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制度自信,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既不能封闭僵化,也不能改旗易帜。要始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完善。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重大使命,必须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大任务,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
制度学习要进入头脑。学懂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前提。不仅要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还要增强学习的实践温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国情、感受成就、体验生活中,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要增强学习的推进力度,注重创新载体方法,使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更加走心。
制度自信要深入灵魂。坚定制度自信,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深刻回答好“制度自信从哪里来”的重大问题,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让制度自信在大学生灵魂深处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始终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的各种资产阶级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中国才找到了正确道路。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扎根中国大地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国际比较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当前,“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转型失败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国际对比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丰富的实践成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正在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体现了中国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制度意识要渗入血脉。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制度思维,铸牢大学生的制度意识。要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是国家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大学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当前,管理松散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必须把从严管理的规矩在高校立起来,严格校规校纪刚性约束,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真管真严,常抓不懈,用校规校纪的“戒尺”形塑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大学生对制度、规则的敬畏之心。法治既是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制度意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显著优势,自觉主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坚定制度自信,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既不能封闭僵化,也不能改旗易帜。要始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无论是“守正”还是“创新”,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都要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为根本目标。守正,就是要毫不动摇坚定守住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根和魂,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创新,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永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生机活力,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要把制度自信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基工程,把制度自信融入时代新人的精神血脉,以坚定的制度自信引领和激励青年学生在新时代奋斗拼搏、追梦圆梦。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