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大学是我国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五省区仅有的一所政法类本科普通院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正式成立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同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2019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门同意,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
11月9日至10日,甘肃政法大学召开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提质量、上水平”。这是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进程中、在学校更名“大学”后提升内涵发展的关键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甘肃政法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这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甘肃政法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5)》《甘肃政法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两个重要文件,将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和课堂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本科教育全过程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显而易见,一流大学由培养一流人才决定,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在于高校能否做好立德树人。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高校特别是政法类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担当精神。
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就是要坚持不懈传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就是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授者和模范践行者;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将自身的理想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培养怀揣“中国心”的筑梦人和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就是要革新学生学习观念,使其做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做真学问,练真本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觉潜心读书、独立思考、专心研究、积极实践、勇于批判,善于创新;就是要引导学生按照“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和“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等要求,加强自我修炼;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创造;就是要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遏制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思想和学术不端行为。
三要树立“大思政”工作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要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各种资源,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构建一体化的育人工作体系。学校各项工作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树立“大思政”工作理念,自觉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理想信念作为神圣使命,合力育人、全面育人,真正建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围绕筑牢一流本科教育这一长远目标,聚焦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落实《甘肃政法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5)》。
一是筑牢一流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
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系统、集中的规划设计。受到“一流专业是一流本科的‘四梁八柱’”的启发,以此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为契机,筑牢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切实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提质量、上水平。“四梁”即打造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一流专业集群,抓好“三全育人”工作,培育协同育人机制;“八柱”即构建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形成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创新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培育品牌文化浸润体系,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建设智能信息支撑体系,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是重点实施八项工程。
即立德树人铸魂工程、优质生源吸纳工程、专业内涵提升工程、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升级工程、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和教学管理队伍创优工程。
三是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
实施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创建具有甘肃政法大学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关键在行动,特别是全体教师的积极行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课堂才能被充分用活、用好,人才培养的预期效应、更大价值才能得到彰显。改革成效关键在教师。
四是“增负”和“加压”同步推进。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通过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机制,严格实践教学环节监控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提升大学生学业挑战度,要让学生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之间。对教师要适度“加压”,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将教授为本科生的授课学时纳入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让教学业务强起来,让课堂驾驭能力强起来。同时,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纪律,严格教学各环节标准,还课堂本来的神圣和庄严,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让教学氛围活跃起来。
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
一是“严”字当头抓责任。
切实树立教学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严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校党委加强对本科教育工作的领导,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及时研究本科教育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把本科教育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推进情况作为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是“实”字托底抓落实。
全力推进实施《甘肃政法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5)》,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学校统一领导,校院分级负责,教学管理部门牵头抓总,各教学单位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全员积极参与,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工作责任体系,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三是“恒”字贯通抓机制。
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责任落实、自纠自查、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常态督查机制,形成随机检查、跟进督查、定期考察、专项督查相结合的督查模式。健全落实奖惩激励机制,对慢作为、懒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党员领导干部强化问责,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到实处。
四是“效”字为标验成果。
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体现在成效上,将成效作为检验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质量高不高、“以本为本”坚持得好不好、“四个回归”推进得到不到位、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落实得实不实,关键看成效,关键看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
五是“和”字为核作保障。
坚持不懈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去戾气,强化人文关怀,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立德树人作保障,以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学校发展作保障,以文化引领的气质为学校内涵提升作保障。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甘肃政法大学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坚定不移地以“九个坚持”为纲领,回归“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牢固树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政法大学接续奋斗。
(孙学朝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