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正式揭晓,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荣膺专科组全国奖项——“高教社杯”。相对于本科组“高教社杯”获得者北京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显得默默无闻。
事实上,从2009年获得“Matlab创新奖”之后,学校在2011年、2019年两次斩获“高教社杯”。从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时无场地、无资料、无师资的“三无”窘境,到荣获3座国家级别奖杯,成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名列前茅的高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走过了16年。
打造专业团队:
从数学建模中的“一匹黑马”到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2004年,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初试牛刀,学校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省一等奖的成绩。
2005年,学校引进曾经作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的凌巍炜入校任教。当年,学校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两个全国二等奖。这是江西省高职高专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他学校都说江西出了“一匹黑马”。
16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培训和组队模式逐渐成形,积累了丰富的参赛经验,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2004年参赛以来,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已取得“高教社杯”2项、“Matlab创新奖”1项、“优秀论文奖”4项、全国一等奖27项、全国二等奖33项、江西省一等奖58项,成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办28年来,获全国一等奖和国家级别奖项数目较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历年参赛整体成绩位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致力全程育人:
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
本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共派出21支队伍63名学生参加,除斩获“高教社杯”外,还收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参赛队伍在三天四夜共76个小时里解决一个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竞赛的过程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提高,更是对个人思维方式和意志力的锤炼再造。
“数模竞赛的培训过程是一场‘脱胎换骨’。”本次“高教社杯”获得者2017级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罗文强说。他与该校2018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傅祺、2017级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邹任良组成的3人团队,正是本届“高教社杯”获得者。在备赛中,他们用两个半月的时间高强度学习训练。
“当我参加完数模竞赛后,能将数学规划与优化方法、图论模型、装箱算法等知识与本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感谢数模竞赛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傅祺说。
“更重要的是因合作而培养的团队精神”,邹任良说,“如何化解选题过程中的争执、如何处理解题过程中的分歧、如何在沟通讨论中寻找更优答案……这些是我在此次竞赛中的最大收获,我将一生受益。”
坚守初心使命:
以“教师初心”传承“党的初心”,承担高校育人使命
1700个全天的数模培训、24个“三天四夜”的不眠不休……时隔8年再次带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代表队斩获“高教社杯”,指导教师凌巍炜用这样一串数字对自己倾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15年进行总结。
“教书育人,这是我从业之初最朴实的精神力量”。在凌巍炜看来,每一次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都是一次见证学生蜕变的过程,每一份汗水付出后收获成果的喜悦,都让他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让他不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初心,更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办学的初心。尤其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主题教育各项要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教师初心”传承“党的初心”。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在国家百所骨干高职学院、全国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的基础上,成功被国家教育部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张武宏 谢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