳光谷整个钢结构的节点单元全部都是由机器人做成的,全数字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确保了阳光谷的建设符合设计的安全标准。”参与阳光谷建设的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梅江平说。
据介绍,阳光谷设计的理念是将阳光、空气“采集”到地下,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当时接手这项工程的是一家德国公司,由于整个工程涉及10348个各不相同节点的生产和连接,对建筑精度的要求高,具有世界级难度,德国人提出了6.7亿元的工程报价。
正当上海世博局为高昂的工程成本发愁时,天津大学提出了一个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高的新方案。德国人提出采用传统的拼焊工艺,一万多个节点都由钢板焊接而成,信息管理难度大,制作成本高,效率较低,安全性也受到影响。
“我们把所有的节点信息都输入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利用机器人制模,然后采取精密铸造的工艺制作,不仅效率高,只花了3个月不到的时间,而且工程造价低,才7000多万元,不到德国报价的1/8。”梅江平告诉记者。
中国馆—华南理工大学
东方之冠尽显中国建筑美学
顺着世博轴走上不远,可以看到一座红色的斗拱式建筑,这便是从设计招标时起就倍受瞩目的“东方之冠”——中国馆。4月20日世博园区首场试运行时,这座恢宏壮丽的建筑,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气王”。
领衔设计“东方之冠”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他说,中国馆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集中阐释了中国特有的建筑美学,体现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何镜堂已年过七旬,却仍然坚持领衔参加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在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遗憾——近年来,我国许多重要的建筑场馆都由外国人设计,他不愿再放弃这次机遇。
“以前做的建筑,多是为业界瞩目,只有中国馆,一开始就受到全社会关注,它所承受的历史责任感和象征意义最大,随之而来的还有巨大的压力。”何镜堂告诉记者。
为了追求完美,何镜堂的设计团队对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馆中很多不起眼的细节,都蕴含着高科技成果。整个馆体层叠出挑的造型,形成了良好的遮阳效果;顶层景观台使用最先进的太阳能板,可实现中国馆照明全部自给;屋顶是一个“九洲清晏”的园林,同时也是一个降温“空调”。
城市最佳实践区—同济大学
把老厂房变成“未来之城”
逛世博园区,还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个仅占世博园区面积3%的展区,是对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直接点题。
在这个展区,来自全球的50个城市把他们解决交通拥堵、排水、垃圾回收等城市难题的得意之作浓缩在一起。“它不是泛泛而谈某个城市发展得怎么好,而是这个城市在某一个领域作了哪些最有价值的贡献。”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教授唐子来说。
唐子来与世博会结缘已久,早在2002年申办上海世博会时,他便担任了申博规划组主要陈述人,向来沪实地考察的国际展览局考察团介绍了上海世博会规划方面的内容;2007年,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设计师。
唐子来说,这一区域都是些老厂房,原先的构想是将它们全部拆除。但他们觉得,“将它们保护起来,在此基础上设计展馆,凸显新旧对比,更能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确定改建理念之后,唐子来领衔的同济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提出了遴选标准和遴选规程的建议方案,得到国际遴选委员会的肯定。此后,从参展谈判到适应性设计修改,再到建设工程招标以及场馆的会后利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建设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同济团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上海世博会的筹办过程中,处处都有同济大学的身影。园区规划、世博项目管理、交通规划、地下空间规划、防灾与结构研究、灯光设计……同济大学设立了专门的世博研究中心,承担了上海市政府与世博会相关的研究任务124项,科研经费达到1.3亿元,承担了城市未来馆、8个外国自建馆、6个联合馆、29个租赁馆及世博会博物馆在内的多项场馆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